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世界的中心——龙城的运转,如同一部精密的巨型机械,两个核心齿轮以不同的节奏,却同样强劲地咬合转动。
一边是科研领域的大刀阔斧,技术大爆发! “雷霆净化”项目组成功合成了一种对特定电磁频率异常敏感的新型晶体材料,第一次实验室模拟中,它成功将一道微型人工闪电的能量偏转了百分之七,虽然距离“引导”和“利用”还差十万八千里,但至少证明“引雷”并非纯粹的痴人说梦。能源组则攻克了新一代聚变反应堆的核心材料瓶颈,理论上可将能量输出效率提升百分之二十,蓝图已经进入实质设计阶段。
另一边,是关乎四千多万普通人吃穿住行的细水长流。李默很清楚,他固然希望公民能自我管理,但人性的复杂让他不敢完全放手。他明白,一旦在资源分配、机会公平上开了不良的先例,各个驻地很快就会鸡飞狗跳,所谓的“大同世界”将瞬间崩塌。因此,凡是涉及根本制度、核心资源调配的问题,他能亲自操刀的,绝不假手他人。
“我们走的路,和旧时代不同!”他在一次高层内部会议上强调,“这不是资本驱动的时代,也不是强权垄断的时代!这是互帮互助的时代,资源共享的时代,是人类必须团结一心才能存续的时代!”
他要确保,无论是满脑子奇思妙想的科学狂徒,还是只想过安稳日子的普通民众,无论是敢于冒险的探索者,还是倾向于保守的定居者,都能在这个体系下,获得基本的 吃喝拉撒睡 的保障,并看到凭借自身努力向上攀登的阶梯。
他知道这很难。平衡效率与公平,激励贡献与保障底线,引导方向与尊重个性……每一项都是千古难题。
“但难就不做了吗?”李默自问,随即给出了答案,“人这玩意儿,很奇怪。能被思想奴役,能被武力恐吓,但唯独面对真正的困难……他们几乎是有难必破!”
他有一种近乎盲目的信念:总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跳出来一个人,他天生就是干某件事的料,仿佛那个难题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等待他去攻克一样。
这种信念,支撑着他推动一个又一个庞大而长期的计划:
- 重启地球计划(宏观生态修复)
- 大海捞针计划(重启太空文明)
- 全民辐射消杀日(定期动员,清理低强度污染区)
- 机器人解放双手计划(自动化替代重复劳动)
- 雷电净化辐射计划(狂野的科技想象)
- 净世株项目(深度研究生命奇迹)
日子一天天,两天天……平静而坚定地流逝。这些计划大多仍是长期需要攻破的壁垒,进展缓慢,挫折不断。
但好消息,也开始如同岩石下顽强钻出的嫩芽,一个个传来:
“总指挥!农业组报告,新型耐辐射土豆在三号试验田实现亩产翻倍!口感接近旧时代水平!”
“净世株前沿研究所发现,该植物分泌的一种酶,对中度污染土壤有显着改良效果!正在尝试批量培养!”
“工程部运用新型建筑机器人,在七号驻地完成了首批五十套独立住宅的模块化搭建,耗时仅为人工的三分之一!”
“探索队‘远航三号’在西北戈壁发现一处保存相对完好的旧时代地下种子库,已成功回收部分样本!”
“厉害!很强!太酷了!再继续前进!每天进步一小步,大同世界进步一大步!”李默从不吝啬夸奖!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技能之一了。
但他的话总能给奋斗在一线的人给足了勇气,每个人都喜笑颜开!面对困难,只要李默往那儿一站,他们会瞬间爆发出潜能。他们甚至把李默当做神一样!无所不能!
每一个微小的突破,都像一道微光,照亮前路,汇聚成名为“希望”的星河。李默站在指挥中心,看着这些纷至沓来的报告,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疲惫却真实的笑容。
难,是真的难。但走下去,也真的能看到光。人类的韧性、智慧,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便是这废土之上,最强大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