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水眨巴着大眼睛:“哥,贾婶子今天在院里说咱家电视是破木头盒子,看不了几天就得坏。”
何雨柱给妹妹夹了块肉:“放心,坏不了。哥保证让它一直响一直亮,让某些人天天看着心烦。”
一家人都笑了。
正如何雨柱所料,没过几天,贾贾张氏侄子的对象还是来院里了。
周日下午,姑娘穿着时兴的列宁装,两条大辫子梳得油光水滑。
贾张氏忙前忙后,声音都比平时高了八度,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家来了贵客。
果然,不一会儿,贾张氏就领着姑娘往何家来了。
“小娥啊,这是我侄子的对象,文化馆的小刘同志。”
贾张氏站在何家门口,声音大得全院都能听见,“小刘听说咱们院有电视,想见识见识。”
张小娥有些为难地看向儿子。
何雨柱放下手中的工具,笑着迎出来:“欢迎欢迎,不过真不巧,电视今天正好坏了,我正在修呢。”
姑娘探头往屋里看了看,果然看见电视机开着后盖,零件散了一桌,不禁露出失望的表情。
贾张氏脸上挂不住:“怎么偏偏今天就坏了?是不是不想让我们看啊?”
何雨柱一脸诚恳:“贾婶,看您说的,我是那种人吗?
真是坏了,从昨天就开始闹毛病,时好时坏的。
要不这样,等我修好了,专门请小刘同志来看,怎么样?”
话说到这份上,贾张氏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讪讪地领着未来侄子媳妇走了。
何雨柱冲母亲眨眨眼,张小娥忍俊不禁,轻轻拍了下儿子的后背:“就你机灵!”
后来何雨柱才知道,那姑娘果然没成,据说是因为嫌贾家氏侄子家条件一般,还爱吹牛。
贾张氏气得在家骂了三天街,指桑骂槐地说院里有人坏了她的好事。
何雨柱只当没听见。
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新的项目——他打算做一个信号放大器,让电视画面更清晰稳定。
深冬的四九城格外寒冷,但何家屋里总是暖意融融。
每天晚上,邻居们聚在一起看电视,孩子们做作业,大人们聊天,其乐融融。
有时何雨柱会想,自己捣鼓出的这个黑匣子,不仅带来了影像和声音,更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四合院里平凡的生活,把大家的心连得更近了。
当然,除了贾家。
不过何雨柱并不担心,因为他听说贾东旭也开始偷偷研究电子技术了,大概是憋着劲想扳回一城呢。
“有竞争是好事,”何雨柱笑着对妹妹说,“说不定哪天全院都能看上电视了。”
何雨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却一直盯着电视屏幕,那里正在播放动画片《小鲤鱼跳龙门》,她和小伙伴们都看得入迷极了。
窗外,雪花又开始飘落,覆盖了四合院的青砖灰瓦。
但何家屋里,温暖如春。
……
黑白电视进四合院
七月的四九城,热得像个蒸笼。
傍晚时分,四合院里总算有了些许凉意,大槐树下摆着几张藤椅,何雨柱家的黑白电视机被搬到了院中央,接上了长长的电线。
“快开始了!快开始了!”几个半大孩子围着电视机叽叽喳喳。
院里老老少少二十多口人,搬着小板凳围坐成一圈,眼巴巴地盯着那12英寸的小屏幕。
何雨柱不慌不忙地调着天线,屏幕上雪花闪烁,偶尔闪过个人影,引得众人一阵惊呼。
“柱子,往左转点儿,刚才好像出人影了!”邻居张大爷眯着眼睛指挥道。
何雨柱小心翼翼地转动天线杆,屏幕上突然清晰起来——正是新闻联播的前奏音乐。
“出来了!出来了!”院里顿时欢腾起来。
这已经是何雨柱家买电视的第三个周末了,每到晚上,全院的人依然像看大戏似的聚在一起。
自从电视机进了四合院,何雨柱家的地位水涨船高,连平时对他爱答不理的后院刘海中,现在见了他都主动点头打招呼。
秦淮茹端着盘瓜子走过来,笑着分给众人:“柱子,你这电视买得可真值,全院的人都跟着沾光。”
何雨柱嘿嘿一笑,露出两排白牙:“大家高兴就好,高兴就好。”
正说着,许大茂猫着腰从人群外挤进来,一屁股坐在何雨柱旁边的空凳子上,递过来一根烟。
“柱子,可以啊!现在你是院里的大红人了。”许大茂压低声音,
“我听说这电视票难弄得很,你怎么搞到的?”
