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光引
剧本类型
历史轻喜剧
核心设定
“工艺门”(江湖戏称“宫束班”)是一群身怀绝技却不善言辞、行事笨拙的工匠团体,掌门“铁憨憨”(本名李阿福,因常年打铁手上老茧厚如铁,又总犯迷糊得名)带着三位弟子,怀揣着改良版明光铠制作图谱,历经波折来到长安,立志将顶尖铠甲工艺传授给唐军工匠,却因“憨直”属性闹出诸多笑话,最终凭真本事赢得认可。
人物表
1. 铁憨憨:男,45岁,工艺门掌门,明光铠改良者。精通金属锻造、甲片编缀,手上布满老茧,说话结巴,一紧张就摸后脑勺,认死理,对“工艺误差”零容忍,生活里却总丢三落四。
2. 木讷讷:男,22岁,大弟子,擅长甲片打磨与淬火。性格内向,只会埋头干活,别人问话半天憋出一个字,唯独聊“覆土烧刃”时能说几句,一激动就手抖(但干活时手稳如秤)。
3. 火燎燎:女,20岁,二弟子,精通金属冶炼与材料配比。脾气急躁,说话像放炮,容易跟人起争执,但对铁憨憨言听计从,最见不得人糟蹋好材料,随身带个小秤,称材料精确到克。
4. 水滴滴:男,19岁,三弟子,擅长铠甲组装与结构优化。心思细腻,观察力强,却有“选择困难症”,选工具要纠结半天,组装甲片时却快得惊人,能记住每片甲片的位置。
5. 王都尉:男,38岁,长安禁军甲胄营都尉。武将出身,性格豪爽,重视实用,起初对“江湖工匠”持怀疑态度,说话直来直去,爱用“能不能打”衡量工艺好坏。
6. 赵匠头:男,50岁,甲胄营老工匠。经验丰富,固守传统工艺,觉得“江湖门派”的方法是“旁门左道”,爱摆老资格,总跟火燎燎抬杠。
7. 小兵甲\/乙:甲胄营士兵,负责打杂、传递消息,偶尔吐槽“宫束班”的“憨操作”。
第一幕:长安城外“憨”入境
场景1:长安东城门,日,外
【城门人流涌动,商贩叫卖声、车马声交织。铁憨憨背着一个大木箱,箱子上贴着“明光铠·工艺门”的纸条,走得跌跌撞撞。木讷讷跟在后面,怀里抱着一摞打磨工具,脸憋得通红,不敢抬头看路人。火燎燎扛着一袋铁矿石,时不时停下来跟小贩争执“秤不准”,水滴滴拎着三个小布包,站在岔路口纠结该走左边还是右边。】
小兵甲:(拦住几人,手按腰间佩刀)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这箱子里装的什么?
铁憨憨:(紧张地摸后脑勺,说话结巴)我、我们是……工艺门的,来、来给禁军……送、送“明光铠”工艺的。
火燎燎:(把矿石袋往地上一放,嗓门拔高)你这兵爷怎么说话呢?我们是来传授手艺的!这矿石是上好的镔铁,少一钱都炼不出好甲片!
小兵乙:(凑过来打量木讷讷怀里的工具)哟,还带这么多锤子、锉刀,莫不是来捣乱的吧?
水滴滴:(小声嘀咕)左边人少,右边离甲胄营近……走左边还是右边呢?
【铁憨憨急得满头汗,伸手去摸怀里的“引荐信”,却摸出一把小锤子,又掏了掏,掏出一块没打磨完的甲片,最后从鞋底摸出皱巴巴的信。】
铁憨憨:(举着信,手还在抖)你、你们看,这是并州节度使写的引荐信,错、错不了!
【小兵甲接过信,翻来覆去看了半天,递给刚路过的王都尉。】
王都尉:(扫了一眼信,又打量几人,嘴角撇了撇)工艺门?没听过。长安甲胄营的工匠都是老手,还用得着你们这些“江湖人”来教?
火燎燎:(急得跳脚)你这将军怎么瞧不起人!我们掌门改良的明光铠,比你们现在的甲胄轻三成,防护力还强一倍!不信我们当场试!
铁憨憨:(拉了拉火燎燎的衣角,小声说)别、别冲动,讲、讲道理。
王都尉:(挑眉)哦?还敢叫板?行,跟我回甲胄营,要是真有本事,我亲自给你们赔罪;要是没本事,可别怪我把你们赶出去!
