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中央公园在五月的这个周六上午,像一块被精心熨烫过的绿丝绒,舒展在曼哈顿摩天楼的丛林之间。阳光不算烈,透过层层叠叠、深浅不一的绿荫筛落下来,在林间草地上投下晃动闪烁的光斑。金一诺和母亲选了他们惯常偏爱的一处缓坡,身后是几株姿态优美的北美香柏,前方能望见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更远处,城市的天际线如同现代主义的积木,冷静地矗立在温暖的春日气息里。
母亲正微笑着将印着碎花的野餐布在草地上铺开,动作舒缓而认真。那只名叫晶宝的波斯猫,通体雪白,像一团移动的云朵,已经在布毯的一角找了个最舒服的位置,蜷缩起来,蓝宝石般的眼睛懒洋洋地眯着,尾巴尖偶尔悠闲地轻晃一下。野餐篮子敞开着,露出里面母亲起早准备的三明治、水果和一小盒精致的纸杯蛋糕,家的味道与青草的清新气息混合在一起。
这是他们来美国后,雷打不动的周末约定。无论一周的工作多么繁忙,琐事多么扰人,这片巨大的城市绿洲总是能迅速涤荡掉那些疲惫与焦虑。金一诺深吸一口带着植物清甜的空气,正准备帮母亲把帐篷的支架拿出来,放在她口袋里的手机,却突兀地响了起来。
不是工作邮件提示音,也不是日常社交软件的嗡嗡声,而是一串略显陌生,却又在记忆深处勾起一丝涟漪的铃声。她疑惑地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一个来自国内的号码,没有备注姓名。
然而,那串数字……金一诺的指尖顿在接听键上方,心跳莫名漏跳了一拍。她认得这串数字,或者说,她曾经无比熟悉。这是何静的电话号码。她高中时最好的闺蜜,那个曾经一起在操场奔跑,一起在晚自习后分享秘密,一起发誓要做一辈子好朋友的何静。
记忆的闸门被猛地冲开。高考像一道残酷的分水岭,她顺利过了桥,何静却意外失足,去了一所不尽人意的二本院校。起初还有书信和电话往来,互相鼓励,分享着彼此在新环境里的见闻和苦恼。但不知从何时起,联系就渐渐淡了。是距离?是各自圈子的变化?还是那种微妙的、不愿被触及的、源于人生轨迹分岔的隔阂?说不清。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个人,温柔又残忍地推向了不同的轨道,最终消失在彼此的生活里,一晃,竟是十几年。
她为什么会突然打电话来?
这个念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金一诺心里漾开层层叠叠的涟漪。是偶然翻到了旧通讯录,一时兴起?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辗转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还是……仅仅是岁月流逝,突然想起了青春里那个重要的伙伴,想听听对方的声音?
一丝久违的暖意悄然浮起,带着青春年代特有的栀子花香气。但紧随其后的,是一点莫名的迟疑,甚至是一丝微不可察的戒备。十几年了,足以让两个曾经同步的人变得陌生。她们之间,还剩下什么可聊的呢?各自的人生都已书写了大半,那些错过的岁月,该如何填补?
手机还在执着地响着,晶宝似乎被惊扰,抬起头,用那双澄澈的蓝眼睛望向她。母亲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投来询问的目光。
金一诺看着屏幕上那串熟悉又陌生的数字,仿佛透过它,看到了十几年前那个笑容明媚的少女,也看到了横亘在她们之间,漫长而沉默的十几年光阴。她轻轻吸了一口气,指尖终于落下,按下了接听键,将手机缓缓贴到耳边。
“喂?”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和试探,融入了中央公园和煦的春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