何雨柱接过烟,神秘地笑笑:“这你就别管了,哥们儿自有门路。”
电视里正放着新闻,但许大茂的心思显然不在上面。
他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瞅瞅何雨柱,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何雨柱何等精明,早就看出许大茂有心事,但也不点破,只顾着和旁人说说笑笑。
直到新闻结束,大家休息的间隙,许大茂才拉着何雨柱到一旁槐树下,掏出火柴给他点上烟。
“柱子,咱俩认识多少年了?”许大茂突然问道。
何雨柱吐出一口烟圈,眯着眼睛算起来:“打从穿开裆裤就在一块玩儿,少说也得快二十年了。怎么突然问这个?”
许大茂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年要不是你带着我跑买卖,我也攒不下这家底。
说实在的,我许大茂能有今天,全靠你何雨柱。”
“嗨,说这些干嘛!”何雨柱摆摆手,“那是你自己有本事,我就是搭个线而已。”
“不不不,我心里清楚。”
许大茂真诚地说,“要不是你信任我,把你的的渠道交给我打理,我现在恐怕还指着那点死工资过日子呢。”
这话倒是不假。
何雨柱凭着强大的种植空间,需要人手帮忙 见许大茂脑子活络又可靠,便带着他一起干。
许大茂也确实争气,把何雨柱交代的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私下里也攒了不少钱。
“大茂,你有话直说,跟我还绕什么弯子?”何雨柱笑道。
许大茂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
“柱子,不瞒你说,我也想像你家这样,买台电视机。
钱不是问题,就是这电视票…...你看能不能帮哥们儿也弄一张?”
何雨柱吸了口烟,若有所思:“现在电视票确实紧张,不过既然你开口了,我想想办法。”
许大茂顿时喜上眉梢:“太好了!我就知道你有门路!多少钱你说话,绝不含糊!”
“钱的事好说,关键是…...”何雨柱话还没说完,突然听见身后一阵骚动。
二人回头一看,原来是阎埠贵正伸长脖子往他们这边瞧,见被发现了,赶忙假装系鞋带。
“这老阎,鬼鬼祟祟的。”许大茂嘀咕道。
何雨柱笑了笑:“走吧,回去看电视,这事我记心上了。”
许大茂心里有了底,顿时轻松不少,哼着小曲回到人群中。
电视里正放着《血疑》,全院的人都看得入神,尤其是女人们,为幸子的命运揪心不已。
只有阎埠贵心不在焉,时不时瞟向何大茂和何雨柱的方向。
阎埠贵在四合院里是出了名的精于算计,人称“铁算盘”。
自从何雨柱家买了电视,他心里就活络起来。要知道,这年头谁家有台电视机,那可是了不得的面子。
全院人都得高看一眼。
更何况,阎埠贵心里还打着小九九:
他儿子阎解成,也该相亲了,要是家里有台电视机,说亲的成功率肯定大大提高。
散场后,阎埠贵磨磨蹭蹭不走,帮着何雨柱收拾板凳。
“柱子,你这电视可真不错。”阎埠贵没话找话。
“还行吧,就是个消遣。”何雨柱随口应道。
阎埠贵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我刚才看见大茂找你说事…...是不是也想买电视啊?”
何雨柱瞥了他一眼,心里明白了几分:“怎么,你也有兴趣?”
阎埠贵搓着手笑道:“不瞒你说,解放那孩子也大了,快到说亲的年纪,要是家里有台电视,说不定能增加点筹码。就是这电视票太难弄了…...”
何雨柱把最后一张凳子搬进屋,转身说道:“老阎,电视票确实不好弄,价格也不便宜。”
“钱不是问题!不是问题!”阎埠贵连忙说,“只要能弄到,多少钱我都出!”
何雨柱沉吟片刻。
阎埠贵虽然算计,但也是院里老人,平时见面都客客气气的。
更重要的是,前些年何雨柱做生意需要人手时,阎埠贵的儿子阎解成也没少帮忙。
阎埠贵也帮过何雨柱不少忙。
虽然阎埠贵动机不纯,但总算出过力。
“这样吧,我试试看,但不保证一定能成。”何雨柱最终松了口。
阎埠贵喜出望外,连连道谢:“太谢谢了!柱子你放心,成了我一定重谢!”
