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河岸的芦苇时,谢怜和花城已踩着晨露到了河边。昨日说好捡鹅卵石给花池围边,河床上的石子被溪水冲得发亮,浅滩处还能看见几尾小鱼游过,尾鳍扫过石子,漾起细碎的波纹。
“这边的石子更圆些。”花城蹲下身,捡起块浅灰色的鹅卵石,表面光滑得能映出晨光,“铺在花池边,既不会硌着苗,雨天也能挡泥土。”谢怜接过石子看了看,指尖蹭过冰凉的石面,忽然瞥见不远处的水洼里,卧着块带浅褐纹路的石子,像藏了片小枫叶:“这个好看,和小海娃送的枫叶倒能配成对。”
两人沿着河岸慢慢捡,竹篓里的石子渐渐堆起——有纯白的像雪粒,有淡蓝的似冰纹,还有些带着赭色斑点的,像南田梯田的土色。偶尔有小鱼游到脚边,尾巴轻扫过脚踝,凉得谢怜轻轻笑:“这鱼倒不怕人,和星归阁的雀儿一样,透着些机灵。”花城望着水里的鱼,眼底带了笑意:“等花池围好,若引些溪水进来,或许能养几尾。”
正捡着,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小海娃举着个布兜跑过来,裤脚还沾着泥点:“谢怜哥哥!花城哥哥!我娘说河边石子多,让我来帮你们捡!”他把布兜往地上一倒,滚出几颗圆溜溜的石子,其中一颗竟带着淡粉纹路,“我在溪里摸的!这个粉粉的,放在花池边,配粉白花芽正好!”
谢怜拿起粉纹石子,对着光看,纹路像极了花籽的芽痕:“真好看,就放在花池中间,对着稻草人。”小海娃立刻蹲下身,帮着分拣石子,把颜色相近的归在一起,还念叨着:“白的放左边,蓝的放右边,粉的在中间,像给花池戴了个彩色的圈!”
三人捡满两竹篓石子时,日头已升到半空。回到星归阁,谢怜先打来清水,把石子里的泥沙洗干净;花城则拿着小铲,在花池边挖了圈浅沟;小海娃蹲在一旁,把洗好的石子按颜色排好队,等着递石子。
“先铺底层的石子,要稳些。”花城接过谢怜递来的灰石子,沿着沟边码好,像给花池砌了道矮边;谢怜则把带纹路的石子嵌在缝隙里,让颜色错开;小海娃捧着粉纹石子,小心地放在中间位置,还特意调整了角度,让纹路对着花芽。
铺到一半时,花池里的白芽竟又长高了些,冒出点点绿尖,像在偷看外面的动静。小海娃指着绿尖喊:“芽儿冒绿了!它定是想看看我们给它围的石子边!”谢怜笑着摸了摸绿尖,指尖能感受到嫩芽的软:“等围好边,就给它浇些水,让它长得更快些。”
傍晚时分,石子边终于铺好。夕阳下,各色鹅卵石泛着光,围着花池圈出个彩色的环,粉纹石子在中间格外显眼,对着稻草人飘起的粉布条,倒像两个相视而笑的伙伴。谢怜打来溪水,轻轻浇在花池里,水流过石子缝,润着土中的花芽,连空气里都带着水汽的甜。
小海娃回家前,特意绕着花池转了三圈,还叮嘱:“明日我带些鱼食来!若养了鱼,我帮着喂!”谢怜笑着应下,看着他跑远的背影,转头对花城道:“这孩子,倒把阁里的事都记在心上了。”
花城伸手拂去他发间的水珠,目光落在花池里的绿尖上:“他也是这阁里的一份热闹。”晚风渐起,稻苗轻轻晃,鹅卵石边的溪水泛着夕阳的暖,谢怜翻开《花盟新岁记》,在空白页上写下:“晨捡卵石围花池,午见绿尖破白芽,稚子献石添粉色,晚浇溪水盼鱼来。”
写完,他把书递给花城,书页上的星图光环与夕阳的光融在一起,映着两人的身影。花城握住他的手,轻声道:“明日,便去溪里捞几尾小鱼吧。”谢怜笑着点头,风从窗里吹进来,翻起书页的空白处,似已藏好了明日的欢喜——或许是溪里活泼的小鱼,或许是花芽又冒的新绿,又或许,是小海娃捧着鱼食跑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