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严黑虎的投降,天启和崇祯早有预料。
更是早已为他准备好了官职,尽管严黑虎这一路上,也四次与明军交战。
但这4次大战,倒是借着这个机会直接剿灭了南边的七个土王,天启崇祯兄弟俩能直接辐射到的地盘,直接波及到了日南郡。
目前他们已经得到200多万头蛮夷,其中男性蛮夷可以当做炮灰,而女性蛮夷则可以充当肉票。
“哈哈,严将军何至迟来至此?”
一时之间军营之中倒是出现了君臣和谐的氛围,别黑虎加入明军之后也是一番饮宴,烹牛宰羊。
如今凭借着200多万人口,天启与崇祯两位皇帝的大明帝国也就算是正式开张,一边开荒扩土,一边招揽流民。
休养生息没过几年便已经聚集数百万众,倒也出现了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这几年南方之地尤其是江东这块新生儿的数量也上涨不少,对于江东乃至胶州之地冒出来的这方新势力,大晋朝廷便是知道也有心无力。
至于朝廷的那些诸侯王,此时要么在中原进行着吃鸡,要么就退守王宫,过着自己逍遥自在的日子。
与此同时,中原北方之地尤其是陇西之地,李自成高迎翔也都聚集起了一伙人马参与到了此次的乱世之中,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两个并不是自立,反倒各自加入了某位王侯的麾下。
由于各路反叛势力以及境内的诸侯争相作乱,位于洛阳的晋朝,也是无可奈何,所以直接加封了霸占交州之地的朱由检朱由校兄弟封为明公。
相当于默许他们兄弟的篡位行为。
十年之间弹指一挥间。
彼时的天启皇帝,已经彻底打F交州之地,并且包括荆南四郡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了这些地方的实权主宰,就差一个名分。
“皇兄,这是第1届科举推选出来的名单”
只见他崇祯皇帝,端着一箱纸前来,这些都是这第1次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
当然由于科举制度的版本太过超前,他们兄弟俩暂时也不是大一统的皇帝,所以这一次的科举办的虎头蛇尾,选取的考生都是在已经出任官职的世家子弟中进行选拔。
经过考核通过的,可以优先获得升官。
“皇兄,依臣弟看这三位可为状元榜眼探花”
在崇祯放好试卷之后,又搬了一张凳子坐到皇兄身旁,开始与一张张试卷进行分析。
这是他们兄弟俩这10年来处理政务的习惯。
此时的文风整体上还是受到了汉赋的影响,磅礴大气并没有后世八股文那么规整,对于兄弟俩这两学渣而言,一开始还是比较难平。
但两兄弟还是一边借助着翻译软件,一边进行着学习,也算是把这个草台班子逐渐办的,有滋有味起来。
两位马夫人也精心熬制了饭食送了过来,一如当年在明知山中的情况。
在当初降服了岩黑虎之后,兄弟俩也给两位马夫人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婚礼,10年前经过兄弟俩的耕耘,马氏姐妹花也越发的明艳动人起来。
此时大殿之内,兄弟俩一边谈论着朝堂上的政务。
而一旁的姐妹花也在尽自己所能为两兄弟分忧。
半月之后,一名庶族老吏易雄,欣喜地看着公告之上是关于他升迁的消息,内心欣喜不已。
做为庶族子弟,他出生在关羽统治之下,随后又经历过了吴国,之后又是晋朝,几十年了,他一直当一个掌管田地的小吏,几十年了,就因为并非是门阀子弟一直未能进步。
而如今那朱家治下的大明,倒是让他进步了,简直是喜大普奔。
而类似的情况在京南四郡,在交州之地乃至江东之地,类似的情况是层出不穷。
事实上,曹丕为了篡汉称帝,便与颍川士族进行了利益交换,完善了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
这种先进的政治制度,自打曹丕自下实施以来,吴国这边很快便开始了效仿,毕竟孙权名义上也是大魏吴王奉行大魏的政策没什么不可取的。
反而一旁的季汉,无论是诸葛亮在位亦或是之后阿斗掌权的时候,都明里暗里的打压,益州士族,并没有推行九品中正制,而这也是谯周写下恨国论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在荆州就有很多像英雄一样的宿主子弟,当了一辈子的吏员,临了临了都没能上位了,只不过易雄老祖长寿,还能在晚年的时候参与到了平定王导叛乱的事件之中。
而这十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官员也即将升迁到公安,大明的政治中心。
公安城,如今有了几分繁华气象,在朱由检朱有效的治理之下,如今也成为了南方的经济政治商业文化中心。
同时再获得朝廷的加封之后,他们也就没有再做出征打算,反倒是开始修筑水渠,凭借着云梦泽故迹,修建水渠,开垦荒田,也趁着这一波的中原战乱,收拢了不少北方迁徙过来的流民。
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是当年朱升,给洪武皇帝,定下来的三步走方略,如今兄弟俩直接照搬当年老朱的方针。
经过10年营建已经打造了坚城,积累下来了不少粮食,并且打造了一支战斗力不错的军队,人人装备重甲,持唐刀,这支军队足有8000人。
再配合附属的10团营,王业已然稳固。
而如今朱家兄弟坐拥象郡,合浦,郁林,桂阳,南郡,长沙,武陵,苍梧,日南九郡。
如今只等天下大乱之时,诸家兄弟便可以亲自率领八千禁军北上,参与这五胡乱华的乱世之中。
此时洛阳的皇宫之中,晋惠帝还在那里做着蛤蟆,没心没肺的当着这傀儡生活,日子也算得上,淡定吧。
“唉,也不知朕这蛤蟆需要抓多久才能复位啊?”
晋惠帝虽然天生愚笨,但这些年下来也有些许经验。也十分了解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只不过实在是因为先天原因,他无能为力。
如今人到晚年也渐渐开悟了一些,只不过还是受到天生智力压制,时好时坏。
“唉,陛下”
“侍中啊,你说朕该如何平定天下之乱?还安宁与百姓”
“陛下,天下一定会恢复安宁,到时候一定会有忠诚良将出来,匡扶这大晋江山”
对于侍中的安慰,晋惠帝并没有太多的反应,反倒眸子目光一散,很明显他又陷入了痴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