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军第二舰队出发咯!
嗯。。。这群货的船,好多有没有精心修复,能看到木板补丁,按照牛野的说法,“我们不动手,其他人就会动手,现在比得就是谁出手快,又不是比谁长的好看!”
总之,远远的看着这支舰队,你会感到哀伤;近近的看一条战舰,你会偷偷抹眼泪。
可破破烂烂的二十条复仇者级和三十艘三体运输舰组成的快速舰队,居然再次出发,他们从开普敦一路向着西南,高呼着“我们是害虫!专门吃烟草和甘蔗!”,穿越浩瀚的大西洋,向着加勒比海一路狂飙猛进。
海风卷着浪沫,拍在复仇者级“海狼号”的甲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牛野一手按着腰间的双管短枪,一手撑着船舷,目光越过起伏的波涛,望向遥远的西方。
海风送来的不只是潮湿的气息,还有欧洲大陆传来的战报——英国佬和法国佬正隔着海峡打得你死我活,此刻英国佬就是没有牙齿的老虎,最多是一只大猫咪。这个消息像一团火,瞬间点燃了牛野心底的野心和贪念。
“英国佬的那些加勒比海殖民地,这下该成没人看守的肥肉了。”他低声自语,嘴角渐渐勾起一抹傻傻的笑。
牙买加的蔗糖、巴巴多斯的棉花和烟草、还有那些藏在港口里总督府的金银……若是趁着这乱劲,把这些地盘一股脑打包拿下,往后这片海域,谁还敢不叫他一声“牛爷”?
想到这儿,压抑不住的狂喜从喉咙里冲出来,牛野猛地仰头,在空旷的甲板上放声大笑。笑声混着海浪的咆哮,在海天之间回荡,像一头嗅到猎物踪迹的猛兽,满是志在必得的张扬。
这次出海至少两个半月,打的都是一群土鸡瓦狗,手到擒来!
姚大人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哪个。。。牛野,我问你啊。如果英国佬的海军打赢了,会不会过来收拾我们?”
牛野想了想,肯定的说道:“肯定会,他们的殖民地都快被我们折腾完了,我感觉不收拾我们,他们也没啥人好收拾了!”
姚大人又看看周围的战舰,再次问道:“你觉着这些破烂能和英国佬对轰?”
牛野摇头,“轰个屁哦,看到英国的战列舰群老子肯定脚底抹油,溜起!”
姚大人疑惑了,“那我们去干嘛?”
牛野大义凛然的说道:“去打包仓库里的货物,打包总督府里面的银子,顺便组织一个临时政府收点保护费!能收多久,就多久?怎么,姚耀祖你有意见?! ”
姚大人摇头,他用伪装成迷妹的眼光,看着牛野,“下官对您的佩服,就像这大西洋的海水,滔滔不绝。能加入您指挥的第二舰队,是卑职毕生之荣幸,无上之荣光!”
牛野一脚踹来,姚耀祖拍马屁的时候,整个人都显得非常龌蹉。牛野实在搞不明白,大清水师如何容得下这么恶心的家伙?
这一路要跑四十天,闲着也是闲着,大家开始讨论如何通过灯语传递复杂的意思。
以前的灯语很简单,“跟着我”,“横队”,“纵队”,“双纵队”,“双横队”,“雁行”,“炮击”,“扯呼”,“燃烧弹”,“爆炸弹”,“实心穿甲弹”
好了!就是这几个,用四种不同颜色的灯笼的表示。
但牛野觉得这玩意太沙壁,不能聊天很没意思。
于是,一群海军军官聚在一起琢磨怎么通过灯语聊天。
最后这群货,挑出一千个字,做成十张十行十列的文字表。
用四列灯表示,“第一列表示第几张纸,第二列表示第几行,第三列表示第几列,第四列代表后面是否还有字,或者一个终止符号!”
然后,姚耀祖在第二条战舰上,兴奋的遥看旗舰上灯语。
然后。。。他开始查表。。。。
第一个字是:“有”
第二个字是:“烟”
第三个字是:“吗”
姚耀祖气的七窍生烟,“有烟吗?”,他骂道:“玛德!”
然后,姚大人开始思考该怎么正经的发个信息过去,他在一本正经的思考,可他身后的军官立刻把这两个字快速发了出去。
然后,对面的牛野看到了,破口大骂,“姚耀祖,你个王八蛋!”,这货右脚踩着船舷气呼呼的看着远处的海船。
身后的军官立刻把灯语发了出去。。。
姚耀祖又看到了,暴跳如雷,“牛野,你个大傻子!”
