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竹毫回头一看,见说话的人,是蒙不迟。
蒙不迟看着范竹毫,笑道:“我刚刚,又读了梁爷爷的心思。
他竟然,回答了自己的问题。
认为红卫兵销毁国宝,不是怕佐藤小公盗宝,而是青春期大逆反。
梁爷爷怕自己,说话多了太累。
让我施展读心术,替他说出原因。”
梁有余听了,得意地问道:“不迟,我的想法,有没有道理?”
蒙不迟点头,笑着说:“我觉得,梁爷爷的观点,虽然有点偏激,但是,还蛮有道理的。
不过,还要看看大家,对你观点的评价。”
梁有余听了,故作威严,扫视着众人,引来了一片笑声。
等众人笑定,蒙不迟说道:“梁爷爷先想的,是一段大道理。
值得我,好好说一下。
他说,有的时候,一个国家,就像一户人家。
每一户人家,多少都有一点宝贝。
有钱的人家,是古玩字画、金银珠宝。
穷苦的人家,是锅碗瓢盆、桌椅板凳。
每一户人家,多少又都会,遇上一点事情。
时运不济的时候,会遇上天灾人祸,以至家破人亡。
运气好的时候,父母的更年期,也会撞上儿女的青春期。
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无心之失。
出事的时候,就损失掉一些宝贝,这是正常现象。
不过,绝大多数的家庭,出事的时候少,太平的时候多。
而在我们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主旋律是辉煌和灿烂。
我们的文明,从来没有因为一时的战乱,而损失殆尽、灰飞烟灭。
几千年来,有不少国宝,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不过,还是有无数的国宝,历经劫难,流传了下来。
我们这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这么优秀的民族,有着这么深厚的文化基因。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继承了祖先的聪明才智,也一定有能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如果,能够把更多的国宝保存下来,那当然好。
如果不能,那就在未来,创造更多新的国宝出来!”
众人听了,纷纷鼓掌。
见梁有余听了,得意洋洋。
蒙不迟马上施展读心术,把他最新的想法,又读了出来。
然后,笑道:“接下来,梁爷爷想得更好玩。
他说:‘我们国家的宝贝,当然不能让佐藤小公盗取。
不过,如果哪一天,九斤、关意、小硕、小博、小成这些小屁孩。
因为正值青春期,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脾气。
气不过的时候,去砸了烧了几件宝贝,我最多,也只会骂他们几句,打他们几巴掌。
决不会,要他们的命,更不会,断了和他们的血缘关系。
我仍然会对他们好,拿他们当作一家人来看待。
所以,对红卫兵销毁国宝的事情,我能够包容。
他们销毁国宝,不是怕佐藤小公来盗宝,而是孩子在发脾气。
通过发脾气,寻找自我存在感。
我也年轻过,作为过来人,可以保持最大的耐心。
既要想尽办法,保护国宝,也要避免,与孩子们硬碰硬。
等他们发完脾气,再找机会,慢慢地教育!”
众人听了,鼓掌之余,暗中称赞。
蒙不迟见了,又说:“梁爷爷还想到,红卫兵、造反派销毁国宝的行为。
实际上,就像一个人,正在经历成长过程中,最为冲动的一段。
也是家长们,必须接受的一段。
销毁国宝,看上去,像是他们的有意行为。
讲到底,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这只是,年轻人的冲动。
造成的损失,也是一种无心之失。
等他们长大以后,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反思自己的冲动行为。
之后,在教育他们下一代的时候,会让自己的孩子,少走或者不走弯路。
而这种反思之后的举动,会让后代受益,也会让我们的国家受益。’”
众人听了,频频点头。
说到这儿,蒙不迟看着梁有余,问道:“梁爷爷,你的想法,我已经帮你说完了。
你做的那个梦,要不要我再帮你说出来?”
“是哭书的梦吗,让我来帮大师傅说。”
宗且示课间休息,出来透气,听蒙不迟正在问这个问题,接口说道。
梁有余见了,点头笑道:“好吧,让且示来说!”
宗且示点头,走到他的身边,说道:“大师傅做过一个奇怪的梦。
是老赵头哭书的故事。”
喝了一口水,他又说:“我们南京城,在历史上一共遭遇过六次毁城。
第一次,东晋时期,苏峻叛乱,导致首都建康被焚毁。
第二次,梁太清二年,侯景之乱期间,建康城被侯景大肆破坏,乱兵放火焚烧了宫殿和大部分民宅。
第三次,隋朝灭陈以后,隋文帝杨坚下令将建康城荡平并耕垦,官署、宫殿等建筑被全部拆毁。
第四次,金朝南下攻宋期间,金兀术率领的军队,占领建康并纵火烧城。
第五次,太平天国时期,为了建设天王府和其他王府,大量使用了明故宫和庙宇的材料,导致城市被严重破坏,后来太平天国内乱,清军破城,又接连破坏了整个南京城。
第六次,1937年,侵华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并纵火烧城,导致大量房屋被摧毁。”
梁有余听了,赞道:“且示,你的历史课,补得不错啊!”
宗且示听了,把脸一昂,得意地看着他,说道:“举手发言,不准插话!”
