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擎躲在帐篷里,清了清嗓子,开始给两个孩子讲童话故事。
他从\"小蝌蚪找妈妈\"讲到\"龟兔赛跑\",诺敏和巴尔斯听得入了迷,两双大眼睛紧紧的盯着钟擎。
当讲到乌龟居然赢了兔子时,两个孩子都皱起了小眉头,巴尔斯忍不住插嘴:\"阿布,兔子是不是腿瘸了?\"
钟擎被逗笑了,接着讲:\"下面给你们讲个'卖女孩的小火柴'......哦他妈的不对!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他赶紧改口,暗自懊恼这嘴瓢的毛病。
两个孩子却被这个新奇的故事深深吸引。
听到小女孩在雪地里划亮火柴时,诺敏紧张地攥紧了衣角。
看到幻象里的烤鹅时,巴尔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当听到小女孩最后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堂时,两个孩子都红着眼圈拍起手来。
钟擎看着他们时而皱眉时而欢笑的模样,心里暗想:看来古今中外的童话,对孩子的魔力都是一样的。
就在钟擎躲在帐篷里给两个孩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时,营地里的物资分发却迎来了一个感人的高潮。
陈破虏按照吩咐,先让妇女和幼童们过来领取物资。
包括老年妇女和小女童在内,总共一百零四个女人,还有十二个五岁以下的男童,忐忑不安地排着队。
她们衣衫褴褛,脸上带着不安之色,眼神怯生生地望着那堆成小山的崭新物品。
当马黑虎将厚实的棉衣、暖和的棉鞋、雪白的毛巾和搪瓷盆一样样递到她们手中时,
许多女人摸着那从未见过的柔软布料和光滑的盆壁,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她们一辈子与牛羊、毛毡打交道,何曾拥有过这样精细的东西?
马黑虎粗着嗓子告诉她们,暂时没有现成的孩童衣服,但每位带孩子的母亲可以多领一套成人衣服,自己拿回去给孩子改小。
女人们一听,顿时欢喜不已,连声道谢。
跟在母亲身边的孩子们听说自己也能有新衣服穿,都仰着小脸,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母亲,眼里充满了期待。
这时,王孤狼心里一动,他挤到马黑虎身边,高声问道:“请问,哪位埃吉(嫂子\/阿姨)会改衣服?”
几位上了岁数的女人抬起头,擦着眼泪,疑惑地看向他。
王孤狼接着说道:
“大家也知道,大当家的心善,收留了诺敏和巴尔斯。
可这两个娃儿,现在也没有合身的新衣裳呢。
我想请大家帮帮忙,给他们做几身衣服,可否?
谁要是愿意,我会禀报大当家,相信大当家绝不会让大家白辛苦的。”
女人们一听原来是给部落的小诺颜(小主人)和扣阏赤(小女孩)做衣服,立刻窃窃私语起来。
人群中传来叹息声:“唉,台吉一家就剩下这两根血脉了,太可怜了。”
“是啊,娃儿没了额客格(母亲),看着就让人心疼。”
“姐妹们,咱们都搭把手吧!”
很快,一个针线活儿好的老妇人率先开口:“我的针线活儿还行,我来给他们做贴身的里衣!”
另一个中年妇女紧接着说:“我来做棉衣,保准暖和!”
“我会些汉人的针线法,算我一个!”又有人附和。
女人们纷纷表态,都愿意出力帮忙。
王孤狼见状,十分感动,对着女人们深深一揖:
“那我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布料和棉花还有不少,你们一会儿一人多领一些,做什么样的衣服,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多做几身换洗。
剩下的布料和棉花,你们就自己留着用吧。”
站在一旁的马黑虎看着这一幕,心里不禁嘀咕:
“得!前有老芒嘎深得信任,后有小孤狼会来事儿。奶奶的,这表现的机会,咋都让这两个家伙给抢了先!”
马黑虎见王孤狼赢得了女人们的感激,自己也不能落后,立刻扯开嗓子喊道:
“还有!物资领完的,都带着孩子去最里边那十顶帐篷洗澡!
里面的水已经烧热了!记着拿好你们自己的盆儿!放心,连孩子也都发了洗漱用具,人人有份!
具体怎么用,一会儿让芒嘎老汉告诉你们!记住,每个帐篷一次最多进四个人,你们自己排好顺序!
后洗的帮忙把换下来的旧衣服都收拢到一块儿,待会儿统一烧掉!
先洗完换好衣服的,出来帮忙给别的帐篷加水添火!”
女人们一听说要把旧衣服全烧了,脸上都露出了犹豫和不舍的神情。
那些破衣烂衫虽然是她们仅有的家当,但更重要的是上面可能附着对过往生活的记忆,甚至是亲人留下的痕迹。
马黑虎一看她们这表情,脸立刻沉了下来,喝道:
“犹豫什么?!大当家的说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们自己低头瞧瞧,身上那衣服都破成什么样子了?
里头的虱子怕是都能聚在一起开那达慕了!
不扔了,难道还打算穿着它们过年吗?这是大当家的命令!
赶紧的!谁要是不听话,刚才发的东西立刻收回!”
女人们一听后果这么严重,吓得赶紧把刚领到的新衣物紧紧抱在怀里,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男人们,
那架势分明在说:谁敢动我的新东西,我就跟谁拼命!
这时,那位主动提出要给诺敏和巴尔斯做棉衣的中年妇女站了出来,朗声道:
“这位大人说得对!大当家对咱们恩重如山,咱们可不能做那没良心、不识好歹的人!
姐妹们,都听大人的安排!好日子就在后头了,还守着那些招虫子的破烂干什么?走,咱们洗澡换新衣去!”
她这一带头,其他女人也仿佛想通了,纷纷附和着,抱着簇新的衣物朝着指定的洗澡区域走去。
她们脸上虽然还带着些对未知洗漱方式的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种告别过去、迎接新生的决心。
营地一角的洗澡区入口,芒嘎手里举着香皂、牙膏、牙刷,另一只还套着个搓澡巾,正对着聚拢过来的妇女们大声讲解。
他努力的比划着,试图说清楚每样东西的用途。
而在物资发放点,另一批人已经排好了队。
按照陈破虏的安排,这次是五十名蒙古青壮和五十名明军逃兵混合在一起。
他们看着前面女人们领到的东西,急的抓耳挠腮,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