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将会赢得比赛的时候,变故突如其来。
正当林天他们进行最后一次合练时,教室的门被敲响了,是教导主任王海德。
“杨老师,你出来一下。”王海德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但杨明宇心中却没来由的“咯噔”一下,他知道可能是麻烦来了。
在走廊里,王海德开始了打官腔:“杨老师啊,昨天下午我们接到举报。有同学反映,你们班参加辩论赛的队伍里有两名同学并非你们高二(14)班的在籍学生。”
这话意思再明白不过。高二学年实行分科后,班级的学籍就已经重新注册。王昊和陈静,虽然在精神上属于“大14班”共同体,但在学籍册上确实已经不属于(14)班了。
“举报?”杨明宇眯起眼睛说道“王主任,这次辩论赛的规则文件里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由本班学籍的学生参赛吧?难道我们不可以找外援吗?”
“哎,话不是这么说嘛。”王海德打起了太极,“这是约定俗成,约定俗成!以班级为单位,那自然就是本班的学生。不然不就乱套了吗?尖子班都去请外援,那还比什么呢?学校研究了一下,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决定严格按照学籍来执行。所以……你们队伍中的王昊和陈静不能代表是14班参与辩论赛”
这个消息太让人震惊了。
王昊正好出来上厕所,他那火爆脾气当场就炸了:“谁tm举报的?有种站出来!老子不去参加比赛,难道让举报的那孙子去吗?”
“王昊!怎么跟主任说话呢!”杨明宇立刻阻止了他。
这手玩得太阴了。这一招下手精准并且致命,还能让你有苦说不出,因为从程序正义上讲他们确实占理。能想出这一招的绝不是等闲之辈。会是谁呢?杨明宇的脑海里浮现出欧阳瑞那张脸。
对于欧阳瑞而言,规则就是基石。在他看来这不叫阴谋,他是维护规则。他们直接掀了你的牌桌,让你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
王昊气得脸都青了,而教室里的陈静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默默地低下头,看着桌上话费了很大心思的攻防演练图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她不委屈自己的付出白费,她只是难过,因为自己没办法和战友们并肩作战了。
王海德被王昊吼得有点下不来台,板着脸丢下一句“总之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赶紧换人吧,明天比赛照常进行”,然后走了。
教室里的气氛很凝重。
“操!不比了!什么狗屁比赛!”王昊一脚踹在椅子上,他不是怕输,他是咽不下这口恶气。
“怎么办?少了两个人,还是最重要的二辩和四辩……”林天脸上也布满了焦虑。
赵敏则走到陈静身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着。
整个团队军心大乱。
杨明宇走到情绪失控的王昊面前按住他的肩膀说道:“王昊,陈静,你们两个现在有了比上场比赛更重要的任务。”
两人都抬起头不解地看着他。
“你们的任务,是在24小时之内把两个全新的辩手训练成才!对手想用规则打倒我们,那我们就用实力告诉他们,什么叫14班。在14班,我们从来不是靠某几个明星队员,我们靠的是整个集体!”
“可是临时换人,谁能行啊?”林天提出了现实问题。
杨明宇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脸。班里的同学脸上写满了愤怒和担忧。
“我来!”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大家循声望去,只见体育生张伟站了出来。他挠了挠头说:“我……我虽然脑子没王昊转得快,也不会说什么花里胡哨的话。但是我不怕!杨老师不是说过吗,辩论也要有气势!我嘴笨,但我嗓门大啊!王昊,你教我,该怎么骂……不是,该怎么辩,我保证不给你丢人!”
王昊看着张伟那张真诚的脸,眼眶一热,走上前去一拳捶在他的胸口:“好兄弟!”
一个攻击手有了。但四辩谁能替代陈静?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杨老师……我……我可以试试吗?”
所有人再次惊讶地转过头。站起来的,是班里一个平时很安静的女生,叫侯晓欣。她成绩中等,是那种扔进人堆里就找不着的普通女孩。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杨明宇都有些意外。
侯晓欣脸涨红了脸,她看着陈静说:“陈静,你整理的那些笔记,我每一期都看了,还做了笔记。我……我可能没有你那么聪明,记不住那么多东西。但是你画的那张战略图,你给我讲一遍,我花一些时间能把它背下来。我,我不想看到你的心血白费。”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这就是杨明宇一手缔造的14班。在集体荣誉受到挑战的时刻,总会有人愿意为了守护这份光荣而挺身而出。
陈静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她走过去,紧紧地抱住了侯晓欣。
“好!”杨明宇一拍桌子,“辩论队新成员,张伟,侯晓欣!王昊、陈静,你们两个从现在开始就是他们的专属教练!林天、赵敏负责战术对接!我们没有时间沮丧,没有时间抱怨,我们只有24小时!现在开始我们的魔鬼训练!”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变成了一次全班总动员。
当天下午,张弛教练接到王昊的电话,听说临阵换将,而且换上的还是一个体育生和一个“路人甲”女生时,他在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十几秒钟。
“你们老师是真会玩儿啊。”张弛哭笑不得地感慨了一句然后说,“地址发我,我马上过来。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个‘草台班子’能被逼出什么样的潜力来。”
于是,14班的教室里上演了堪称奇迹的一幕。
王昊把自己学来的所有攻击技巧,一遍又一遍地演示、讲解。张伟的逻辑不行,王昊就让他放弃复杂的逻辑,只教他一招——“抓死一个点,往死里打”。
“你就记住,”王昊唾沫横飞地教着,“对面只要敢说‘远方’,你就问他:‘远方那么好,你去过吗?你做过啥?你啥也没做你说个屁!’就这么简单粗暴!”
张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另一边,陈静将自己那张复杂的战略图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为侯晓欣讲解。侯晓欣的理解能力确实有限,但她的记忆力和执行力却出奇地好。陈静讲一遍,她就工工整整地抄一遍,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重点,再默默地背诵。
两个女孩头挨着头,在小小的课桌上进行着交接。
张弛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他没有打扰,只是在旁边默默地观察了一会儿。然后,他把杨明宇拉到走廊上,表情严肃地说:“杨老师,说实话这场比赛想赢很难。但你这群学生,是我见过最了不起的。他们身上有股劲儿,那股劲儿比任何技巧都重要。”
他顿了顿笑了:“不过,既然来了,总得干点活儿。走,我再教给他们最实用的战术!”
对于张伟。张弛对他的要求是放弃所有技巧,扮演一个“朴素的实干家”。他的任务就是用最简单的大白话反复强调“做比说重要”,用他体育生的身份现身说法形成一种无法辩驳的事实。
对于侯晓欣,张弛让她放弃所有临场发挥,只需要将陈静总结的核心论点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她的任务是守护,守护住14班最核心的阵地。
林天和赵敏则变成了游击队员,负责在中间环节查漏补缺,为两位新人保驾护航。
一个全新的组合被搭建了起来。
当晚,欧阳瑞也听说了14班临阵换将的消息。
“换了张伟和侯晓欣?”他听完后轻蔑地笑了,“一个头脑简单的体育生,和一个不出名的人?杨明宇这是自暴自弃了吗?”
他的队友们也纷纷附和道:
“看来他们是被吓怕了,主动认输了。”
“明天比赛,我估计我们二十分钟就能解决战斗。”
欧阳瑞摆了摆手,脸上满是从容:“不要这么说。我们还是要尊重对手。”但那表情却是嘻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