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两年,瓜尔佳氏守完了孝期,终于进了毓庆宫。
这次,倒没有意外发生。
瓜尔佳氏明明是后院众人皆忌惮的角色,但其入宫后却悄无声息了一样,除了每日请安时会来灼华院坐坐,其余时间,其基本不出自己的院落。
众人本来提起的忌惮警惕心就这样落下。
毓庆宫所有人对这样的局面都很满意,她们很喜欢如今平淡安全的生活,所以不想这股宁静被外来因素打破。
但乾清宫的康熙却对此很是不满。
他之所以同意瓜尔佳氏进来,就是想要让瓜尔佳氏和林琪对立起来,以保证太子后院的平衡性。
按他所想,瓜尔佳氏掌毓庆宫后院权利,林琪则占宠,这样,太子后院才算有点样子。
却不想,这个瓜尔佳氏是个胆小的,一入宫便做起了缩头乌龟。
康熙又升起了再赐一个家世好点的侧福晋的想法,毕竟,总不能让太子后院一家独大吧?
“陛下,弘昭阿哥来了!”
康熙听见这话,脸上立马有了笑容,心里的想法又是一变。
【算了,林氏好歹是弘昭亲额娘,再说了,上辈子林氏能给太子殉情,她也算是对太子情根深种了,太子后院由她掌管也可以。】
康熙有了决定。
“孙儿给皇玛法请安,皇玛法万福金安!”
“朕安。”
康熙把弘昭叫到身边,如往常一样将早便准备好的奏折拿给他看,边听他的想法边做教导。
弘昭拿过手中的折子,上面写的并不复杂,就是说蒙古噶尔丹部又有进犯,边关守城的舒穆禄氏将军上奏请战,弘昭见此,思索片刻,道:
“皇玛法,孙儿也觉得此时正是该有一战!”
康熙对此没有多说什么,他示意弘昭继续说,他准备听听自己这个往后战神孙儿的理由。
弘昭顿了顿,理清自己的思路:
“如今我大清在皇玛法治理下丰衣足食,八旗子弟皆勇猛有上进心,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朝,自然不怕小小噶尔丹部,再加上上次出征,本便大败噶尔丹部,不过因不可抗力才没有将噶尔丹部尽皆歼灭,如今依孙儿看,也该是尽灭其部的时机了!”
“哈哈哈!好!不愧是朕的好圣孙!虽然想法还有些稚嫩,但能想到这儿已经很不错了!”
弘昭见此,忙做谦虚状,又恭维康熙道:“这都有赖于皇玛法的教导!”
如今其不过9岁,便很是清楚该如何与一个帝王相处。
“这次朕准备带着你几位叔伯一起出征,京中便由你阿玛留守,这期间,你就跟在你阿玛身边学学如何处理朝政吧。”
康熙看着眼前的半大小子,是越爱看越满意,觉得自己的接班人果然优秀。
弘昭听见这话,心里又想起了上次征战噶尔丹便是因为大伯贪功冒进才放跑了他,最后还是庄亲王给大伯背了黑锅,但他没有表现出来,他了解自己皇玛法,如今他既然开了口,自然便是早就做了决定,也不容他来更改,所以他只是纳头拜下:
“皇玛法英明,此战定能旗开得胜!”
……
康熙带着自己的前八位阿哥去了前线,宫中便是太子独大。
没了最大的主子,宫中气氛皆很是焦灼,各宫皆烧香拜佛,但愿这紫禁城的主子能平安归来。
对于宫中的娘娘们来说,不管如何,康熙在位也总是比太子继位好的,她们还没有想要年纪轻轻便去挤寿安宫的大通铺的想法。
毓庆宫则是轻松了许多。
盖因毓庆宫的主子太子与林侧福晋的心情皆是不错。
太子是因为自己这派得皇阿玛信任而高兴,林琪则是因为上面少了一个“公公”,自然而然心情放松。
而心情好的林琪,便忍不住将自己的这份好心情散出去。
她叫云梦拿来各处刚敬献上来的各种珍惜布料,先是指了指玄色与青色,“这几匹便拿去给二阿哥吧,”又看向几匹粉色与嫩黄色布料,“这都拿去给大格格。”
接着,又想了想,“再挑些手感绵软的,送去给三阿哥与二格格,他们还小,衣服更要注意些。”
一旁的云梦应“是”,她作为林琪的贴身宫女,早便习惯了自己主子的好性子,像如今这样赏赐后院的事,是毓庆宫常有的。
只是这次她顿了顿,有些迟疑地问道:“主子,怡然院那边?”
怡然院住着的是刚进来的瓜尔佳侧福晋,林琪想了想,觉得这样送礼有些挑衅的意思,但若不送又显得孤立了瓜尔佳侧福晋,思索片刻后,道:
“再在殿下的私库取一套贵妃制首饰,一起送过去吧,就说是殿下怜惜众人最近辛劳了些,故赐下赏赐。”
【如此,也算是给彼此留些面子!】
虽然林琪看来,瓜尔佳侧福晋明显不想与后院众人走近,也不会因为赏赐到了她那就觉得是林琪这个后院掌事在侮辱她,但到底其身份敏感,林琪面对她时,也难免多思索一二。
等这些琐事都安排下去,林琪又拿出御赐的布料,准备给太子与弘昭缝制衣物。
如今林琪的手艺在将近十年的锻炼下,已经称得上大师,只是在真正的刺绣宗师看来,其刺绣只有形没有神,但这对林琪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作为一个系统,能简单体会人类的感情她便已经很满足了,也不执着于在艺术品上赋予其所谓的神。
林琪给自己儿子挑选的是玄色云锦,在其上用金线银线绣上蟒纹与祥云,让整件外袍尽显威武霸气,林琪想象着穿到弘昭身上的样子,该是龙章凤姿。
至于给胤礽的衣服,林琪依旧选择的是寝衣,只是不同于之前的青色,这次林琪选择的是正红色,她想,若胤礽穿上正红色的寝衣,应该更像勾人了狐狸了!
【不如,寝衣上便绣狐狸样式吧!】
林琪眼睛亮了亮,有了想法。
为了将衣袍绣的尽善尽美,也是因为林琪每日要做的事有许多,只能抽出半个时辰的时间来刺绣缝衣,所以直到三月后,两件不同风格的衣服才做好。
这时候,边关已经传来大捷的消息。
太子后院又有了两个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