周边所有的船全都在围观灯语,看的是目瞪口呆啊!第一次通讯,两条船不停在对骂对骂!
郑一娘一挥手,说道:“发灯语,骂他们两条船,一对沙壁!”
肖万里也下令,“发灯语让他们正经点!丢死个人了!”
然后。。。矛盾在蔓延,从两条船开始,蔓延到整个船队。这群货们,骂了整整一天,嗯,到了夜里还在骂!
幸好,只有一千字!
但这绝对是一个极其有效的灯语学习方式,现在为了骂的快,灯语员现在挂灯骂人根本不用查表!
往后七天,这群货完全精通一千字,有些船员平常学认字不好太难,现在七天就能认一千字,效率奇高!
换着方法骂,各种奇葩的骂,比如:“龟鸟王八”,
嗯,意思是,“龟蛋,鸟蛋,王八蛋!”
总之,为了骂人快速,这群货还把表格纸改了改,字的下面就是四个数字,就是每列挂几个灯。
长官一开口,身后的副官飞速查表,然后就大喊数字,高处挂灯手发信号的速度不要太快!
在向后,牛野他们骂累了,各自回船休息了。可在他们的睡梦里,几十条船的船员为了丰富词汇量,开始扩展灯语灯语表。
这些船员玩的不要太兴奋,灯语再次扩展一列,字数扩展到四千字以上,总之,各种方言都能完整表达!还有。。。表情符,第一个居然是“吐舌头”!
然后,这群船员还把灯语表扩展到了锣鼓语言。
嗯,开始传信是三声锣,结束也是三声锣。
比如数字“一,三,三,六,七”
那就是“三声锣,一声鼓,一声锣,三声鼓,一声锣,三声鼓,一声锣,六声鼓,一声锣,七声鼓。。。”
最后如果是三声锣,代表结束!
如果是两声锣,代表后面还有字哦!
又搞了两天,牛野被锣鼓给敲晕了,大喊:“给老子发灯语,从现在开始!谁也不准再骂人了!谁她娘再搞,罚一两银子!”
接着,姚大人的船发来信息,“操,老子有银子,来啊!”
这一天,姚耀祖和牛野两人都出了一百两银子。。。
但这一路有了灯语,补给变得非常有效率,可以精确指定哪一条运输舰补给什么东西,这样补给舰可以在靠上去之前,就在甲板上准备好物品。
马祖军的补给非常有意思,他们改装了龙门吊。
两条船先是并行航行,然后重弩手将一三根细绳用重弩射到对面的大挡板上。
然后,对面的船员拉过粗麻绳挂上龙门吊的横向滑轮组,然后把货物用箩筐把补给物品挂上麻绳,然后三组龙门吊开始同步送补给物过去。
但对于煤这样大型物品补给,那就直接用百吨三体小船在两个船之间直接摆渡,直接靠上船慢慢搬运。
马祖军的三体运输舰有一个奇葩的本事,嗯,只有三体运输舰有这个极其奇葩,极其牛皮的本事!
你要是问是啥!
那就是两边连接浮筒的横向甲板上,中间留有通道,左右种着一条条小蔬菜!
牛野他们为了解决维生素问题,特意让运输舰可以种点小蔬菜,其实就是解决嘴馋的问题。
碰到暴风雨,这些船员会用木板把这一条条小蔬菜的土壤槽盖起来,这群货都是吃货,对于这些蔬菜爱护有加。
他们用蒸汽机蒸发海水,搞来淡水,现在淡水根本用不完。
你们可以想象吗?这群货能在海上吃鱼肉小火锅,还能烫小青菜,不要太爽!
那铜火锅也很特别,很深,要用长筷子送进去烫青菜。
到现在,牛野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外国佬吃鱼要浇上柠檬汁!因为柠檬可以在船上放很久,用柠檬可以补充维生素,而且西洋船员也穷,柠檬便宜,他们在用柠檬盖住鱼的腥味。
怎么说?像是我们用姜和葱去腥一样!总之,这就是西方的吃鱼方式的来源!