【几人跟着王都尉往甲胄营走,水滴滴还在纠结“刚才该走左边还是右边”,木讷讷不小心撞到柱子,怀里的工具掉了一地,铁憨憨的木箱蹭到墙,掉出几片甲片,引得路人围观。】
第二幕:甲胄营里“憨”试艺
场景2:甲胄营锻造房,日,内
【锻造房里烟雾缭绕,十几个工匠围着铁砧打铁,叮叮当当的声音震耳欲聋。赵匠头正拿着一片甲片跟徒弟讲解,看到王都尉带几人进来,放下工具,抱臂站在一旁。】
赵匠头:(斜眼看着铁憨憨)王都尉,这就是您说的“江湖工匠”?我看这掌门连路都走不稳,还能造明光铠?
火燎燎:(撸起袖子就要上前)你这老头怎么说话呢!我们掌门打了三十年铁,你打的甲片,误差超了半分,还好意思说别人?
赵匠头:(气得吹胡子瞪眼)你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明光铠的甲片要厚三分才够结实,你懂个屁的锻造!
王都尉:(摆手打断)行了行了,别吵了。要证明本事,就现场做一片甲片,跟我们的比一比。赵匠头,你让人准备材料。
【工匠们搬来生铁、煤炭、锻造工具,围出一块空地。铁憨憨深吸一口气,走到铁砧前,却发现忘了带“覆土配方”,急得团团转。】
铁憨憨:糟、糟了!覆、覆土的黄泥和炭灰配比……我、我记在纸上,忘、忘在客栈了!
水滴滴:(从布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小声说)掌门,我、我怕您忘带,就抄了一张,放在第三个布包的第二层里。
铁憨憨:(拍了拍水滴滴的肩膀,激动得结巴更严重)好、好小子,没、没白教你!
【火燎燎拿出小秤,开始称黄泥、炭灰、盐,每称一次都报数:“黄泥五两二钱,炭灰三两一钱,盐一钱五厘,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赵匠头在一旁冷笑,让徒弟按“老方法”也做一片甲片。】
木讷讷:(拿起铁锤,眼神瞬间变亮)掌门,火、火候到了。
【铁憨憨点头,将生铁放入熔炉,火燎燎蹲在炉边,时不时添一点煤炭,嘴里念叨:“温度要到一千三百度,差十度都炼不出好钢!”木讷讷站在一旁,手里的铁锤举着,等铁憨憨点头,立马落下,每一下都精准砸在甲片边缘,火花溅了一脸也不躲。】
赵匠头的徒弟:(偷偷跟赵匠头说)师傅,他们这锤法好像不一样,比我们的密多了。
赵匠头:(嘴硬)花架子!甲片要的是结实,不是锤印多!
【半个时辰后,两片甲片冷却。铁憨憨的甲片泛着青黑色,表面光滑,没有一点瑕疵;赵匠头徒弟的甲片边缘有些变形,表面还有细小的裂纹。】
王都尉:(拿起两片甲片,用刀划了划,铁憨憨的甲片只留下一道浅痕,另一篇却划开一道口子)这……还真不一样!
赵匠头:(不服气)这只是甲片!明光铠最难的是编缀,两千多片甲片,少一片都不行,他们未必能编好!
水滴滴:(突然开口,语速变快)编缀要用“鱼鳞扣”,每片甲片间距要一厘,左边第三片甲片要比旁边的厚半分,用来防护肋下……我记下来了。
【水滴滴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上面画满了甲片编缀的图纸,每片甲片都标了编号。赵匠头凑过去看,眼睛越睁越大,嘴里念叨:“这、这编缀方法,比我们的省料还结实……”】
第三幕:“憨”传艺闹笑话
场景3:甲胄营训练场,日,外
【王都尉让人搬来两套铠甲,一套是甲胄营现有的明光铠,一套是铁憨憨几人连夜赶制的改良版。两名士兵穿着铠甲,手持木剑对打。】
士兵甲:(穿着旧铠甲,打了一会儿就气喘吁吁)都尉,这甲太重了,胳膊都抬不起来!
士兵乙:(穿着改良版铠甲,动作灵活,挡住攻击后还能反击)哎?这甲怎么这么轻?还不硌得慌!
【王都尉大喜,拉着铁憨憨说:“李掌门,你们这工艺太神了!快把方法教给兄弟们!”】
场景4:甲胄营教学房,日,内
【十几名工匠围坐在桌前,铁憨憨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片甲片,紧张得话都说不完整。】
铁憨憨:这、这片甲片,要、要先锻打……然后覆土……烧、烧刃的时候,要、要注意火候……
【工匠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听懂。火燎燎看不下去,抢过甲片,大声说:“我来教!第一步,把生铁炼成钢,碳含量要控制在百分之零点八,多了脆,少了软!”】
工匠甲:(挠头)碳含量?啥是碳含量?
火燎燎:(急得拍桌子)就是烧的时候,煤炭别加太多!加太多碳就多了!
【木讷讷走到铁砧前,拿起铁锤,演示锻打手法,每锤下去都有节奏。工匠们跟着学,却总把甲片打变形。】
工匠乙:(沮丧)这锤法太难了,我手都酸了!
