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出教学楼,指尖压着错题本夹层里的两颗纽扣,带着江逾白那些令人震惊的过往回忆,思绪纷乱。一颗刻着字,一颗空白。
我问他“如果那天我没摔倒,你会不会根本不会注意到我”,而他回答的是“那一眼之后,每一眼”。不是偶然,不是巧合,是持续了九年的注视。
系统弹出新任务:【请完成“埋藏时光”】。
没有坐标,没有说明,只有一行提示:你曾遗落的地方。
我站在生物园入口,脚踩在湿泥上。银杏树在西侧,高三那年我在这里丢过校园卡,翻了半下午也没找到。后来就忘了。但现在,我走向那棵树,蹲下,用笔尖撬开表层泥土。
第一下挖进土里,系统提示音响起:【任务进度10%】。
我停了下手,指尖忽然碰到一片枯叶。叶脉的走向很特别,中间一道主脉,两侧对称分出五道细纹。我认得这个形状。上一次见到,是在江逾白的后背上,暴雨夜图书馆外,枯叶粘在他衬衫的位置。
我盯着那片叶子,没动。
它不该在这里。这片区域没人常来,落叶早就被清理过。这片叶,是新的。
继续往下挖。土质松软,像是最近被人翻动过。我挖得更深,指尖触到金属边缘。铁盒,半埋在根系之间,表面锈蚀严重,边角已经发黑。
我把它抠出来,放在掌心。盒盖卡得很紧,我试着用笔撬,指甲被划破,血珠滴在盒面。红色在铁锈上晕开,像某种验证。
我用纸巾裹住手,重新检查盒身。右侧接缝处有一道旧划痕,边缘氧化泛白,不是新撬的。这盒子被人打开过,不止一次。
轻轻掰开。内层塑料袋密封完好,抽出一张泛黄的校园卡。背面手写姓名和学号清晰可见——林溪,2015级高一(4)班。卡面磨损严重,右下角有咖啡渍的印子,是我当年打翻杯子留下的。
卡片夹层里还塞着一张纸条。展开,字迹是蓝色墨水写的:
“2015.9.1,种下第一颗胶囊。等你来找。”
我呼吸一滞。
这种蓝色墨水,除了图书馆便利贴,美术教室门缝里“别走错考场”的提醒纸条也是,这不是巧合,是标记。
铁盒内壁刻着一行小字:JYb-001。
编号。不止一个。
我攥紧盒子,站起来时听见脚步声。
江逾白从银杏树后走出来,裤脚沾着泥,位置和我刚才挖的地方一致。他没说话,目光落在我手里的铁盒上。
“2015年种下的,”他轻声说,“现在发芽了。”
我喉咙发紧:“你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干涉我的人生?”
他没回答。只是抬起手机,屏幕亮起。一条系统通知弹出:
【您预约的“告白专属心跳监测”服务已生效】
时间:2015年9月1日 07:13
我盯着那串数字,血液仿佛凝住。
0713。摩斯密码里出现过的数字。LYx→JYb 0713。我一直以为是暗号,是巧合,是某种隐晦的表达。可现在,它出现在一条九年前设定的服务提醒里。
心跳监测。从我踏入校园的第一分钟开始。
我大脑一片混乱,难以接受他竟然从九年前就开始这样监测我。
他不是从我摔倒那天开始注意我的。
他是从我报到那天,就启动了某种程序。
“你……”我声音发哑,“你早就计划好了?”
他把手机翻转,锁屏一闪而过。画面只停留半秒,但我看到了:
“心跳同步率:98%”
我后退一步,铁盒硌着掌心。
“你凭什么……决定要记住我这么久?凭什么替我保留这些东西?凭什么——”
话没说完,他忽然弯腰,从土坑边缘捡起一片银杏叶。叶柄断裂处整齐,像是被什么工具剪过。他把叶子递给我,指尖擦过我手背。
“不是决定。”他说,“是开始。”
我低头看那片叶。折痕方向和铁盒里纸条的一模一样。
他衬衫第三颗纽扣的位置空着,像一个等待填满的坐标。
“你有没有想过,”我抬头,“如果你那天没看见我,如果你没站在我摔倒的走廊对面,如果你没捡起那张带咖啡渍的笔记——”
“我会等。”他打断我,“等到你出现为止。”
我摇头:“这不是喜欢。这是……预设。”
“预设也需要起点。”他看着我,“你转学那天,穿了件深蓝外套,袖口蹭了粉笔灰。你抬手擦的时候,风吹起你的头发,阳光落在你左手腕的淤青上。那一刻,我做了个决定。”
“什么决定?”
“让所有偶然,变成必然。”
我猛地拉开错题本,抽出那张纸条,指着“2015.9.1”:“你说种下第一颗胶囊?还有别的?”
他没否认。
“JYb-001只是开始。每一年,我都埋下一个。有的在图书馆东侧窗台下,有的在实验楼b3通风口内侧。时间到了,系统会提示你。”
“系统?”我冷笑,“你连这个都设计好了?”
“不是我。”他摇头,“是你完成任务时,触发的自动提醒。我只是……提前九年,设定了触发条件。”
我脑海中闪过那些看似随机的低难度任务——“借支笔”“说声谢谢”“一起交作业”——它们不是巧合。它们是节点。是他用九年时间,一点点铺好的路径。我终于明白,每一个微小的互动背后,都藏着他的精心布局。
“为什么是现在?”我问,“为什么让我一个个找?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
“因为,”他声音很轻,“我想让你自己发现,我不是在等你回头,而是一直走在你前面,替你把路标刻进时间里。”
我手指发抖,铁盒差点滑落。
“你不怕我永远找不到?”
“怕。”他点头,“但我更怕你找到后,会觉得这一切太沉重。”
风穿过树冠,落叶簌簌落下。一片叶子贴在他肩上,叶脉形状和我手里的一模一样。
我忽然想起什么。
“心跳监测……同步率98%。你监测的是什么?”
他没说话,只是把手机递过来。
屏幕解锁,进入一个极简界面。左侧是波形图,右侧是数据流。最新一条记录标注着:
【对象:林溪】
【状态:呼吸频率下降0.4秒,心率波动+12%】
【同步判定:高度匹配】
我大脑一片空白,几乎无法思考——他竟然一直在记录我的生理反应,而我对此一无所知。
“你一直在记录?”我声音发紧。
“从你走进校门第一天。”
“每次你靠近,系统自动捕捉生理信号。温度、心跳、呼吸节奏。我只做了一件事——让我的数据,尽可能贴近你。”
我猛地合上手机,递还给他。
“这不正常。”
“我知道。”他接过,语气平静,“但爱一个人,本来就不讲正常。”
我转身要走,铁盒还攥在手里。
刚迈出一步,他声音从背后传来:
“林溪。”
我停下。
“你刚才,心跳快了0.8秒。”
“比平时快。”
我手指一紧,铁盒边缘硌进掌心。
风把一片叶子卷到我脚边,叶脉朝上,像一张摊开的地图。
江逾白抬起脚,踩住那片叶的尾端。
叶尖指向我手中的铁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