送走阎埠贵,张小娥从里屋出来,一边叠衣服一边问:“柱子,你真要帮他们弄电视票?现在这东西可紧俏着呢!”
何雨柱倒了杯茶,慢悠悠地说:“大茂跟我这么多年,没少帮我忙。老阎虽然精了点,但也不是外人。能帮就帮一把吧。”
“你可想清楚了,这院里一下子添三台电视,得引起多大动静。”张小娥提醒道。
何雨柱笑了:“要的就是这个动静!让四合院的人都看看,我何雨柱说话好使!”
……
门路与交情
第二天一大早,何雨柱就骑着自行车出门了。
他先去了王府井百货大楼,找到电器部的老张。
老张是这里的部门经理,和何雨柱是多年的交情。
“电视机?老何,你不是才买没多久吗?”老张疑惑地问。
何雨柱递上根烟,笑道:“不是我要,是帮两个朋友问问。能搞定不?”
老张为难地摇摇头:“难啊!现在货少,要的人多,排队都排到明年去了。”
何雨柱不慌不忙,从兜里掏出个小盒子推过去:“上次你说嫂子有关节痛的毛病,我托人从香江带了点药膏,据说特别管用。”
老张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老何,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
“我知道你难办。”何雨柱压低声音,“不白让你帮忙。听说你儿子明年毕业找工作?我认识几个单位的领导,或许能说上话。”
老张顿时来了精神:“真的?能进什么单位?”
“供电局、工商局,随他挑。”何雨柱自信地说,“我好歹在四九城混了这么多年,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老张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松口:“这样吧,我想想办法,但最多只能搞到两台电视剧。而且得这个数。”他伸出三根手指。
“三千?”何雨柱问。
“一台三千!”老张压低声音,“就这我还得打点关系呢!”
何雨柱心里有数,这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不少,但也在接受范围内。
“成!两台我都要了!”何雨柱爽快地说,“钱我下午送来,电视机什么时候能到手?”
“下周吧,我得周转一下。”老张说着,小心翼翼地把药膏收进抽屉。
从百货大楼出来,何雨柱又骑车去了西单,找到一家电器维修店。
店主老周是他的老相识,专门倒腾各种电器。
“电视机?有倒是有,但不便宜。”老周直截了当。
“什么价?”何雨柱问。
“二千八一台,保真。”老周说,“要得多还能便宜点。”
何雨柱盘算了一下,比老张那便宜二百,但老张那边答应安排送货上门,省了不少事。
“我回去问问。”何雨柱决定还是找老张,毕竟关系更铁,办事靠谱。
搞定事情,何雨柱心情愉快地骑车回家。一路上盘算着怎么跟许大茂和阎解成说这事。
刚到四合院门口,就看见许大茂在那踱步,显然是在等他。
“怎么样?有信儿了吗?”许大茂急切地问。
何雨柱笑道:“我出马还有办不成的事?下周拿电视机,三千一台,包送货上门。”
许大茂顿时眉开眼笑:“太好了!三千就三千!什么时候交钱?”
“下午我得去交钱,你要方便现在就把钱给我,省得你再跑一趟。”何雨柱说。
许大茂二话不说,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数了三十张百元大钞递给何雨柱:“点点,正好三千。”
何雨柱摆摆手:“点啥点,信不过你我还信不过谁?”
正说着,阎埠贵也从院里出来,看见二人在门口说话,赶紧凑上来:“柱子,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何雨柱把情况一说,阎埠贵犹豫了一下:“三千啊.…..能不能便宜点?”
许大茂在一旁插话:“老阎,这年头电视机多难弄你不知道?三千算是良心价了!”
阎埠贵盘算了一会儿,终于咬咬牙:“成!三千就三千!我这就拿钱去!”
看着阎埠贵匆匆回院的背影,许大茂小声对何雨柱说:“这老阎,就知道算计,三千块还犹豫。”
何雨柱笑笑:“他也不容易,攒点钱都给儿子娶媳妇用了。”
……
电视机进院
一周后的下午,两辆三轮车蹬进了四合院,每辆车上一台崭新的黑白电视机,包装得严严实实。
全院的人都惊动了,纷纷出来看热闹。
“哟,这是谁家又买电视了?”三大妈惊讶地问。
许大茂和阎埠贵早已等在院中,见车来了,赶紧迎上去。
“这呢!这呢!”许大茂指挥着三轮车停到自家门口。
阎埠贵更是激动,手都有些发抖,一个劲儿地说:“小心点!小心点!别磕着了!”
