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真正意义上的一天一个样。
希望驻地及其辐射开来的据点网络,如同一个拥有强大引力的星系核心,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幸存者。赵峻的万人营救军团分多路出击,如同文明的触手,深入更遥远的废墟,将希望的火种和“回家”的召唤,传递到每一个还能接收到信号的角落。
消息像野火一样在幸存者之间传播:
“东北边有个‘希望’!”
“那里有吃的,有医生,有军队保护!”
“他们真的是在救人,不是奴隶主!”
“听说他们还在教人种植,搞建设!”
希望,是这个时代最稀缺也最强大的力量。无数在绝望中挣扎的小型幸存者团体、零散的流浪者、甚至是一些内部较为温和的自治村落,在确认消息的真实性后,开始不惜一切代价,朝着希望驻地的方向迁徙。
希望驻地那套高效到极致的人才复制和据点建立模式,此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的同胞如同潮水般涌来,而希望驻地则像一台永不停歇的精密分流器。登记、分类、基础培训、然后根据技能和意愿,要么补充进核心驻地的建设,要么随着一支支“核心班底”,搭乘直升机,奔赴那些如同星辰般不断被点亮的新据点。
每一个新据点的建立,都意味着一片区域被纳入秩序的范围,意味着更多的资源被整合,更广的区域被清理,也意味着希望驻地的名声传播得更远,吸引来更多的幸存者。
滚雪球效应,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
三个月。
当李默站在指挥室,看着那已经需要不断缩放才能显示全貌的巨型电子地图时,连他自己都被那壮观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地图上,代表希望驻地核心的的光点依然是最明亮的。但围绕着它,在曾经被称为“龙国”的这片广袤土地上,成千上万个或明或暗的光点,如同复苏的星河,密密麻麻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庞大无比的光之网络!
东至海岸,西抵荒漠,北达雪原,南临边陲……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上,凡是有幸存者聚集的地方,几乎都飘起了希望驻地的旗帜,或者至少与希望驻地建立了联系,接受着统一的调度和援助。
技术团队终于完成了对旧时代部分残存人口统计数据的修复和推算,结合各据点不断上报的人口登记信息,一个惊人的数字,被呈送到了李默面前。
两千零七十三万五千六百二十一人。
两千多万!
指挥室内,所有看到这个数字的核心成员,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随即是粗重的呼吸和无法抑制的狂喜与泪水!
这不是掠夺,不是奴役,而是拯救,是汇聚,是文明在毁灭后的涅盘重生!
李默看着这个数字,久久无言。他想起了最初只有小雅、王铁几个人的惶恐,想起了冒着辐射搜寻物资的艰辛,想起了“百日计划”的拼搏,想起了与真正军人的相遇,想起了第一批人才离去时的背影……
一路走来,多少艰难险阻,多少生死考验。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阻隔,看到了那遍布各地的、两千多万张曾经绝望、如今却重新燃起希望的面孔。
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对身旁同样激动的5号,也对指挥室内所有人,更仿佛是对那两千万同胞说道:
“这,就是核武器战争……”
他顿了顿,斩钉截铁地纠正:
“不,这,就是历史……”
“留给我们的,最残酷,也最宝贵的——”
“巨额宝藏!”
是的,这两千多万人,就是文明复兴最宝贵的火种,最坚实的基石!他们承载着旧时代的知识、技能和血脉,也孕育着新时代的希望与未来。
希望驻地,已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幸存者据点。
它已经成长为了一个拥有两千万人口、覆盖辽阔区域、具备完整工农业雏形、强大军事力量和高效管理体系的——新生文明共同体!
李默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内部整合、科技复兴、环境净化……还有无数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但此刻,站在两千万人的肩膀上,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豪情与信心。
文明的旗帜,已经在这片废墟上重新竖起,并且,再也无法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