木讷讷:(憋了半天,吐出三个字)练、练一百次。
【水滴滴负责教编缀,却因为“选择困难症”闹了笑话——他拿着两根绳子,纠结了半天,问工匠:“用红绳还是绿绳?红绳结实,绿绳好系……”】
工匠丙:(无奈)李师傅,编缀用麻绳就行,不用这么讲究!
【铁憨憨看到大家学得慢,急得直跺脚,突然想到一个办法,让人搬来一口大缸,装满水,把烧红的甲片放进水里,“滋啦”一声,水蒸气冒起。】
铁憨憨:你、你们看,这、这是淬火!水、水温要控制在八十度,太、太高了甲片会裂……
【工匠们凑过去看,有人不小心碰倒了水缸,水洒了一地。铁憨憨吓得跳起来,却不小心踩在水上,摔了个四脚朝天,怀里的甲片掉了一地。】
【众人哈哈大笑,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赵匠头扶起因憨憨,笑着说:“李掌门,你这性子,还真是个‘憨人’!不过,这手艺是真的好。”】
第四幕:“憨”守艺赢人心
场景5:甲胄营锻造房,夜,内
【深夜,锻造房还亮着灯。铁憨憨几人还在忙碌,火燎燎在调整熔炉温度,木讷讷在打磨甲片,水滴滴在整理编缀图纸。王都尉和赵匠头走进来,手里拿着刚做好的铠甲。】
王都尉:(感慨)李掌门,兄弟们按你们教的方法,已经做出十套铠甲了!刚才试了试,比之前的强太多了!
赵匠头:(对着铁憨憨拱手)李掌门,之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你们这工艺,不仅实用,还能省不少材料,是真的为士兵着想。
铁憨憨:(不好意思地摸后脑勺,说话不结巴了)我、我们就是工匠,只、只想把好手艺传下去,让、让士兵们少流血。
【突然,小兵甲跑进来,急得满头大汗:“都尉!不好了!城外有突厥探子,还抢了我们的粮草!”】
王都尉:(脸色一变)什么?点兵!跟我出去看看!
火燎燎:(抓起一把铁锤)都尉,我们也去!我们做的铠甲,正好试试!
场景6:长安城外,夜,外
【突厥探子骑着马,手里拿着粮草,看到唐军赶来,立马拔刀反抗。唐军士兵穿着改良版明光铠,动作灵活,突厥人的刀砍在铠甲上,只留下一道痕迹,根本砍不穿。】
突厥探子:(惊讶)这是什么铠甲?怎么砍不动!
【铁憨憨几人跟在后面,木讷讷看到一名士兵的铠甲甲片松了,冲过去,三两下就重新编缀好;火燎燎捡起地上的断刀,看了一眼,说:“这刀钢不行,回去我给你们打几把好刀!”水滴滴则帮士兵调整铠甲的腰带,让他们更舒服。】
【很快,突厥探子被制服,粮草被夺回来。王都尉走到铁憨憨面前,郑重地拱手:“李掌门,多谢你们!你们不仅传了好手艺,还帮了大忙!”】
铁憨憨:(笑着说)这、这都是应该的。我、我们工艺门,以、以后就留在长安,把、把所有手艺都传给大家!
【月光下,唐军士兵围着铁憨憨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工艺细节,木讷讷在演示锻打,火燎燎在讲材料配比,水滴滴在画图纸,铁憨憨站在中间,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第五幕:尾声·明光耀长安
场景7:甲胄营广场,日,外
【半年后,甲胄营广场上摆满了改良版明光铠,唐军士兵穿着新铠甲,整齐地列队。皇帝派来的使者站在台上,宣读圣旨,封铁憨憨为“工部匠师”,工艺门为“皇家工艺坊”。】
使者:(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工艺门李阿福等人,改良明光铠,传精湛工艺,助唐军御敌,特封李阿福为工部匠师,统领皇家工艺坊,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
【铁憨憨几人跪在地上,接过圣旨。起身时,铁憨憨又不小心踩了自己的衣角,差点摔倒,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火燎燎:(小声对铁憨憨说)掌门,别紧张,以后我们就是“皇家工匠”了!
水滴滴:(手里拿着新的图纸)掌门,我又想了几种甲片编缀方法,我们再试试?
木讷讷:(点头)好、好!
【王都尉走过来,拍了拍铁憨憨的肩膀:“李匠师,以后长安的铠甲,就靠你们了!”】
铁憨憨:(坚定地说)您放心,我、我们工艺门,一、一定把最好的手艺传下去,让、让大唐的铠甲,亮、亮遍天下!
【阳光洒在广场上的明光铠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像一道道金色的屏障,守护着长安,守护着大唐。铁憨憨几人站在铠甲中间,虽然还是一副“憨样”,但眼神里满是对工艺的执着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