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山脉深处,寂静是这里的主宰,唯有风掠过雪原和岩脊的呜咽声。
在李文博提供的模糊坐标区域内,一片看似毫无异状的雪坡下,距离地表约三十米处,是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人工洞穴系统。
这里,正是“守护者”位于阿尔卑斯山的前哨节点之一,“雪绒花”观测站。
观测站内部,灯光是冰冷的白色,墙壁是合金与岩石的混合体,充满了实用主义的军事风格。
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掩盖了大部分人为的声响。
在一个狭小的隔离舱室内,沃克和林雪怡被分别禁锢在两张金属床上,手腕和脚踝被特制的磁性锁具固定。
他们身上的探险服已被换成灰色的统一囚服,脸色苍白,带着疲惫和警惕,但眼神中尚未熄灭的火焰显示着他们的意志并未被摧毁。
林雪怡的右臂经过了简单的包扎处理——那是之前能量激增时被飞溅的碎石划伤所致。
沃克则显得有些虚弱,嘴唇干裂,显然这段时间他们并未得到妥善的待遇。
舱门无声滑开,一个穿着白色研究员制服、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两名全副武装、面无表情的守卫。
“沃克先生,林女士。”研究员的声音平淡,不带任何感情,“我是斯坦纳博士。很高兴你们还活着,这证明了你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韧性都远超常人。”
沃克冷哼一声,没有回应。林雪怡则紧紧盯着斯坦纳,试图从他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
“我知道你们有很多疑问,”斯坦纳走到床尾的终端前,调出一些生理数据,“比如这里是哪里,我们想做什么。坦白说,你们闯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实验场。”
“你们之前经历的那次能量释放,是一次非计划的‘认知场域边界’测试意外。”
“‘认知场域’?”林雪怡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心脏猛地一跳。
这与她和苏珊·陈研究的“认知棱镜”理论高度相关。
斯坦纳似乎并不介意透露一些信息,或许他认为这两人已无法构成威胁。
“是的。一个试图稳定局部现实结构,使其免受外部‘噪音’干扰的场域。”
“很遗憾,你们的闯入,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引发了剧烈的‘涟漪’,导致场域短暂失控。这也让我们损失了不少宝贵的实验数据。”
“你们在滥用这项技术!”林雪怡忍不住斥责,“‘认知棱镜’不是用来制造这种……这种屏障的工具!它的潜力在于理解和连接!”
斯坦纳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连接?林博士,你太理想化了。”
“在这个充满恶意和混乱的世界,稳固的‘边界’远比脆弱的‘连接’更有价值。”
“‘守护者’的职责,就是建立并守护这些边界,筛选信息,隔离威胁。”
而你们‘根系’联盟,总是在试图打破边界,传播‘污染’。”
他顿了顿,看向沃克:“至于你,沃克先生,你那位在苏黎世的朋友,冯德·玛丽女士,最近似乎很活跃。”
“她正在试图追踪一些微不足道的金融流,这很烦人。或许,我们可以用你,来让她安静一点?”
沃克瞳孔微缩,对方不仅知道他们的身份,还清楚他们的人际网络。
这意味着“守护者”或者说“镜厅”的情报渗透,比预想的还要深。
就在这时,整个观测站内部突然响起一阵低沉、并非警报的嗡鸣,灯光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持续时间不足半秒。
斯坦纳博士眉头一皱,看向终端上快速滚过的一行状态码。
“外围传感器受到轻微干扰,疑似小型野生动物触发了低优先级感应线。”
他自言自语,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这种干扰的波形,似乎有点……过于规整了。
他不再多言,对守卫吩咐道:“看好他们。常规审讯暂停,准备进行深层意识映射,我们需要他们脑子里关于‘根系’网络结构和苏珊·陈研究细节的所有信息。”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舱室。
深层意识映射?沃克和林雪怡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那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技术,很可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与此同时,观测站外,一点五公里处。