梁有余听了,乖乖地闭上了嘴。
宗且示微微一笑,接着说:“大师傅做的梦,不知道发生在什么时间,却与太平天国的乱世有关。
而发生的地点,就在南京的胡家花园。
有一天,大师傅不知道奉了谁的命令,去陪一位百岁高龄的长辈。
这位长辈博学多才,饱读诗书。
学贯中西,纵横古今。
只是,近年患上了老年痴呆病,时而糊涂,时而清醒。”
见众人敛着呼吸,仔细听自己说着。
宗且示兴致大增,继续说道:“大师傅和那个长辈,是忘年之交。
两人在一起,随便聊什么话题,都意味深长,劲头十足。
可是,这次大师傅过去,那位长辈却摆出一副视而不见的派头,竟然对大师傅不理不睬。
大师傅想,他可能又犯了病,心里难过,便绞尽脑汁逗他开心。
没想到,逗了半天,那位长辈也充耳不闻,仍然对他不理不睬。
当然,大师傅也不是白给的,自然有对付那位长辈的办法。”
见侯佳佳听得兴致勃勃,宗且示心里高兴。
于是,调动起浑身解数,又说:“那天,正好是西方的愚人节。
大师傅灵机一动,便使出绝招,问道:‘前辈,你知道四大名着吗?’
可能是,大师傅的问题,太过简单。
也可能是,大师傅的问题,太过唐突。
总之,引起了长辈的好奇心。
他终于开口,说道:‘三红西水。’”
想了想,他接着说:“大师傅听了,先是一愣。
又见长辈,正冲着自己微笑,马上反应过来。
他这是,在和自己打哑谜啊!
大师傅略一思考,立即说道:‘《三国演义》的情节,有违史实。
《红楼梦》的赘述,稀释观点。
《西游记》的魔幻,高于立意。
《水浒传》的布局,有失平衡。
他们入选四大名着,都有点牵强!’
那位长辈听了,引颈向天。
对大师傅翻起了白眼,说道:‘就你能!
三红西水都不能入选四大名着,还有什么书,能够入选呢?!’”
见梁有余微微点头,宗且示知道,自己的故事讲得不错。
于是,轻咳一声,继续说道:“大师傅听了,并不回答那位前辈。
只是,淡淡地说道:‘遗耳观十。
我以为这四本书,当列四大名着。’
前辈听了,嘴上逞强,眼睛却开始泛光。
他看着大师傅,说道:‘扯什么淡,哪有这些好书?!’
大师傅见他,已经开始说话,便乘胜追击,说道:‘早先,在门西的胡家花园,有一个扫街的老赵头。
我见他们,抱着一箱书,正在那儿哭,说害怕自己再收藏这些书,一定会惹来祸端,不如烧了了事。
老赵头一边哭,一边把书箱,抱得更紧了。
说什么,也舍不得去烧。
老赵头看着大师傅说,如果有一天,能让这些书出世,每一本,都能超过三红西水。’”
宗且示伸手,替梁有余正了正衣领,又说:“那前辈见大师傅,说得有鼻子有眼。
一下就来了精神,问这问那起来。
大师傅却怕他咬勾不实,故意打住了,不再继续往下说。
接着,一边把一只脚迈出了大门,一边说道:‘我在胡扯,你不用搭理我。’
那前辈见了,哪能放过大师傅。
他急忙走上前,抓住了大师傅,命令道:‘不说完,不准走。’
大师傅见了,这才顺坡下驴,和老前辈,聊起自己向老赵头借书、看书、还书的细节。
大师傅说完,对那前辈炫耀道:‘知道吗?
那箱子里面,还有《遗珠泪》、《耳枕松听》、《观海卫》、《十里江山》四本,是上上之品。’
但老赵头听了大师傅的评价,却说不然。
他说,在太平天国生死存亡的乱世,还流失了不少好书。
记得其中,有一本《寄世经》,真正是傲视群雄呢!
那长辈越听越上瘾,一一问起,箱子里的那些书来。
大师傅见了高兴,凭记忆和他聊了一整天。
他们聊到开心的时候,根本就不思茶饭。
一整天聊下来,大师傅对前辈的学问,十分佩服。
前辈对那些书,都作了自己的评点。
字字精准,句句经典。
就连大师傅,也感叹道,和那位前辈聊天,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享受!”
听宗且示说完,金雨蒙看着梁有余,问道:“梁爷爷,那些书,真的被老赵头烧了吗?”
梁有余平躺在躺椅上,看着天空,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梦里没说。
老赵头,也再没出现在我的梦里!”
宗且示听了,看着蒙不迟,笑道:“可惜,大师傅没有二师傅过目不忘的本领。
要不然,就能让那些书,重见天日,佑我中华了!”
蒙不迟听了,想着梁有余的梦,幽幽地说道:“对梦里的书,我无法做到过目不忘!”
梁有余听了,看着众人,说道:“我一直希望,这个梦是真的!
也希望,老赵头的事,也是真的。
更希望,他能把那些书,保存下来。
与此同时,更希望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老赵头。
希望在他们手里,还保有着无数没有出世的国宝。
而这些国宝,也都能保存下来!”
蒙不迟听了点头,问道:“梁爷爷,在你想到国宝,想到红卫兵的时候,为什么会联想到这个怪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