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康城听了,说道:“还没有完全恢复!
完全恢复文化课,至少应该包括,学校的老师和职员,基本到岗,教材和课程基本恢复。
课程中间,至少要包含政治、数学、语文、美术、音乐和体育几门课。”
宗且示听了,如释重负,笑道:“那就好!
只要没有完全恢复,我后面,就还能挣到旅行费。
今天去沙洲圩,就敢花钱,多办一些年货回来了。”
秦关意听了,笑道:“且示,你就知道买吃的。
你忘了,和边好姐姐临分手的时候,她交代你的事情啦?”
宗且示点头说:“报告秦老师!
你说的是补习班资料吧,?
我已经和以刚叔叔、不迟叔叔说好。
马上就去准备,保证一套不落。”
秦关意点头,笑道:“这还差不多!”
接着,又说:“今天是星期天,我带着小硕,和你们一起去。”
说完,拿了一些切糕、寸金糖、云片糕、桃酥、花生酥、柿子饼、炒米糖、瓜子、核桃、蜜三刀、大白兔奶糖过来。
范思青、范思佳、冯念琴、吴关雅、邱念国、冯念恩、范思欢见了,也要跟去。
秦关意看着他们,笑道:“好吧,你们多吃点东西再去。
要不然,等到了那儿,吃得狼吞虎咽的,给我丢人。”
众人听了,赶紧回家,拿干粮和小菜路上吃。
出发之前,蒙豆豆、艾叶和梁九斤,把秦关意叫去开会。
艾叶看着她,说道:“这次去,你顺便了解一下,有仪中小学和思源中小学的现状。
看看他们,对补习班是否有需求。”
秦关意点头,边想边说:“边好让且示,给她带一整套补习班资料去。
看来,他们是有需求的。
我还准备,去了解一下,他们的老师和场地情况。”
蒙豆豆想了想,说道:“不错。
我们这儿,有地道作为办学场地。
还有家国中学和家国小学,以及邻里和居委会的支持。
他们那儿,就未必了。”
梁九斤看着秦关意,说道:“如果,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你也不要主动提出。
免得他们,左右为难。”
秦关意点头,又与他们商量了一些细节,才出门去了。
上午八点半,秦关意一行12人,来到了沙洲汽车站。
思源小学和思源中学所在的地方,离汽车站不远。
两个学校,建在一片开阔地上。
边好家,就在思源小学对面。
众人进了院子,见里面高高低低,种了一些树木。
右手边,是一连排的五间平房。
平房紧靠着圩坝,房前是半亩池塘,屋后种了几分菜地。
院子右手边,是牛棚、猪圈和鸡窝。
院子中间,放着花坛、葡萄架、石桌、石凳、置物架。
各种农具,收拾在大门左边的两间棚子里。
整个院子,显得整洁有序。
当年,为了给有仪中小学,以及思源中小学,布置美术室和卫生室,秦关意跟梁有余、梁九斤、艾叶、蒙不迟、范竹毫、唐灵脂等人,来过一次。
今天,再次来到这里,她想起给范竹毫、唐灵脂做月老的事,一下笑了起来。
然后,拿手点着范思欢、范思青和范思佳,说道:“你们三个,赶快过来。
还不好好感谢一下,我和不迟!”
范思欢见了,马上会意,笑道:“我们听爸妈说了,他们第一次来边好姐姐家,回去就谈对象了。”
秦关意点头,见时间还早,便笑道:“不错!
没有我、不迟、九斤和梁爷爷,就没有你们几个。”
说完,就把当年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下。
范思欢兄妹三人,听得有趣。
纷纷笑着,谢了秦关意和蒙不迟。
宗且示见了,边想边叹道:“可惜啊!
现在是冬天,吃不到螃蟹,也赏不了菊花。
除了荸荠,也没有其它的水八仙。
也不知道今天,我们能办点什么年货回去。”
秦关意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马上笑道:“哎呦喂,你什么时候,关心起柴米油盐了?
依我看,你今天来双闸,就是想趁机,找边好姐姐玩罢了?”
宗且示听了,看着她,点头笑道:“如果,只是我和以刚叔叔、不迟叔叔过来,那就必须,由我来关心。
难道,还要让不迟叔叔和以刚叔叔去关心?!
现在,既然关意阿姨来了,我就可以让贤了!”
秦关意听了,白了他一眼,不再搭理他。
吴关雅见了,笑道:“你们两家,平时都在一起吃饭,谁买年货都一样。”
宗且示听了点头,冯念琴看着他,说道:“今天,有边好姐姐帮忙,我们就省心了。
可以跟着她,一起去买。”
宗且示听了,马上皱眉说道:“就怕,边好姐姐不在家!”
宗且若看着他,问道:“哥,你昨天,不是打了电话来嘛?”
宗且示点头说:“是的。
不过,现在她家里没人。
也不知道,思源小学的门卫师傅,昨天有没有把口信带到。”
经宗且示提醒,众人才发现,边好家里,果然没有一个人。
蒙不迟想了想,让大家等着。
自己准备带了郭以刚,出去找人问一下。
宗且示拦住他们,摆了摆手,说道:“我和念国,对这里熟悉。
念国姑父的妹妹,就住在双闸。
我们经常,跟聂富铀哥哥和时洲亮哥哥,在双闸和沙洲圩玩。”
蒙不迟听了点头,让秦关意带着其他人,留在院子里。
自己与郭以刚、宗且示、邱念国,一起出了门。
宗且示出门前,想去感谢一下门卫师傅,便向秦关意,要了两条切糕带上。
四人出了院子,先去了对面的思源小学。
门卫师傅见了宗且示,笑道:“王中王,你来啦?”
