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哼”秦泽对他老爹的态度稍稍的有点不满意,对他就是疾言厉色,狂风暴雨,对其他人都是“和颜悦色”的,这差别也太大了点吧。
景帝又是下手给秦泽来一下,这小屁孩怎么回事?哼哼唧唧的,着实不像话。
“唉,心累,就秦泽这个样子什么时候才能成长成为天幕那个可靠的文帝?怎么感觉这么不放心呢?”
景帝确确实实多少有点不放心,毕竟天幕出现,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人是由多方面的经历组成的。
至于那邓后怕是已经被天幕这个小蝴蝶给扇没了,当景帝派人去调查邓家的消息,谁知道邓家一点远见都没有。
那个孩子,怕是长不成天幕的样子了。
景帝的目光落在秦泽身上,他怕,他怕万一秦泽没有长成天幕中的样子,他家这偌大的江山,王朝该交给谁?
都说三岁看老,他是真的没看出秦泽还有当明君的潜质,其实对于这些个皇子他就没有一个满意的。
也就老大,做个守成之君还是可行的。
“切,父皇你这是小瞧我了”秦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感觉父皇在杞人忧天。
难不成父皇他这个老登又不想要将皇位传给我了?
秦泽瞅瞅景帝,又看到景帝的注意力始终是落在大皇子身上,那目光带着惋惜,带着痛心,很是复杂,心中不免的有点酸涩。
“果然大皇兄才是父皇认定的下一任皇位继承人,就算是我已经被封为太子了”
但太子这玩意又不是真的坐上皇位了,历代的太子多的是没有登上皇位的。
脑袋的想法越来越偏,秦泽的眼中划过一丝暗芒。
“我已经是太子了,自古以来太子就没有好下场过,天幕的出现,推动着我只能向前,没有任何的退路。
如果父皇真有这样的想法,那我也不介意学一学成祖,来个奉天靖难。
世民无长兄,朱棣无大侄,而我秦泽也将无兄弟。
唉,我真的不想啊,不想死,只能死的是其他人了”
景帝:“???”
啥情况他不就是感慨一下,怎么感觉秦泽这小子好像要黑化了一样?跟头凶狠的恶狼般盯着大皇子。
这倒是秦泽头一次露出如此锋芒的情绪,小小的身影渐渐的与天幕上的文帝重合。
在场的人丝毫不怀疑,一旦他们有任何的异动,这人绝对会杀掉他们的。
皇子们都僵硬不敢动,那清晰而明显的杀意是如此的强烈,转瞬即逝,又好像是错觉一般,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的有种直觉感受到生命受到威胁。
“你这臭小子,想什么东西呢?”
秦泽看着迎面而来的大手,直接一个闪身躲在徐青后面,关键是徐青这小身板完全藏不住秦泽这大块头。
即便是面对着景帝,徐青却仍旧站着不动,双手张开护着秦泽。
景帝无语,莫名的感觉自己好像被卷进去什么苦情剧情中?
比如什么阻挡他们相亲相爱的老丈人的幻视感,真的是恐怖的剧情啊。
“这小子心思重!唉”
景帝有点后悔没对秦泽投入更多的关注,他时常能感受到秦泽投向他的目光中带着敬仰,但和其他人的目光却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其他皇子:“这关注度还不够多?我们才是真正的小白菜地里黄吧?”)
【“真是一群难缠的老家伙啊,老了老了,还要给我添点堵”
“陛下,刘家主有当年赐死先大皇子的先帝所亲笔所写的遗诏,据说还知道当年先帝传位于大皇子的圣旨,乃是刘太傅告知的,他们想要以此换取全家的性命”
赵京恭敬的站在文帝旁边,心中却溢满了对刘家的恶意,这刘家果然是欺软怕硬之辈。
这倒是让文帝久违的想起刘太傅,对于刘太傅而言只有大皇子是他的亲亲弟子,其他的皇子不过是他的学生。
当年大皇子被贬边关,刘太傅也跟着去给大皇子持续的洗脑了半年,反正就是不向景帝低头,和景帝硬抗到底。
刘太傅满意的得到大皇子的答案之后,回到长安,毕竟要有人替着大皇子守长安,免得某个不长眼的得到了陛下的青睐。
“当年要不是刘太傅,这皇位怕是早就换了个人,这我可得好好的感谢刘太傅啊。
王相不是说父皇没来及写遗诏或是立下继承人的圣旨?看来父皇也不是那么的相信王相啊,还防着一手的”
文帝最是看不惯刘太傅这种儒生,不过当年大皇兄居然对父皇要赐死他一点没有异议吗?
包括现在大皇子的孩子都还活得好好的,安安全全的长大,毕竟大皇子虽说是景帝中意的继承人,但至始至终都缺少一个确定的名分。
不是太子!
所以他的孩子也是没有资格参与皇位继承中来的。
“倒是没想到父皇还留了一手”】
{???圣旨?啥意思?所以,大皇子才应该是景帝死后的继承人?}
{其实就算是没有圣旨也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那也是大皇子,不过就大皇子死的有点快}
{不是,前面不是说景帝没有留下遗诏吗?这是哪里冒出来的?梁史也没有啊?野史吧}
{梁史上确实没有记载,但好多出土的资料都写的有景帝确有立下大皇子为大梁下一任继承人的圣旨}
{最重要的是后面的事情足以佐证这点,证实这件事是真的}
{要不是刘太傅回长安了,大皇子还真不一定死}
{想多了,刘太傅回长安是一定的,他又不是武将,不可能让他一个文臣在边关待那么多年的。
而且就算景帝同意,刘太傅自己也不能同意啊}
{只有我关注老刘居然这么厉害吗?王相都不知道的事情,他居然知道啊}
{王相和大皇子就法儒有相当大的矛盾,不然也不会搞死大皇子,扶持文帝上位了。
而刘太傅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完完全全站在大皇子这一边的}
王相一脸的不可置信,恍恍惚惚望着前面那道高大的身影。
这事陛下居然瞒着我?
再瞅瞅其他人也是吃惊的模样,本以为没有遗诏,结果冒出来个,这简直是要给大梁搅的天翻地乱。
景帝沉默,未来他还真的有可能干这事。
毕竟如今得他已经四十二岁了,年纪不小了。
为了以防万一,他遭遇不测,大皇子能够顺利登基。
谁曾想他还真的突然就死了?当然大皇子也没登基为帝。
至于为什么不先册立大皇子为太子怕不是因为大皇子一直和他对着干,两人的治国理念完全不同。
但大皇子又确实是所有皇子中最适合当皇帝的(天幕前)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能力。
再者直接册立太子可能会引发权力斗争、大梁好不容易刚稳定下来,上层人士可不能陷入权力斗争之中。
毕竟就他的这些个皇子而言,谁背后还没点势力了?
至于这事为何只有刘太傅知道,那当然是因为景帝一点都不怀疑刘太傅会藏匿圣旨,刘家与大皇子绑定的很深。
总之,出于种种原因这道圣旨被藏匿,没想到竟然成了个野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