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又一个任务快要完成,林琪甚是欢喜。
她也没有干等着让常高懿去求取赐婚圣旨,自己这边也打算出出力。
这不,和皇后约定的时间还没到,便提前入了宫。
“儿臣参见母后!”林琪带着欢喜拜道。
“我儿可是有喜事?”皇后看见林琪眉梢带着喜意的样子,慈爱问道。
林琪凑到皇后身边,贴在她身上,小声道:
“母后,儿臣有了一个很好的夫君人选。”
皇后听见这话,悲喜交加,皱眉看向殿中的宫女们。
宫女们很有眼色,除了崔嬷嬷、知夏、知秋三个皇后心腹,皆悄声告退。
林琪看见殿中没了其余人,便也不再守着规矩,直接挽上了自家母后的手臂,还晃了晃。
“母后您可要猜猜,儿臣选的人可是极好的,对弟弟也有利!”
皇后听见这话,勉强一笑,拍了拍林琪的手,叹息道:
“母后只愿你开心,你选夫君时,没必要考虑你弟弟的事。”
林琪歪头不解,看了一眼崔嬷嬷,在她的眼色下,知道里面又有事了。
她心中叹息。
“那母后帮儿臣参谋参谋?”林琪脆声道,“有母后在,儿臣便什么都不怕了!”
皇后听见这话,心中极为慰帖,喜笑颜开道:
“那琪儿给母后说说,到底是哪家小子得了你的亲眼?”
“那人母后肯定认识,”林琪羞红着脸道,“就是镇国公世子。”
皇后听见是这人,先是一喜,接着有些愁意。
“母后,是他有哪儿不合适吗?”林琪疑惑道。
“琪儿你眼光很好,但你父皇怕是……”皇后欲言又止,“而且,常家,怕是勉强不得。”
林琪表现的聪慧,皇后也没有瞒她的意思,将其中的曲折,包括皇帝怕是不愿意让掌握兵权的人站队,都明明白白告诉了她。
林琪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毕竟她可是从祈愿者记忆里得知,没有四年,瑞王便会登基成为新帝。虽然祈愿者上辈子被困于汴州刺史后宅中,诸事不明,但换了新帝这样的大事,也还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其中的细节,以及老皇帝为什么会传位给一个幼子罢了。
再加上这辈子林琪的观察,皇帝对于皇后培养女官、拉拢势力的默认,她有七成把握,皇帝会同意这件事。
“啊?可是常世子已经去找他祖父,准备求父皇赐婚了!”林琪当然不能直接拿瑞王会继位一事说,也不好在皇后面前揣测皇帝的心思,只能拿常高懿说是。
戏园中,她在常高懿走后,就已经细细盘查了几遍镇国公府的事,想要搞清楚常高懿为什么会说出“在我家中,不是这样的”这种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林琪换了一个角度,从情爱出发,才恍然大悟——
这几代镇国公府的当家人,都是恋爱脑啊!
常高懿的曾祖父,对自家表妹一见钟情,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才六岁左右,他就求着与表妹定了亲。在婚后,其表妹难产而死,留下一个嫡子,他不听劝告,不愿意再娶,就守着他表妹的牌位过了一生。
常高懿的祖父,对一个民女一见钟情,不顾家中阻拦,求了皇帝赐婚。
常高懿的父亲,娶了定远侯的女儿,至今无二色。
林琪看了,都不得不说上一句血统纯正。
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毕竟就林琪感觉到的,她可没觉得常高懿真的爱她到了这个地步。她经历了几个世界,也谈过情恋过爱,林琪估计,常高懿对她的喜欢程度,大概和第一个世界里皇帝认识她一年左右的感情差不多。
就是这样三分的喜欢,就让常高懿表现出了十分。
林琪估摸着,这喜欢是真的,但借着这份喜欢算计也是真的。
至于算计的是什么,林琪倒是不知道,边走边看就是了。
毕竟,好处总是要先吃到嘴里的不是吗?
林琪心中心思百转千回,却没有表现在面上,只是一脸担忧地看向皇后,好似在为镇国公世子求娶一事哀愁。
皇后却在听见林琪的话后心中一动,忍不住道:
“琪儿,你什么时候和镇国公世子有了交际?你们之间……”
林琪用帕子遮住脸,似有些害羞,只道:
“我们只见过几面,但常世子说,他对我一见钟情,心悦于我!”
很离谱的话,但皇后却是真的信了,毕竟镇国公府有这么多先例在这儿呢。
皇后面上的愁意去了,冷静分析道:“若镇国公当真亲自求了你父皇,这桩婚事大抵能成。”
若镇国公世子再如他的曾祖父一般,说些非卿不娶的话,那琪儿的婚事便十拿九稳了,毕竟,皇帝总不会让功臣绝后吧。皇后心中想道。
“真的?那就好!”林琪惊喜道。
“那母后可愿意?儿臣最在意的,还是母后的想法!”林琪满脸依赖地看着皇后道。
皇后忍不住笑了笑,点了点林琪额头,“你可不要作怪了!”
“儿臣不依~,儿臣哪里作怪了?母后您就说嘛~,儿臣的夫婿,定是要母后同意的!”
“镇国公世子的确是个好夫婿人选,琪儿的眼光极好!”
皇后笑着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