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兖州府郊外的官道上,一支绵延数里的流民队伍正缓缓前行。男女老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推着破旧的独轮车,有的背着半大的孩子,寒风中不时传来孩童的啼哭与老人的咳嗽声。队伍最前方,两名山东士兵手持长枪引路,他们身后的旗帜上写着“兖州流民安置点”七个大字——这是登莱情报局打探到的第三批流民,从河南逃荒而来,足足有八千余人。

消息传到都指挥使府时,王巢正在查看军工坊的配件生产进度。当沈文将流民的数量、来源与现状禀报给他时,王巢放下手中的图纸,眉头紧紧皱起:“入冬才一个月,就来了三批流民,照这个趋势,到明年开春,山东境内的流民怕是要突破五万人。若是安置不好,不仅会消耗粮食储备,还可能引发骚乱,之前青州的粮荒就是教训。”

其实,自崇祯十年起,山东就陆续接收流民——有的是从受后金侵扰的辽东逃来,有的是从遭遇旱灾的河南、陕西迁来。此前王巢虽在登莱、济南设立了临时安置点,但多是“只管温饱,不管长远”,流民们靠官府发放的救济粮度日,一旦救济中断,便会四处游荡,给地方治安带来隐患。如今流民数量激增,临时安置已难以为继,必须推出更系统的政策。

次日清晨,王巢召集各府官员、军队将领与户部主事,在都指挥使府召开“流民安置专题会议”。议事厅内,墙上挂着山东地图,地图上用绿色标注着荒地分布——兖州、沂州两地因靠近山区,有大片未开垦的荒地,且临近黄河支流,水源充足,是理想的屯田之地。

“流民安置的核心,是让他们‘有地种、有饭吃、能安居’,而不是靠官府救济度日。”王巢手指指向地图上的兖州、沂州区域,语气坚定,“我决定推行‘流民屯田制’,将境内所有流民集中安置到这两地,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按户分地,每户流民分五亩荒地,由官府统一丈量划分,立下地契,确保流民有长期耕种的保障;第二步,提供生产物资,官府为每户发放种子二斗、农具一套——包括锄头、镰刀、犁铧,这些从登莱的官仓与铁匠坊调配;第三步,制定赋税优惠,前三年免缴任何赋税,第四年起按正常赋税标准的五成缴纳,让流民有足够的时间积累财富,扎根山东。”

“将军,这恐怕行不通!”兖州知府周志远立刻起身反对,“兖州的官仓粮食本就不多,若是给每户流民发种子、农具,再免三年赋税,官仓很快就会空了!而且流民成分复杂,万一有人拿到地契后转手卖掉,再去别处游荡,岂不是白费功夫?”

王巢早料到会有反对声,他从案下取出一份卷宗,递给周志远:“周知府,你先看看这份统计。情报局调查显示,流民中八成是农民,他们只是因为天灾人祸失去了土地,只要有地可种,没人愿意四处游荡。至于粮食与农具,登莱今年秋收丰收,官仓存有粮食五十万石,拿出十万石就能满足五万户流民的种子需求;军工坊近期打造了一批备用农具,正好可以调拨给流民,不会影响军队物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地契,我们会在上面注明‘五年内不得转卖’,由安置点的官吏定期核查,一旦发现转卖行为,立即收回土地,取消安置资格。同时,每户流民都要登记造册,记录姓名、籍贯、家庭人口,与当地里正绑定,里正负责监督流民的耕种情况,若有异动,及时上报。”

周志远接过卷宗,仔细翻看,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流民的构成、官仓的粮食储备、农具的数量,数据详实,逻辑清晰,他原本的疑虑渐渐消散,躬身道:“将军考虑周全,属下愿配合推行屯田制。”

解决了官员的顾虑,王巢又针对流民安置的细节做出安排:

- 安置点建设:在兖州、沂州的荒地旁修建简易村落,每村容纳五百户流民,村落内设置水井、粮仓、医疗点,由军队抽调士兵负责守卫与治安;

- 物资运输:利用新修复的登莱至兖州、兖州至沂州官道,组织马车运输种子与农具,每辆马车配备一名士兵护送,确保物资不被截留或抢夺;

- 技术指导:从登莱、济南抽调经验丰富的老农,前往安置点指导流民耕种,尤其是教授耐旱作物的种植方法——山东气候偏干旱,王巢特意从系统中兑换了“耐旱小麦”种子,产量比普通小麦高两成,适合荒地种植。

但王巢深知,仅靠“屯田制”还不够。流民初到陌生之地,不仅面临生产难题,还可能遇到疾病、邻里纠纷等生活问题,若是无人帮扶,很容易重新流离失所。为此,他提出设立“流民互助会”,由安置点的流民推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会长,官府派驻一名官吏协助,主要负责三项工作:

1. 生产互助:组织流民互帮互助,比如家中只有老人的流民,由邻里帮忙耕种;缺少耕牛的农户,几家联合共用一头耕牛,确保不误农时;

2. 生活帮扶:医疗点的郎中定期为流民义诊,免费发放治疗风寒、痢疾的药材;互助会收集流民的闲置物品,互通有无,解决衣物、工具短缺问题;