郭以刚见了,看了看门卫师傅和宗且示,也笑着问:“且示,怎么谁都认得你?”
宗且示听了得意,看着门卫,笑道:“窦伯伯大气!
以前,请我吃过一只大公鸡!”
窦门卫听了,马上笑道:“不告而取,你也好意思再提。
说吧,今天过来,有什么事?”
宗且示听了,呵呵一笑,给他介绍了郭以刚和蒙不迟。
接着,又把切糕递给他,说道:“过去的糗事,不提也罢。
一点心意,还请窦伯伯笑纳!
不知道,边好姐姐家,怎么没人?”
窦师傅接过切糕,笑道:“每次来,你都带东西!
让我怎么好意思?”
说完,看着三人,又叹道:“昨天,接了电话,我就告诉了边好。
谁想到,昨天晚上,思源中学曹校长的女婿赵卓,说没就没了。
今天,他们一家应该去了曹校长家。”
宗且示听了大惊,谢过了窦师傅,带着郭以刚等人,直奔时锋、曹茹芳家。
路上,宗且示介绍道:“时锋和曹校长,一共有三个孩子。
女儿时洲鹦,女婿赵卓,育有两子一女,大外孙赵立志,外孙女赵立言,小孙子赵立教,分别有7岁、4岁和1岁。
大儿子时洲鸣,大儿媳苗周洁,孙女时空,孙子时宪,分别有6岁和3岁。
小儿子时洲亮,复员以后,在公社人武部工作,还没有结婚。”
宗且示一边说,一边加快了脚步。
不一会儿,已经能够看到,时锋家的大院子。
他家的院子,座落在思源中学后的圩坝下。
院子里,种着的几棵鸭枣树,高高密密的枝丫,已经长出了院子,在天空中伸展开去。
只是,没有一片树叶,任凭树枝,兀自在北风里摇摆。
院门口,围着很多人。
宗且示好不容易,挤了进去。
一下就看到,院子里面,有一大群人,正在忙着布置灵堂。
宗且示等人走到时锋、曹茹芳面前,叫了声:“时老师,曹校长!”
曹茹芳认得宗且示、邱念国和蒙不迟,见到众人,抹了一把眼泪,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蒙不迟看着她,说道:“为补习班的事情。
没想到……”
曹茹芳看着他,含泪答道:“赵卓这孩子命苦。
昨天,给拖拉机撞……”
说到这儿,她已经抽泣着,说不下去。
邱念国见了,忙拉了她,去旁边坐。
时锋接过话头,叹道:“昨天上午,赵卓骑自行车,去小学开会。
半路上,被公社的拖拉机撞了。
当时,也没什么不好。
还去学校,开了半天的会。
下午回来,才说自己被撞了,头昏沉沉的。
没想到,睡过去,就没再醒了。”
蒙不迟见他边说边流泪,伤心不已,忙让宗且示扶他去坐。
回过头,拉了郭以刚,给蔡榕桂、司江龙、尤明珊、司茭白、边力宏、边闯、边疆等人,介绍了一圈。
接着,又领着郭以刚、宗且示、邱念国,走进堂屋,与站在门口的时洲鹦、时洲鸣、苗周洁、时洲亮,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最后,跪在停放赵卓遗体的木床前,每人磕了三个头。
蒙不迟磕完头,站起身来,跟在郭以刚、宗且示、邱念国身后,围着遗体,瞻仰了一圈。
蒙不迟不认得赵卓,出于好奇,想去认一认。
只可惜,遗体的面部,已经覆盖上了面衣。
于是,便施展透视术,去看遗容:只见白布下的赵卓,面如桃花,血色仍然充足。
蒙不迟见了,大感奇怪。
行礼结束,立即叫了时锋、曹茹芳过来,问道:“我看,赵卓哥哥的面色尚好。
能否揭开面衣,让我再仔细看一看?”
两人听了,迟疑着点了头。
他们知道,蒙家三代,都是南京市的名医,医术精湛。
蒙不迟自小,生活在医馆,耳闻目染,即使不是医生,对各类医术,也通晓三分。
更何况,他还精通透视术和读心术。
见他们点了头,蒙不迟立即让郭以刚搭手,轻轻掀开赵卓脸上最上的一层白布。
接着,又揭去了面布。
然后,蒙不迟伸出右手,用手指,按了按赵卓的脸部。
再把耳朵,贴近他的鼻子,仔细听了听。
最后,又去搭了他的脉搏。
搭完脉搏,他让时洲鹦走上前,指认了一下跌伤的部位。
时洲鹦见了赵卓,伤心不已,指了指跌伤处,就控制不住自己,哭瘫在了地下。
郭以刚见了,一把将时洲鹦扶住,与曹茹芳一起,扶着她去门口坐。
灵床边,蒙不迟施展透视术,盯着跌伤处,仔细看了一会儿。
然后,皱着眉吩咐时锋,拿了手电筒来,对准跌伤处,照着不动。
蒙不迟自己,顶着亮光,又去看了看,才面露喜色,说道:“赵卓哥哥,可能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