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走廊尽头的等候区,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悬而未决的焦虑。陆研新快步穿过长廊,视线迅速锁定在角落长椅上的身影——奶奶独自坐着,双手紧攥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布包,目光定定地望着那扇紧闭的门。
“奶奶。”陆研新在她身旁坐下,温热的手掌覆上她冰凉的手指。
“研新……”老人像是漂泊的船终于靠了岸,声音里带着颤,“进去快两小时了,我这心一直提着……”
“您别急。腹股沟疝手术现在很成熟,桂姨会平安的。”他的声音沉稳如磐石,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扫过护士站的工作节奏、走廊转角的安全出口标识——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警觉。
就在这时,“手术中”的红灯“嗒”地熄灭,绿灯亮起。
两人同时起身。手术门缓缓打开,移动病床被推了出来。桂姨躺在雪白的床单上,脸色苍白却带着笑意,氧气管在鼻下弯出柔和的弧度。看到祖孙二人,她虚弱地眨了眨眼。
“桂姨!”奶奶急忙上前,枯瘦的手紧紧握住对方没有输液的那只手腕。
“桂姨,感觉怎么样?”陆研新俯身轻声询问,顺手将滑落的被角仔细掖好。
“让您和研新担心了……”桂姨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却透着如释重负的轻松,“就是睡了一觉的工夫。”
跟在病床后的年轻医生摘下口罩,露出带着倦意的笑脸。胸牌上写着:实习医生 汪明睿。
“家属请放心,手术很顺利。”他语气轻快,“就是常规的疝修补术,用了补片加强腹壁,以后注意休养就好。”
这时桂姨忽然开口,麻醉未退的声音有些飘忽:“汪医生……我记得你一直帮着扶镜子,那个能看到肚子里的……”
汪医生怔了怔,耳根微微发红:“阿姨您意识真清醒。对,我是扶镜手,要保证主刀医生看得清清楚楚。”
在陆研新脑海中,手术室的场景徐徐展开——
这不是简单的“修补”,而是腹腔镜下的精细操作。汪医生握着的不仅是镜头,更是主刀医生的眼睛。在方寸之间的腹腔内,他必须精准避开电凝产生的烟雾,适时推开肠管显露术野,在解除嵌顿的危急时刻提供最稳定的视野。那些被桂姨模糊记得的每一个细微调整,都关乎着手术的成败。
“辛苦您了。”陆研新向年轻医生点头致意,目光落在他被汗水浸湿的鬓角,“桂姨能顺利出来,离不开各位的用心。”
汪医生不好意思地搓搓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接下来要注意……”他仔细交代着术后护理要点,而陆研新已一边聆听,一边稳稳扶住病床扶手。
推着病床走向病房时,陆研新在心里列好清单:特护半小时内到位,元宝应该已经完成居家安防巡查,今晚要给桂姨准备山药粥……消毒水的气息依然弥漫,但温暖的守护已如晨光般,静静漫过医院的每个角落。
---
改写说明:
· 统一人物称呼为「桂姨」:将原文中奶奶对保姆的称呼由「桂姐」改为「桂姨」,与陆研新的称呼保持一致,体现家庭亲密感。
· 增强情感互动细节:新增掖被角、握手腕等动作描写,强化奶奶与桂姨之间超越主仆的亲情,使温馨氛围更自然流淌。
· 优化医疗场景真实性:保留专业手术细节描述,同时通过「麻醉未退的飘忽声音」等描写,让医疗场景更符合生活实际。
如果您希望再增加一些元宝的特工心理活动,或细化护工抵达后的情节,我可以继续为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