3. 纠纷调解:流民之间若发生土地纠纷、财物争执,由互助会会长与官吏共同调解,避免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秩序。

政策制定后,流民安置工作迅速启动。王巢亲自前往兖州的第一个安置点——“新民村”视察。此时的新民村,数十间土坯房已搭建完成,流民们正忙着清理荒地,有的挥舞锄头翻土,有的用木犁耕地,老农们在田间穿梭,手把手教流民辨认土壤、播种种子。村口的医疗点前,郎中正在为一名咳嗽的孩童诊治,旁边的粮仓里,士兵们正将一袋袋小麦种子搬到院内,准备分发给流民。

“老乡,分到地了吗?”王巢走到一名正在耕地的流民面前,笑着问道。这名流民名叫张老栓,从河南逃荒而来,家中有妻子与两个孩子,他放下锄头,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分到了!五亩地,还领了种子和锄头,前三年不用缴税,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官府!”他指着不远处的土坯房,“俺家就在那边,昨天刚把家收拾好,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了!”

在互助会的院子里,会长李大爷正组织流民分发衣物。他拿起一件打了补丁的棉衣,递给一名衣衫单薄的老人:“王大娘,这是隔壁张三家孩子穿不下的棉衣,您试试合不合身。天冷了,可别冻着。”老人接过棉衣,眼眶泛红:“多谢李大爷,多谢官府,要是在河南,俺早就冻饿而死了。”

王巢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倍感欣慰。他对身边的兖州知府周志远说:“你看,流民要的其实不多,只要给他们一块地、一个家,他们就会安心生活,为山东的发展出力。新民村只是开始,接下来要加快其他安置点的建设,争取在明年春耕前,让所有流民都能种上庄稼。”

但安置过程中也遇到了小插曲。沂州的一个安置点,几名流民因争夺一口水井的使用权发生争执,甚至动手打了起来。互助会会长调解无果,只能上报官府。王巢得知后,立刻派人前往处理——他没有惩罚争执的流民,而是让官吏在村落里再挖一口水井,同时召集所有流民开会,强调“互助”的重要性:“大家都是逃荒来的,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衬,若是为了一口水井打架,不仅误了耕种,还会让官府失望,以后谁还愿意帮你们?”流民们听后,纷纷低头认错,主动向对方道歉,此后再未发生类似纠纷。

为了确保流民安定,王巢还下令情报局加强对安置点的监控,一方面收集流民的反馈,及时调整政策——比如有的流民反映农具不够锋利,军工坊立刻派人前往打磨;另一方面防范外部势力渗透,比如后金可能派细作混入流民中挑拨离间,情报局的探子伪装成流民,暗中排查,确保安置点的安全。

时间转眼到了次年二月,山东的冰雪渐渐融化,安置点的流民们开始播种。此时,情报局传来统计数据:山东境内共安置流民五万三千余人,设立安置点十一个,流民安定率达九成以上——仅有不到五千人流离失所,其中大部分是不愿耕种、习惯游荡的懒汉,被军队遣送至边境的驿站,从事道路修缮工作,也算有了生计。

更令人振奋的是,兖州的新民村传来好消息:流民们种植的耐旱小麦已长出嫩绿的幼苗,长势喜人。张老栓特意带着妻子和孩子,到安置点的官吏面前报喜:“大人,您看俺家的麦子,长得比在河南时好太多了!今年秋收后,俺不仅能吃饱饭,还能给孩子添件新衣服!”

消息传到登莱,王巢正在与沈文商议明年的军饷筹备。沈文拿着流民安置的统计报告,笑着说:“将军,流民屯田制真是一举多得!不仅稳定了社会秩序,还开垦了二十余万亩荒地,明年秋收后,这些荒地能为官府增加至少十万石粮食,相当于半年的军饷储备!”

王巢点头道:“这只是开始。流民安定后,不仅能增加粮食产量,还能为军工坊、商铺提供劳动力——等明年小麦丰收,我们可以从流民中招募年轻力壮的男子,补充军工坊的工匠队伍,或者让他们参与道路修缮、驿站建设,既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又让流民有更多的收入来源。”

此时,窗外的阳光洒进议事厅,温暖而明亮。王巢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登莱港,海面上荷兰商船正在卸载硫磺,码头上的工人忙碌地搬运货物;近处的街道上,商贩们叫卖着商品,孩童们在巷口嬉戏,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他知道,流民安置政策的成功,不仅稳定了山东的社会秩序,更让百姓看到了希望——在这个战乱频发、天灾不断的时代,山东已成为一方净土,而这方净土,将是大明复兴的坚实基础。

三月初,崇祯皇帝收到了王巢关于流民安置的奏折。奏折中详细描述了屯田制的推行情况、流民的安定率、荒地的开垦面积,还附上了安置点的粮食长势图。崇祯看着奏折,不禁感叹:“王巢在山东,不仅能抵御后金,还能安抚流民,若是其他省份都能如此,朕何愁天下不安?”他当即下旨,嘉奖王巢“治政有方”,并令户部将山东的流民安置政策推广到其他省份——尽管最终因地方官员的懈怠未能落实,但山东的成功,已让王巢在朝廷中赢得了更多的认可与话语权。

而在兖州的新民村,张老栓正带着妻子在田间除草。春风拂过,麦苗轻轻摇曳,仿佛在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张老栓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望着眼前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感激:“俺这辈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地,有了安稳的家。以后俺要好好种地,让孩子读书,将来为山东出力,为朝廷出力!”

