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杆直的人,多有过人之处:挺拔里藏着底气
村东头的周老栓,以前总觉得 “走路弯腰也没啥”,直到他见了镇上农机站的李师傅 —— 李师傅不管啥时候,腰杆都挺得笔直,说话办事干脆利落,修农机时更是有条不紊,连年轻人都佩服。后来老栓跟李师傅聊天才知道,李师傅当过兵,部队里的训练让他习惯了挺拔;更重要的是,他修农机的手艺过硬,心里有底气,腰杆自然直。
有回村里有人家的拖拉机坏了,几个人修了半天没修好,李师傅来了,腰杆笔直地蹲在机器旁,没一会儿就找出了问题,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周老栓跟人说:“你看李师傅,腰杆直,本事也硬。要么是受过训练,要么是心里自信,这样的人,身上都有过人之处。” 后来老栓也试着把腰杆挺直,不仅看着精神,干活时也觉得浑身有劲,连说话都比以前有底气了。
2、太快称兄道弟的人,多半会坑你:别被 “热络” 迷了眼
村里的后生小栓,去年认识了个 “朋友”—— 刚见两面,对方就拍着他的肩膀喊 “兄弟”,说 “以后有事找我,包在我身上”。小栓觉得 “遇到了好人”,跟对方无话不谈,还把自己想承包菜地的事说了。结果对方转头就跟村支书说 “小栓没经验,承包菜地准赔”,自己却偷偷找村支书要了承包权。
小栓气不过,跟周老栓诉苦。周老栓说:“太快跟你称兄道弟的,不是真心认你,是盯着你身上的好处。他跟你套近乎,是让你放下戒备,好占便宜。这年头,纯谈感情的少,无利不起早的多。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别轻易掏心掏肺。” 后来小栓再遇到 “自来熟” 的人,不再轻易当 “兄弟”,反而看清了不少人的心思,没再吃过大亏。
3、表面越炫耀,内心越空虚;表面越低调,内心越富足:真东西不用晒
镇上的张老板,总爱 “炫耀”—— 开着新车在村里转,见人就说 “这车上百万”;吃饭时总说 “我认识某某大老板”,可真有人找他帮忙搭关系,他却支支吾吾办不成。而村里的陈老先生,手里有几间商铺,却天天穿着旧布鞋、扛着锄头种地,没人问起,他从不提自己的家底。
周老栓跟人说:“张老板总炫耀,是因为心里没底,怕别人看不起;陈老先生低调,是因为心里富足,不用靠炫耀找存在感。真正有本事、有家底的人,都不爱显摆 —— 他们知道自己有啥,不用靠别人的吹捧撑面子。” 后来张老板的生意亏了钱,车也卖了,再也没了以前的傲气;而陈老先生依旧种地、看书,日子过得踏实又自在。
4、认清人品,看喝酒时的样子:酒后的选择藏着本性
村里的王会计,平时看着老实,可一喝酒就变了样 —— 跟街坊邻居喝酒,他总爱耍酒疯,摔杯子、说胡话;可跟领导喝酒,他却规规矩矩,还主动给领导倒酒,从没出过差错。有回他跟周老栓喝酒,又想耍酒疯,周老栓直接说:“别装了,你跟领导喝的时候咋不这样?”
