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匆匆赶到哥大附近那家他们常去的咖啡馆时,金一诺已经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摊开着刚果雨林的卫星地图和灵旅环游记的拍摄脚本。
“抱歉,一诺,刚和守白通了个长话。”诺亚坐下,点了一杯黑咖啡,气息还未完全平复。
金一诺抬起头,清冷的目光扫过他,微微颔首,表示无妨。她穿着简单的白色研究服,袖口沾着些许未洗净的矿物粉末,与这文艺的咖啡馆氛围格格不入,却又自成一道风景。
两人迅速切入正题,就雨林拍摄的安保、灵韵采集点的最优路径、以及如何规避部族禁忌等问题进行商讨。诺亚凭借其物理学的空间思维,对路线优化提出了几个精妙的建议。
讨论间隙,诺亚揉了揉眉心,带着一种混合了疲惫与兴奋的语气,不经意地提道:“守白最近,也挺折腾的。她写那本《五色诏》,你知道的。现在居然用小说‘种草’,和河南柘城一个叫‘一力轻选’的供应链合作,在卖培育钻石的裸钻。让她的读者粉丝们‘集钻’,搞什么……‘共创皇冠’计划。听起来是不是很异想天开?”
他说着,语气里带着些许对恋人天马行空想象力的无奈与宠溺。
金一诺静静地听着,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窗外的光影在她清丽的脸上明灭,她垂下眼帘,掩盖住眸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守白做的事,那用内容凝聚社群,将虚拟情感锚定于实体物质的路径,何其熟悉。这不正是当初,她选择离开喧嚣的赛道,独自踏上寻求“灵韵雕刻大法”,试图将天地间游离的能量封存于器物之中的另一条路吗?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只是,守白似乎更快地找到了将梦想照进现实的商业模式,而她,还在理论与实践的迷雾中艰难跋涉,追寻那玄之又玄的“灵韵”。她的搭档陆研新,此刻大概还泡在实验室里,试图用各种前沿材料模拟修真小说里的“天劫”能量场,以期生成真正蕴含特殊波动的“灵石”。
一个用文字和社群构建世界,一个用能量与物质对话天地。
一个连接了柘城的工业结晶,一个探寻着刚果雨林的原始灵韵。
而诺亚和研新,她们身边的这两个男人,一个用量子物理解读世界,一个用材料科学模拟奇迹,都以他们各自的方式,坚定地支持着她们看似不着边际的梦想。
他们……诺亚和研新,守白和一诺,真的好像。 像两条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光带,追逐着不同的光谱,却源自同一片星云,蕴含着相似的能量内核。
金一诺没有对此发表太多评论,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将话题重新拉回刚果雨林的地图:“第三个备选采集点,这里的磁场扰动数据,需要你帮我再核算一次。”
只是,在她低头看向地图的瞬间,嘴角似乎泛起一丝极淡、极难以察觉的弧度,那并非苦涩,而是一种看到同类般的、微妙的共鸣与了然。
诺亚敏锐地捕捉到了她那一瞬间的情绪波动,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接过数据,拿出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开始演算。咖啡馆里,只剩下他指尖滑动屏幕的细微声响,和两人之间那种无需言传的静谧理解。
他们都在各自的路上,而知道这世上有人正以不同的方式,奔赴着相似的远方,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