这便是王巢推行流民安置政策的初心——不仅要让流民安定下来,更要让他们成为山东发展的力量,成为大明复兴的火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流离失所的流民,将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繁衍,用双手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而山东,也将因他们的存在,变得更加稳定、强大。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重生归来后,大佬说他甘愿当替身亿万神豪靠缺德惊爆全球两张藏宝图穿书误入反派团我和反派师兄谈了成神风暴万域神芒天荒神域恋综后和死对头感情变质天行剑祖致我亲爱的探灵博主从为地虎侠正名开始陆总别求了,夫人已被宠上天名柯穿越:系统他们偏心安室透岁月如梦!我被逃婚的未婚夫带回家了大雍翻译官轻吻她替身死遁后,京圈大佬急疯了惊世女将:我的空间藏雄兵同时穿越:不吃牛肉养成系之小狼狗重生后,我把渣夫卖了一百万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太子只准我生娃,压力有些大!八零嫁绝嗣首长多胎后,全员破防重生:蛇蝎毒后浮沉一世是清欢丹仙重生,夺舍娇俏女掌柜诱她失控,小商总化身男妖精武魂之翼死在韩娱UMA合集天地日月神域败家王爷,富婆王妃穿书成女配:只为泡男二重生之摄政王妃太嚣张这个白猫有点坏修仙到处薅羊毛这末世过得也太滋润了!四合院的普通人生重生后中奖8亿怎么花重生之娇软小王妃我堂堂炮灰小师妹,贱一点怎么了崩坏:守梦的无想者姐姐你马甲掉了风水特卫局玩恐怖游戏吗?包对象的那种天灾:沃利贝尔日落无涯【刑侦】就打个篮球,却成了天选之子鬼片世界:正派的我,越走越歪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锦鲤弃妇:大吉大利,今日和离电霸厨娘小俏媳之带着全家致富穿越之农家老四失业后,我从位面交易开始致富绑定交换系统后,上交国家当首富阴阳秘术之鬼瞳重生后,将军嫂嫂想娶我你想抄家,问过我公主媳妇了吗?三国经销商迷局密说他爱上了土包子女生斗罗:开局教皇祭天穿越废物世子,开局申请发配边疆快穿:炮灰男配要翻身【娱乐圈】脸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末日穿六零的快乐生活戏仙记穿成反派儿子的亲女儿?开局融合巅峰雷阿伦,我单骑救主咸鱼被迫在修仙界搞内卷希腊神话:诸神宠儿四合院:万岁军退伍,掌权保卫处豪门弃妇被迫走红了全是孽缘男主绝嗣?她靠系统母凭子贵!那片天空那片云反派心尖黑月光假太监:皇后请排队,我是真忙不过来啊!年少情深:阎少的撩人甜妻不好追创世穷神揽青华鬼灭:我的哥哥是上弦和初始剑士是六眼,也是火红眼天剑之剑回到最初,我说我喜欢你小小夫君殇祭茅山道士传奇2在柯南世界里柯学开挂望川忘川她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我气运!纵横诸天:我能无限许愿!醉哑公子他偏要以下犯上死神之鬼差开局死亡缠绕,库里跟我学灌篮镜灵世界怀了死对头的崽后我跑路了绑定系统,农门长姐靠打人致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缅北之价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双人末日求生:杀神与花瓶校花我父亲是仙帝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鸿蒙动乾坤剑神叶枫快穿之和男神生宝宝夜半鬼语录护花仙尊:系统助我踏碎九天觉醒异能,众天骄被我折服!随机传送门:万界美人图鉴又更新两娃嗷嗷哭?随军!抱去找首长爸奥特:你说我哥怎么了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五姓嫡脉:躺赢大唐烬穹天灯塔求生:我的岛屿不是女儿岛!在暮色中停笔资本家媳妇儿凝脂明艳,首长心痒万古第一鼎爱你,原来不止今生欢不择陆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我靠天雷在诡异世界开宗立派高武:开局黑虎拳,砍翻乱世!亮剑:我打鬼子就有用不完的弹药官梯:从基层公务员到权势滔天小区公约第13条书穿76年成了被送回的胖假千金麋鹿领主重生仙帝只是我的小弟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民国,从军阀到横扫亚洲我,历史唯一仙!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穿越到五代十国当女帝绝命一枪:抗日风云录丛林本秩青灯照剑影全球岛主:开局抽到多子多福神雕:开局令东来,领悟浩然剑气综影视:小可怜我来宠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娱乐: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序列劫:洪荒碎星录平凡青云路僵约:开局编辑盘古基因娱乐:杨老板说我肾功能不错陨星武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