周老栓跟人说:“哪有什么‘断片’?酒后的样子,都是自己选的。跟普通人耍酒疯,跟有实力的人装规矩,这样的人,人品不咋地。反而那些酒后还能保持礼貌的,比如李师傅,喝多了也会跟人说‘谢谢’‘慢走’,这样的人才值得深交。” 后来大家都知道王会计 “看人下菜碟”,慢慢都不跟他一起喝酒了。
5、吃饭喜欢 AA 的人,值得深交:不占便宜的人懂共情
村里的小芳,跟朋友出去吃饭,总主动提 “AA”—— 哪怕对方说 “我请你”,她也会说 “不用,咱们 AA,这样下次我还能安心跟你出来”。有回她跟邻居张婶吃饭,张婶说 “我年纪大,我请你”,小芳还是坚持 AA,说 “张婶你攒点钱不容易,我不能让你多花钱”。
周老栓跟人说:“愿意 AA 的人,不是小气,是有原则 —— 不占朋友的便宜,也知道朋友赚钱不容易。这样的人懂共情,能替别人着想,跟他们交朋友,不用怕自己‘吃亏’,也不用怕欠人情。” 后来跟小芳一起吃饭的人,都愿意跟她 AA,大家相处得轻松又自在,关系也越来越近。
6、喜欢媚上的人,基本都欺下:巴结的背后藏着算计
镇上的家具厂,有个小组长叫老张,对厂长特别殷勤 —— 每天给厂长端茶倒水,厂长说啥他都点头,可对手下的工人却特别凶,动不动就骂人,还把自己的活推给工人干。有回工人跟厂长反映情况,老张知道了,转头就给那个工人穿小鞋,让他天天加班。
周老栓跟人说:“喜欢巴结上司的人,心里都憋着气,得找下级发泄。他们跟你称兄道弟,是怕你给他们添麻烦;关键时候,他们会踩着你上位。遇到这样的人,离远点,别跟他们走太近。” 后来厂里的工人都知道老张的德行,没人愿意跟他来往,他的工作也越来越难开展。
7、能承认别人优秀的人,自身也不差:不嫉妒的人眼界宽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见不得别人好 —— 看到小芳刺绣赚了钱,他就说 “那手艺没什么了不起”;看到小栓修农机出了名,他就说 “我要是学,比他学得好”。可村里的陈老先生不一样,看到小芳刺绣好,他会说 “这姑娘手巧,比我年轻时厉害”;看到小栓修农机厉害,他会说 “年轻人有本事,以后是个好苗子”。
周老栓跟人说:“人都有嫉妒心,可能真心承认别人优秀的,太少了。这样的人眼界宽,知道学习别人的好处,自己也不会差。跟陈老先生交朋友,你能学到他的豁达,就算没什么直接好处,也不会受他的坏影响。” 后来小李听了周老栓的话,慢慢学着承认别人的优秀,还跟小芳学刺绣、跟小栓学修农机,自己也越来越厉害。
8、在你面前太完美的人,不值得信任:完美的面具藏着目的
村里来了个 “能人” 老王,跟人相处时特别 “完美”—— 说话滴水不漏,做事面面俱到,跟谁都合得来,从没让人见过他的缺点。可周老栓总觉得不对劲,有回老王想跟村里合伙开厂子,周老栓劝大家 “再等等,看看他到底想干啥”。
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老王是个骗子 —— 他想骗村里的钱,所以才装得 “完美”,让大家信任他。周老栓跟人说:“人都有缺点,太完美的人,要么是想骗你,要么是对你有戒备。跟这样的人来往,一定要留个心眼,别傻乎乎地跟着他干。” 后来老王被识破,灰溜溜地走了,村里也没受损失。
9、看透一个人,从钱上看:钱品里见人品
村里的张叔,以前总说 “跟我是兄弟,有事找我”,可真有人找他借钱,他却总说 “家里紧,没闲钱”。而村里的李大叔,平时话不多,可有人缺钱找他借,只要他有,就会借;跟人出去吃饭,他也总想着 “点些实惠的,别让大家多花钱”。
周老栓跟人说:“想知道跟一个人的关系好不好,就看他愿不愿意借你钱;想知道一个人人品好不好,就看他愿不愿意替你省钱。谈感情太空,谈钱才真实。张叔那样的,嘴上说兄弟,其实心里没你;李大叔那样的,才是真靠谱。” 后来大家都愿意跟李大叔来往,张叔却慢慢没人理了。
10、开口就提 “我朋友怎样” 的人,没什么真本事:借别人撑面子的人没底气
村里的小王,总爱说 “我有个朋友在城里开公司,特别厉害”“我有个朋友认识某某领导,能办大事”,可真有人让他找朋友帮忙,他却总说 “我朋友最近忙,没时间”。有回村里想找城里的公司合作,小王说 “我找我朋友帮忙”,结果他朋友根本不认识他,合作的事也黄了。
周老栓跟人说:“开口就提朋友的人,自己没本事,只能靠朋友撑面子。可没有实力支撑的友谊,都是假的 —— 他朋友厉害,不代表他厉害;他朋友也不会真帮他。这样的人,肚里没货、袋里没钱,跟他们来往,没啥用。” 后来小王再提 “我朋友怎样”,大家都懒得理他,他也慢慢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