何雨柱站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热闹。
何雨水在他身边小声说:“这下院里可热闹了,三台电视!”
“热闹好啊!说明咱们院生活水平提高了!”何雨柱笑道。
后院刘海中背着手走过来,酸溜溜地说:“柱子,你可真行啊,一下子弄来两台电视。”
何雨柱递上根烟:“刘叔,这都是朋友们信任我。”
刘海中接过烟,叹口气:“早知道你有这门路,我也.…..”
何雨柱何等精明,立刻听出话音:“刘叔要是感兴趣,下次有机会我帮您留意着。”
刘海中顿时眉开眼笑:“那敢情好!先谢谢了!”
这边许大茂和阎埠贵已经忙着搬电视进屋了。许大茂家还好,就两口人,屋子宽敞;
阎埠贵家人口多,只好把电视放在里屋,打算以后看电视时再搬出来。
当晚,四合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三户人家都在调试电视,整个院里回荡着不同频道的声响。
最先调试好的是许大茂家的电视,他买的是和何雨柱家一样的牌子,轻车熟路。
接着是阎埠贵家,由于不太会调,何雨柱还过去帮了会儿忙。
最后形成了个有趣的现象:一些人聚在何雨柱家院里看《霍元甲》,一些人在许大茂家看《血疑》,还有一些人在阎埠贵家看新闻。
三大爷阎埠贵看着这景象,摇头晃脑地吟诗道:“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啊!”
后院刘海中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作为同一个四合院里的邻居,居然落后了,面子上实在过不去。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何雨柱也帮自己弄台电视,而且要比他们的都大!
……
电视风波
有了电视后,许大茂和阎埠贵家在院里的地位果然提升了不少。
尤其是许大茂,现在走路都带风,见人就发烟,别提多得意了。
阎埠贵更是迫不及待地邀请媒人来自家看电视,果然,有了这个“大件”,说亲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没多久就有人给阎埠贵介绍了个不错的姑娘。
然而好景不长,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首先是电费问题。
院里电路老化,同时开三台电视经常跳闸。
一大爷何大清只好召集大家开会,商量电路改造的事。
“改造电路是好事,但这钱不能均摊吧?”阎埠贵首先发言,“有些家没电视,也用不了这么多电啊!”
许大茂立即附和:“老阎说得对,谁受益谁出钱!”
刘海中不乐意了:“话不能这么说,电路改造是整个院的事,凭什么只让几家出钱?”
何雨柱看争执不下,便站出来打圆场:“这样吧,改造的钱全院均摊,毕竟这是全院的事。以后电费按实际用量计算,装分电表,公平合理。”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事情总算解决了。
但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
一个星期天下午,三家人都在看电视,突然阎埠贵气冲冲地跑到院中大叫:“谁家电视开那么大声?我家都没法看了!”
原来是因为信号干扰,三家电视距离太近,互相干扰,声音大了就会影响别家。
许大茂也出来抱怨:“老阎,你家电视声也不小啊!我看《加里森敢死队》都听不清对话!”
何雨柱闻声出来,了解情况后说:“这么吵不是办法,咱们得定个规矩。”
于是又开了一次会,规定电视声音不能超过一定音量,晚上九点后尽量不开电视等等。
但这些规定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阎埠贵家,人口多众口难调,经常偷偷把声音调大。
最严重的一次,许大茂正在看球赛,阎埠贵家电视干扰得他完全看不了,一气之下差点动手。
幸亏何雨柱及时赶到,才避免了冲突。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何雨柱把两人拉到自家,“咱们得想个彻底解决的办法。”
张小娥端来茶水,笑着说:“要我说,你们就是显摆!有个电视恨不得全院都知道!”
一句话点醒了何雨柱:“有了!咱们可以把电视天线接到房顶上!这样信号好,也不容易互相干扰!”
许大茂和阎解成都觉得这主意好,但一想到要架设天线,又犯了难。
“这事交给我吧!”何雨柱大包大揽,“我认识无线电厂的人,弄几套天线设备不难。”
……
架天线
说干就干,何雨柱第二天就联系了无线电厂的朋友,弄来了三套电视天线设备。
周末,何雨柱找来几个年轻人,帮着架设天线。许大茂和阎解成自然也来帮忙。
“柱子,这么麻烦你真不好意思。”许大茂一边递工具一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