牛野他们大多数吃的其实是咸鱼,新鲜海鱼可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大海也很有意思,大海大多数地方其实是没有鱼群的,千万不要认为你扔个网就能捞上鱼来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七成有余,浩瀚无垠,一望无际。然而,这片蔚蓝的世界里,鱼群密集之处却如沙漠中的绿洲,寥寥可数。
鱼群聚集之地,首推寒暖流交汇之所。冷暖水相遇,如两军对垒,激起无数漩涡与上升流,将深海的营养物质裹挟至表层。浮游生物遂如春草般疯长,小鱼小虾得以饱食,大鱼便追踪而至。纽芬兰大浅滩便是这般所在,每逢春夏,鳕鱼群集,渔船如蚁附膻。
其次是大陆架边缘。此处海水不深不浅,阳光能透入,又兼有陆地径流带来的丰富养分。珊瑚礁更是一等一的鱼群乐园,虽只占海洋面积不足千分之一,却养育着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种。五颜六色的鱼儿穿梭其间,俨然一座流动的水下花园。
再者是上升流区域。秘鲁寒流沿岸,冷水上涌,带来磷酸盐与硝酸盐,滋养出世界着名的秘鲁渔场。鱼群在此繁殖生长,形成庞大的食物链,连海鸟也成群结队而来。
大河奔流入海,与浩瀚的海洋相遇,在交界处形成一片独特的海域。这里既是淡水与咸水的交融之所,也是营养物质与能量的汇聚之地,往往孕育出丰饶的渔场。
当湍急的河水冲入平缓的海域,携带的泥沙与有机质在河口扩散。这些来自陆地的\"馈赠\"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为浮游生物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浮游植物迅速繁殖,形成巨大的\"海上草原\",进而支撑起整个食物链的基础。小鱼小虾以浮游生物为食,大鱼又追逐小鱼而来,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黄河口、长江口、密西西比河口、恒河口等世界着名河口,无不因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而成为天然渔场。以中国最大的河口渔场——舟山渔场为例,长江携带的巨量泥沙与台湾暖流、黄海冷水团在此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混合水团\",造就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盛况。
河海交汇处还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盐度的梯度变化创造了多样的微环境,既有适应淡水的物种,也有偏爱咸水的生物,更有能在咸淡水间自由切换的\"两栖\"物种。这种生态位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了生物的丰富程度。
而大洋深处,广袤无垠的中部海盆,除了偶尔游过的孤独巨兽,几乎是一片水下荒漠。那里既无庇护之所,亦乏食物来源,鱼群自然避而远之。
海洋虽大,鱼群的乐土却不多。正如陆地上肥沃的平原总是有限,深蓝世界中的生命绿洲,同样并不多。
有没有感觉出来?渔场是不是很像牧场,草原很大,可水草丰美的草原其实很少。
这两个文明在生存环境上,其实差异并不大,最早的海洋文明抢夺的都是渔场的聚集地。
如何判断文明的是否是海洋文明,那很简单,你看他们的首都离大海有多远,文明其实的聚集地,少于一百公里的都是海洋文明!
大陆文明往往会远离海岸,因为强盗往往会从大海过来,他们劫掠完就会很快从大海离开。
你看着和游牧文明是不是又很像?
这两种文明在骨子里其实是相通的!
你可能会觉得,怎么可以把野蛮的游牧文明和发达的海洋文明对比?
我想说,曾经的游牧文明在漫长到底岁月里死死地压制着海洋文明!
从东方向西方迁移的任何一个东方游牧民族,都能横扫那些海洋文明,例如匈奴的西征,例如突厥人的西进,例如蒙古人的西征。
这一波波游牧民族隔着数百年,只要推一波过去,海洋文明立刻歇菜!
除了第三波的蒙古,前两波都是被汉人揍得活不下去才跑路的,可一群流浪的游牧文明,一到了西方立刻变身为奥特曼,战马奔腾,弯弓射箭,横扫一切。
从有人类的历史而言,如果文明真的有等级,汉人的文明绝对是最恐怖的存在。
在东方混不下去的文明只要向西走,那就是一个大bug!
大月氏,建立了贵霜帝国统治中亚和印度北部,曾经和汉,安息和罗马,并称世界四强!
罗马人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若是没有靠阴谋搞死阿提拉,匈奴人会把罗马灭国!
突厥人直接搞出了一个奥斯曼帝国,从亚洲打到欧洲,直接搞死最后的罗马。
在整个人类五千年历史上来看,东亚是地狱级难度,中亚是国王级难度,而欧洲是。。。菜鸟级难度。
如果,马其顿的历史是真的,那么他们一次能出动最大的军队人数大约在四万人,然后这四万人能够横扫地中海和中亚!
