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郭以刚咂了咂嘴,笑道:“应该给这个汤,改一个名字,叫‘嘴大肚皮小’锅巴汤。”
宗且示听了,觉得他说得好玩,又不甘心被他抢了风头。
于是,摇头说道:“不好不好,太啰嗦。
应该叫‘手慢无’锅巴汤。”
梁有余听了,拿起空汤碗,假装要舔,苦着脸说:“我看,应该叫‘舔碗’锅巴汤!”
秦关意听了,灵机一动,笑道:“这个汤,喝得太多的人,嫌嘴大肚皮小,还没有喝够。
只喝到汤的人,感叹手慢无。
啥也没喝到的人,只能舔别人的碗了!”
众人听了大笑。
周娴香以为,梁有余没有喝好,连忙从其他桌子上,盛了一小碗递给他。
童丽见了,假意一边伸手去拦,一边笑道:“不行,梁爷爷喝得最多!”
梁有余忙接过小碗,连汤带料,三下五除二,就喝了个精光。
然后,把碗递给童丽,说道:“给你舔!”
童丽见了,忙让开了喊道:“救命!”
宗且示挡住她,想让梁有余得逞。
童丽趁机抱起他,挡在了自己身前,以防梁有余过来。
一时之间,面食铺热闹非凡!
吃完午饭,众人余兴未尽,天南地北又聊了两个多小时,才逐渐散了。
第二天,宗且示上了怀仁幼儿园大班,宗且若上了小班。
十天以后,童丽来到怀仁小学,向田可爽校长报到。
又过了一个月,梁九斤和秦关意领了结婚证书。
接着,吉淑敏从北京回来,带回了一封冷双显、张指柔的信,交给了艾叶。
艾叶看了信,找到了梁九斤和秦关意。
等两人看完,艾叶说:“今天来找你们,是要公开一个二十多年的秘密。
怀仁地道里,有一个秘密金库。
发现的时候,里面藏有10万两白银和其它一些财物。”
接着,她把1936年发现金库,梁有余定下“金库资金必须用在教育上”的方针,以及之后,动用金库资金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对他们说了。
最后,艾叶说道:“送12人留学、建三个学校、抵御货币贬值、修复日军毁校照片、扩建怀仁学校、认捐林县小店村小学、抗美援朝捐款、建美术室和医务室、扩建怀仁幼儿园、捐助市教育局新建扩建学校,一共十次,动用了金库资金。
其中,除了捐助抗美援朝那一次,金库资金全部用在了兴教办学上。”
看了看两人,她又说:“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掌管金库的人,只发生过一次变化。
从豆豆一人掌管,变成了我和他共同掌管。
最近这些年,因为豆豆不在家,实际上,都是由我一个人掌管的。”
秦关意听了,问道:“艾叶阿姨,你在这个时候,对我们提这件事,是有什么想法吗?”
艾叶点头,接着说:“豆豆离开南京之前,我们与温习和白薇商量,作出了一个决定。
随着教育环境和管理要求的变化,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不必拘泥于原先的几个人。
金库的管理,也不必拘泥于原来的模式。
只有一点不能变。
那就是:这些资金,没有特殊情况,必须用在教育上。”
秦关意听了,微微一笑,边想边道:“艾叶阿姨,从今天开始,除了梁前辈,在南京的人中间,已经有温习伯伯、白薇阿姨和我们三人,知道金库的秘密了。”
艾叶听了,也笑道:“关意说得不错!
只是,你和九斤已经领了结婚证。
怎么还叫我阿姨呢?”
秦关意听了,红了脸不答。
梁九斤见了,笑道:“亲妈,让关意慢慢改口吧!
现在,还没举办婚礼,她一下子还叫不出口。”
艾叶点头,看着两人,笑道:“这还差不多!”
接着,又说:“从今天开始,南京知道这件事的人,已经有六个了。
而实际掌管人,却只有我们三个。
以前,温习和白薇鼓励过我,让我自行决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案。
但是,我是了解自己的。
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独自决策这种事情的能力。
所以,一直在物色共同掌管人。”
看着梁九斤和秦关意,她接着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决定,请你们两人和我一起,来管理这笔资金,直到用完为止。”
梁九斤、秦关意听了,重重地点了头。
艾叶见了,继续说道:“做出这个决定,有三个原因。
第一,一人为私,多人为公。
而且,遇上事情,也好有个商量。
第二,我今年,已经53岁了。
管理的观念和能力,都在退化,需要有年轻人来参与管理。
第三,我是看着你们长大的。
相信你们的人品和能力。”
梁九斤听了,点头说道:“亲妈,感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
秦关意看着艾叶,也说:“亲妈,要我跑腿,尽管说!”
艾叶点头,笑道:“现在,南京棉毛纺织厂的纺织职校,缺少8万元启动资金。
吉淑敏阿姨从南京市财政局职业教育专项基金中,申领了1万元。
指柔阿姨的父母,温习叔叔的父母,从海外募集了2万元。
余下的5万元,我准备从金库里,拿出1万两白银,兑换成5万元人民币,来捐助纺织职校。
但是,对于这次捐助,我还没有完全考虑清楚!”
