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府
时旭、时明、时希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哥,没想到那化学之祖真的是你啊”
时希就算是再怎么愚笨此时也该知道天幕上的这次的人物就是他的大哥时旭,更别说他还相当的聪慧,早已经从天幕所透露的蛛丝马迹之中早到这人就是他大兄的证据。
当然更没想到的是他居然也被天幕提及了,还和小皇帝一起改了大梁的律法。
其实他早在学习律法的时候就感觉到如今的大梁律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统一天下的大梁了。
而天幕从出现到如今都在叙说景帝时期的律法太过苛刻,更是激发了现在大梁百姓的矛盾。
而时明已经傻眼了,呆呆的。
“这绝对不是我!我怎么可能入赘?对我这等男儿而言入赘这么羞耻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去做?
好男儿,志在四方,成家立业,方为正道。
虽然那巴月是个奇女子,但我时明在此立誓,绝不可能丢我时家男儿的脸面做出入赘之事!”
时老二跳脚,怎么到老大老三都是建功立业,备受小皇帝赏识,怎么到自己就变成入赘,搞商业了?
这简直是太不符合他对自己定下的目标了,所以,这人绝对不会是他时老二。
时旭好笑的戳穿自家弟弟的虚张声势。
“你当初在看到巴月的实际的时候不还说她自信,强大,是世间少有之奇女子,对她欣赏的很。
怎么?看不上你未来的妻子?”
“大哥!巴月乃是皇商之首,位列昭勋阁,我我怎么可能会看不上呢,只不过,只不过,这这入赘之事”
时明大声反驳时旭的话,又是带着点扭扭捏捏的。
入赘自古以来都是贫穷家子弟入赘,还从来没有富家男儿入赘的,更别说还是个聪慧有才有本事的子弟入赘别家去。
入赘代表着这个男子无用,没有能力。
“想那么多做什么?那巴月是家中独女,自然是不可能外嫁的,至于时家传承,爹生的儿子不少。
孝顺的儿子这不,你面前就有一个。
有能力有实力还有钱还长得美的女子堪称完美,你不想有的是人想,再者这天幕出现都改变了一些走向。
巴月能不能看上你还不一定呢”
时旭那不愧是在大梁反迷信第一人,思想境界也不是一般的开阔。
几句话就把时明刀的不成样子了。
是啊,虽然天幕上的那个他是嫁给了巴月,但现在的他又没有嫁给巴月。
而且巴月那么有实力,可是是昭勋阁二十八侯之一,还有钱,长的还好看,还……(此处省略一万字)
优点那么多,而他呢,只不过是平平无奇的时大人家的二公子罢了。
怎么感觉有点配不上了?
时明砸吧两下,竟然感觉自己没啥优点?
“大哥,你觉得,我有哪些优点?”
别说时明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还真的把时旭问住了。
“大哥~”瞅着犹犹豫豫的大哥,难不成他时明没有一点优点的吗!
“弟虽幼,尚知反观己身,殊为可嘉”
时明这才高兴起来。
时旭看着弟弟的模样沉思,其实他弟弟的赢面还挺大的。
首先他敢于入赘,这点就已经打败了百分之七十的竞争者。
其次他聪慧,俊美,有才,打败百分之八十五的竞争者。
最后就他的身份时大人的第二子,大族官宦家庭,打败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竞争者。
当然第一点和第三点尤为重要。
至于剩下的感情,感情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笑的东西。
所以,时旭的目光落在三弟身上,眼神中的意思很是明显。
明希:“……”
爹,快来看大哥啊,你个瞎眼的,是怎么看出大哥乖巧懂事好学勤奋天真的?
天幕有句话他-还是非常赞同的,那就是他大哥和小皇帝一定非常聊得来,说不定还能成为知己。
表面装得有多么的乖巧,背面就有多少黑点子。
端的是一副“装”
那还真别说,至少大哥装的好,爹对大哥的印象就是一只小白兔,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出门都生怕大哥被别家的孩子给欺负了。
话说有人能欺负的到他大哥?
并且时老三表示对天幕上的时旭为了揭穿徐丰的真实面貌从而想在徐丰的领域中打败他这句话。
那还真的是一个字都不信!这是他大哥?这怕不是换了个人吧!艺术加工的也太面目全非了。
说不定他老爹这个时候正在跳脚,甚至想要穿越到天幕那边给徐丰捶死,怪他带坏他家的好大儿。
顺带着在心疼大哥一波,因为说白了大哥是为了老爹才想着打败徐丰,谁知道竟然迷上去了。
唉!
时老三感慨,看来家里面就我一个人靠谱,且看清楚整个家庭中的人。
他的目光落在已经思春了的时老二身上摇摇头,这个老二算是留不住了。
听着他嘴里的“巴月的优点,我的优点,巴月……我……”
萌发爱情意识的小屁孩啊~
时旭看了看两个弟弟,嘴角抽搐,继续看自己的书籍。
没错,他已经开始光明正大的学习阴阳之道了。
【虽然时旭是有点想要拜徐丰为师,但考虑到时大人的心情,决定不往他心尖上在插上一把刀了。
毕竟他都改学阴阳之道了,再拜时大人看不顺眼的徐丰为老师,怕是真的不想要回家,要在族谱上除名。
最终他还是拜了一位擅长阴阳之道的方士为师,好在他师父对于炼丹之术还有一些其他的阴阳之术的观念是与时旭相同的。
不然,时旭怕是想要大义灭亲。
从文帝登基之后,经历战乱,文帝便假借徐丰欺骗景帝,以长生之术哄骗金银财宝以及童男童女,实则是喂景帝吃毒药,景帝乃中毒而死。
至于景帝是不是中毒而死,这就有待商榷了,反正梁史上记载的是“帝磕数枚丹药而亡”
我觉得就是吃重金属吃的多了,然后就死了。
徐丰的事情倒是成了文帝手中的好刀,刀了不少人。
一时间方士可谓是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