马其顿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1世纪)中国古代战争的规模十倍于马其顿。
马其顿帝国(公元前336年-公元前323年)处于中国战国中后期至秦朝初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战争的规模呈现“常备军有限、动员兵力庞大”的特点,核心是征兵制下的全民动员与战略要地的集中投入。
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21年):诸侯国之间的“十万级”常规战争那是常态!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韩、赵、魏)均实行普遍征兵制,各国可动员的兵力多为20万-50万(如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常备军约10万,战时可动员至30万-50万;楚国在灭越国后,兵力达60万以上)。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为争夺上党地区展开决战,秦昭襄王征调河内地区15岁以上男丁(约60万),赵国亦动员45万兵力,双方合计超100万(此为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但实际参战兵力可能因后勤限制略少)。
邯郸之战(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联合魏国、楚国救援,三国总兵力约50万-60万。
秦灭楚之战(公元前224年-公元前223年):秦国派王翦率60万大军(占秦国总人口的1\/10),楚国亦动员40万兵力,最终秦军获胜。
这些战役的兵力规模虽大,但实际投入一线作战的兵力约为总数的1\/3-1\/2(如长平之战中,秦军实际参战兵力约30万-40万,赵军约20万-30万),其余为后勤、民夫等辅助人员。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与军功爵制,进一步强化了对人口的动员能力。秦始皇时期,秦国总人口约2000万-3000万,理论上可动员100万-150万兵力(占人口的5%-7%),但实际用于对外战争的兵力多为30万-50万(如北击匈奴的“蒙恬军团”约30万,南征百越的“任嚣、赵佗军团”约50万)。
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含步兵、骑兵、车兵),击败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
南征百越(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率50万大军(含中原士兵与南越降卒),征服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郡。
与马其顿帝国(以马其顿方阵为核心,单次战役兵力约4万左右)相比,中国古代战争的规模十倍于马其顿,单次战役可达数十万至百万。
这是一个难度级别吗?
可惜,大汉以后,汉文明在科技和对外扩张上,整个文明都睡着了!
儒家对于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评价都不高,这两位帝王代表着外向,代表着开疆拓土,代表着刚强!
而儒家的学说,在贬低这两个帝王,他们更趋向于文景之治。
这个文明如果换一个学说,无论是法家,墨家,兵家,哪怕是阴阳家的学说,国运都将不同!
汉武帝这个强悍的帝王,却选择了一个会在后世不怎么待见他的学说,这真的有意思!
牛野其实根本就没有读过什么儒家的学说,他在做的,其实是用墨家比如《天工开物》和兵家比如《纪效新书》的学说来改变整个文明的根骨。
三字经讲的其实有儒家,可后面两本那就是另外两种对待世界的不同看法。
牛野带着这群货,一路骂骂咧咧,终于在八月下旬抵达了加勒比海,可牛野他们傻眼了!
这世界上,牛野觉得自己挺无耻了,可当他看到美国国旗时,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高尚。
是的,美国佬动手了!拥有一千万人口,慢慢开始拥有制造业的美国,他们的门罗总统在一个月前下达了对英国宣战的命令。
美国人在加勒比海大打出手,抢占了英国佬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还兵进加拿大,开始抢夺加拿大的领土。
加拿大以前有英国佬撑腰,现在完全无法获得英国支援,他们在苦苦支撑。
牛野看着那群美国佬破口大骂,可现在他还没想过和美国佬开战,
这货只能挑那些屁眼大的,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东北部,其附近群岛,如马提尼克、瓜德罗普、圣卢西亚、安提瓜等。
跑了四十五天,打下一群屁眼大的小岛,把第二舰队气个半死,从此第二舰队对于美国佬,就埋下了“恨意”。
他们总有一种荒谬的感觉,感觉美国佬不是抢了英国佬,而是“抢了”第二舰队的大生意!
牛野在这些海岛上都留下一百驻军和几门大炮,另外在多米尼克修建了一个一个小船厂维修留下来的五条复仇者级战舰和五条三体运输舰。
大部队在八月底再次两手空空的返回开普敦,一群傻子白跑一趟。
回去的灯语变了,一路都在骂美国佬“无耻”,他们从不检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