接着,她把郭天峻放弃定息,创办纺织职校,年前召集相关人士聚餐的事,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然后,又说:“让我犹豫不决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该不该捐助?
第二,如果应该,以谁的名义捐助?
第三,怎样捐助。”
梁九斤想了想,问道:“纺织职业学校,也属于教育范畴。
资助职校的开办,并没有违背金库资金的使用原则。
为什么会有第一个问题?”
艾叶听了,点头笑道:“这始于我的私心。
纺织职业学校是外来户,与原来的花露南岗学校,没有任何关系。
我一直希望,金库资金的使用方向,必须与发现金库的人相关。”
秦关意摇了摇头,笑道:“亲妈这么说,既是一己之私,也是大公无私。”
见艾叶不解,她又说:“排斥外来户,的确藏着一己之私。
但是,排斥了青青姐,又说明亲妈,是大公无私的。
因为,青青姐是你的侄女。
而青青姐的公公,正是棉毛厂的郭副厂长啊!”
艾叶听了,没有反对她的观点。
秦关意见了,接着说:“其实,亲妈考虑的事情,有一定道理!
毕竟,也要防止,好心办成坏事情!”
艾叶看着她,缓缓地点了头。
想了想,秦关意继续说:“基于以上观点,我有一个建议。
仍然以温伯伯的名义,去捐助纺织职校。
捐助分成两次完成。
前期,先捐助4万元以及地道里的课桌椅。
后期,视职校的启动情况,再拟定新的捐助方案。
比如说,用余下的1万元,作为奖学金,来激励职校的学生!”
梁九斤想了想,点头说:“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让怀仁地道里的老教具,派上了新用途。
第二,让温习叔叔的乐捐精神,在更多的人群中,得以传播。”
秦关意听了,笑道:“还可以,给即将成立的不迟家具厂,介绍一笔大业务。”
艾叶听了,觉得家具业务与捐资助学不沾边,摇头说道:“介绍生意的事,我可不敢做。
不迟家具厂能不能接到这笔生意,决定权在吉淑敏,不在于我们的推荐。
不能因为我们的捐助,强迫她照顾不迟家具厂。”
见两人点头,艾叶又说:“看来,你们两人,都同意这次捐助。
提出的建议,是继续以温习的名义,分两次捐助。
你们的建议,和我预想有一点不同。
我觉得,还是你们的办法,更加细致。”
说完,三人很快商定了捐助的细节。
商量结束,梁九斤问道:“亲妈,为什么当初,不上交这些资金?”
艾叶听了,边想边说:“解放以前没有上缴,是梁前辈做的决定。
大家都不愿意,让日本人和贪官污吏得了便宜。
解放以后,陆续进行了资助留学生家庭、改扩建学校、捐助抗美援朝、捐助市教育局主导的新建扩建学校等活动。
通过这些大规模的捐助活动,黄金、珠宝和大明宝钞,以及大部分的白银,已经使用或者捐献出去了。
金库资金,也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实际上,也相当于上缴了。”
翻看着手边的账本,她又说:“余下的这10万两白银,我曾经问过温伯伯,准备在捐助市教育局新建扩建学校的时候,一起捐了。
温伯伯请示了相关领导后,领导们也给了答复。
他们说,我们那次的捐助,力度已经很大,金库是花露南岗学校的孩子们发现的。
剩下的白银,就当国家对中华门西这一带孩子们的奖励,慢慢地用在他们身上吧!
当时,领导们也提出了要求,让我们公私分明,准确高效地用好这笔钱!”
秦关意听了,点头问:“那又为什么,不把白银存起来?”
艾叶看着她,说道:“不存的原因,比较复杂,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解放前后,币值不稳。
豆豆考虑,等币值稳定下来再去存。
第二,55年第二版人民币发行的时候,币值逐步稳定了。
但是,出于安全考虑,没有这样做。
因为,把白银兑换后存进银行,需要搬运。
这么多的白银,搬运的时候,动静太大。
我犹豫再三,也没能下得了决心。”
梁九斤想了想,点头说:“是否存银行,的确是一个问题。
一来,以私人名义兑换,存入10万两白银,这个做法并不妥当。
毕竟,这笔钱是集体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
二来,暂时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单位,以单位的名义存入。
所以,我有个建议。
等这次捐助的1万两白银取出后,余下的9万两,仍然保存在地道里。
暂时不作兑换与存储。”
艾叶、秦关意听了,点头同意。
艾叶想了想,补充说:“与此同时,我还有一个建议。
将取出的白银,兑换成人民币后,再交给吉淑敏。
这样,可以避免节外生枝。”
秦关意听了,点头笑道:“对事不对人,必须再加上一点。
交给吉淑敏的时候,我们三人一起去。
毕竟一人为私,多人为公!”
艾叶、梁九斤点头。
秦关意见了,又想起什么,刚要开口说话。
梁九斤耳翼微动,制止住她,说道:“且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