风雪比之前稍大了一些,能见度降低。
一个穿着顶级雪地伪装服、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身影,正静静地趴在一处岩石后面,手中举着一个带有热成像和微光增强功能的长距离观测镜。
他就是张晓梅通过“幽灵协议”激活的“休眠细胞”之一,代号“山猫”。
他曾是法国外籍军团的精英侦察兵,退役后隐居于此,对这片山脉了如指掌。
“山猫”的呼吸平稳,眼神锐利如鹰。
他已经在李文博提供的坐标区域潜伏侦察了超过四十小时。
他看到了那条几乎被新雪覆盖的履带痕迹,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捕捉到了地表那0.1摄氏度的微弱温差。
刚才观测站内部因为检测到“山猫”故意放出的一只携带微型干扰器的雪兔而引发的细微波动,并未逃过他布置在更外围的被动监听阵列。
“确认目标区域存在大型地下人工结构,”“山猫”通过喉咙震动麦克风,以最低功率发送着加密信息,信息通过一个隐藏在中继点的、一次性使用的低频发射器传出,有效时间窗口极短。
“入口疑似在东南侧雪坡,有主动伪装。检测到内部生命体征信号,数量不明。”
“守卫级别高,有动态传感器网络。未直接观测到营救目标。”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了最关键的情报:
“目标结构内部,在约三小时前,检测到一次短暂的、非自然的低频共振,与李文博博士描述的‘回荡’特征有百分之六十二吻合度。”
“推测内部正在进行与‘认知场域’相关的活动。”
信息发送完毕,“山猫”立刻切断了发射器电源,并将其核心部件拆卸下来,埋入深雪之中。
他像一道真正的幽灵,开始缓缓后撤,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痕迹。
他的任务不是强攻,而是确认和初步侦察。现在,信息已经送出。
巴黎,安全屋。
张晓梅收到了“山猫”传来的、经过数次跳转和物理传递才最终解密的信息。
她的心沉了下去。确认了地下设施的存在,以及内部可能正在进行的危险实验,这意味着沃克和林雪怡的处境极其危险。
她立刻通过死信箱,将情报摘要传递出去。
同时,她启动了另一套预案——联系一个隐藏在欧洲黑市武器渠道中的“幽灵”,为可能需要的强行营救行动准备必要的装备。
苏黎世,冯德·玛丽副董事长的办公室。
金融数据的追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李文博强大算力的支持下,她成功地将那几笔可疑的加密货币交易。
与一个位于塞舌尔的复杂信托结构关联起来,而这个信托结构的最终受益人,指向了一个名为“普罗米修斯基金会”的离岸实体。
“普罗米修斯基金会……”冯德·玛丽喃喃自语,在联盟的内部资料库中快速检索。
结果显示,这个基金会曾多次出现在与尖端科技、尤其是脑科学与意识研究相关的投资记录中,但其背景极其神秘,资金流向错综复杂。
“陆董,文博,‘深绿资本’的残余资金,很可能通过‘普罗米修斯基金会’进行了洗白和重组。
这个基金会,极有可能是‘镜厅’用于资助像阿尔卑斯山实验室这类前沿科技项目的白手套之一。”她迅速汇报了发现。
旧金山,ImI总部。
李文博整合了来自各方的情报:“阿尔卑斯山下存在‘守护者’的‘认知场域’实验设施(‘雪绒花’观测站)。”
“沃克和林雪怡被囚禁于此,面临意识映射威胁。”
‘镜厅’通过‘普罗米修斯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内部潜在风险点(赵先河)仍需监控。”
他将所有线索在一张巨大的虚拟关系图上连接起来,一个模糊但令人不安的轮廓逐渐清晰:
“守护者”负责技术和物理层面的行动,“镜厅”提供情报、资金和网络掩护,两者协同,共同推进着一个涉及“认知棱镜”技术深层应用的庞大计划。
“陆董,我们必须加快行动。意识映射一旦开始,沃克和林雪怡就危险了。”李文博的声音带着紧迫感。
陆彬站在屏幕前,目光如炬。风暴已然降临,不再只是酝酿。
“通知晓梅姐,启动第二阶段‘幽灵协议’,授权她动用一切必要资源,制定营救方案。”
“文博,继续深挖‘普罗米修斯基金会’,找出它的资金枢纽和关键人物。”
“同时,对ImI内部所有潜在风险点,提升监控级别,必要时……可以采取非常规手段进行甄别。”
“玛丽姐,保持对金融链的压力,但要更加隐蔽,我们需要这条线来钓更大的鱼。”
他的命令清晰而果断。
“另外,向联盟所有活跃节点发布警告:‘守护者’与‘镜厅’的联盟,其目标可能远超我们之前的想象。”
“他们不仅仅是在防御或清理,他们可能在试图……重新定义‘现实’的边界。”
命令下达,整个“根系”联盟如同精密的仪器,开始高速运转。
幽灵已在暗处蠕动,猎人与猎物的身份,在阿尔卑斯山的冰雪与全球交织的暗流中,变得愈发模糊。
下一次交锋,将不再是试探,而是决定生死存亡的正面碰撞。营救的倒计时,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