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仓完成后的几天,市场仿佛一台,被注入了,强心剂的机器,沿着新闻指引的,方向隆隆启动。
“观势工作室”的屏幕上,那代表两大EtF持仓的代码,成了最令人愉悦的风景。它们没有令人失望,更没有出现“利好出尽”的坑人走势。
行情持续发酵:
次日:各大券商研究所,关于基建产业链的,深度报告密集出炉,纷纷上调,相关行业评级和目标价。“超预期”、“黄金赛道”、“十年周期起点”等词汇充斥研报标题,进一步强化市场共识。两只EtF继续高开高走,放量上涨,收盘涨幅均超过5%。
第三日:市场挖掘扩散至,上下游产业链,从核心的工程机械、水泥,蔓延至钢结构、建筑设计、甚至重型卡车等细分领域。板块热度居高不下,资金持续涌入。他们的EtF持仓,继续稳步上行。
一周后:板块经历,短暂震荡换手后,龙头股开始出现,连续涨停板的强势特征,带动整个板块的,情绪走向高潮。两只EtF的净值也水涨船高。
柯景阳和林小雨并没有,被上涨冲昏头脑。他们严格按照,既定的策略进行管理:
林小雨的算法,每日监控着,板块的资金流强度,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动态调整止盈点位(随着盈利扩大,止盈线相应上移)。
柯景阳则密切关注着,政策落地的后续新闻,以及是否有,监管层出来“降温”的迹象,同时比对王叔笔记中,关于政策市行情,持续时间的记录。
收获的时刻,终于到来。
在持仓一周后,板块情绪达到了,一个短期极点,部分龙头股成交量巨幅放大,显示分歧加大。林小雨的算法监,测到主力资金流入速度减缓,且板块强度指数,出现顶背离迹象。柯景阳也注意到,一些媒体开始提示“短期过热风险”。
“可以开始分批止盈了。”两人几乎同时,做出了判断。
同样采用算法拆单的方式,他们开始从容地、分批地卖出持仓,锁定利润。
最终清算时,这笔基于新闻驱动,进行的投资,成为了他们当期账户,最大的利润来源,贡献了,惊人的超额收益。收益率远远跑赢大盘,也超过了,其他所有策略的收益总和。
工作室里,弥漫着一种平静,而巨大的喜悦。
没有欢呼雀跃,但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和信心充盈在空气中。
柯景阳看着最终的成绩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一次的成功,与之前运气好的感觉,完全不同。这是一种体系成功,带来的踏实感和力量感。
林小雨虽然依旧表情平静,但眼角眉梢,也带着轻松和满足。她看着那条完美执行,并带来丰厚回报的交易记录,心中最后一点对“非量化因素”的疑虑,也烟消云散。
她走到白板前,在“宏观周期轮动”的框架下,郑重地添加了,一个新的分支:
新闻驱动型机会、触发条件:超预期政新闻加资金认可、估值合理、操作工具:板块EtF加算法执行
然后,她转过身,对柯景阳说:“这不是‘人性感知’的胜利,也不是‘数据算法’的胜利。”
她顿了顿,清晰地说道:
“这是‘人性感知’与‘数据算法’完美结合的,首个成功案例。”
柯景阳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的,缺少任何一环,这次操作都可能失败: 没有柯景阳的新闻解读,和历史洞察,他们无法如此迅速、坚定地识别并抓住机会。 没有林小雨的数据验证,和算法执行,他们可能,无法克服人性弱点(恐高),并以最优成本建仓。
孤独的猎手,或许能偶尔捕捉到猎物,但只有装备精良、配合默契的狩猎团队,才能持续地满载而归。
收获的,不仅仅是利润,更是对“观势”之路,前所未有的信心,以及一套经过实战验证的、可复制的方法论。
巨大的成功,令人喜悦,但也容易滋生自满。市场没有常胜将军。这次成功的经验,能否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机会?他们的方法,是否存在未被发现的盲点?与此同时,一个来自柯景阳堂弟,柯文阳的消息,悄然打破了这份喜悦,预示着新的风波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