回到龙城核心区的家中,推开门,一股温暖喧嚣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救灾的紧张和广场的宏大不同,这里充满了家的温馨。
客厅里,一张特制的大圆桌几乎占满了空间。小雅、孙思玲、林倩及其九位最初的姐妹、理工团队的二十名骨干、沈渊、高强带领的科研核心、王铁、山猫、张彪、陈明、张志高、詹工……几乎所有龙城最核心的成员,此刻都齐聚一堂,谈笑着,等待着。
桌旁,还摆了几张小桌子,星河、辰砂以及其他一些核心成员带来的小家伙们,早就饿得眼睛发绿,眼巴巴地看着满桌丰盛(以龙城标准)的菜肴,但都乖巧地没有动筷子,因为他们知道,要等那个最重要的人。
李默带着一身淡淡的烟火气走进来,看到这济济一堂、等待着他的景象,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温暖的笑容。
“都在啊!”他朗声笑道,走到主位,“都等着我们呢?饿坏了吧,小家伙们?”他揉了揉凑过来的星河和辰砂的脑袋。
他端起小雅早已斟满的酒杯,环视着这些与他一路披荆斩棘、生死与共的伙伴们,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声音沉稳而充满感情:
“来!别的先不说,过大年!”
“过大年!”所有人齐声应和,举杯共饮。就连小家伙们也举起了自己的果汁杯,像模像样地跟着喊。
家宴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觥筹交错,笑语喧哗。孩子们终于可以大快朵颐,大人们也暂时放下了肩头的重担,享受着这难得的放松与团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的热闹稍稍平复。李默放下酒杯,看着众人,脸上带着笑意,眼神却渐渐变得深邃。
“好了,年也拜了,酒也喝了。”他轻轻敲了敲桌面,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说点正事,就当是咱们自家的‘年终总结’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也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路还远着哩!”他缓缓说道,“这么多年了,咱们从啃压缩饼干、喝过滤水,到现在能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能用上稳定的能源,能把孩子送进学校……进步很大。”
“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桌上以素菜和合成蛋白为主的菜肴,“大家还是没能真正、放心地吃上肉。而且仅有的冻肉都做成了零碎的,没当初那样大口吃肉喝酒的感觉了。我们7年时光以来,都还没真正吃上一口新鲜的肉。”
这话让在场不少人都沉默了下来,眼神中流露出认同。肉类,尤其是安全、稳定、可大规模供给的肉类,始终是龙城食物供应链上最难啃的骨头。辐射污染、养殖技术、饲料来源……都是巨大的难题。
“光靠咱们几个在这儿想破头,路子容易走窄。”李默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了一个倾听的姿态,“来,你们说说,畅所欲言。关于如何才能让咱们龙城四千多万人,以后都能吃上肉,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他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在座的所有核心成员。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乎资源、环境、技术路线甚至社会结构的综合性难题。
家宴,瞬间变成了一个最高级别的战略研讨会。只是氛围,比冰冷的会议室要温暖得多。所有人都知道,这“吃肉”的问题解决之日,或许就是龙城文明等级再次跃升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