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内,姜玖璃为李沐白斟上一杯清茶,眼中带着赞许的笑意:“小狐狸,你这局将计就计,反客为主,着实精妙。不仅化解了自身危机,还借太子之手除掉了戚宏这个绊脚石,更让成王损失惨重,不得不更加倚重于你。一石三鸟,可谓绝妙。”
李沐白接过茶盏,笑容恢复了平日的温润,却带着一丝深藏功与名的慵懒:“是他自作孽,岂能怪我?只是没想到,太子那边这么快就递来了橄榄枝。”
正如他所言,李府很快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拜帖——来自太子少傅。太子使者态度客气,言语间充满了对李沐白才干的欣赏和对承运商行的赞誉,并隐晦提出,若李侍郎能在戚宏案中“提供帮助”(意指找出更多经济罪证),东宫必不忘此情。
使者离去后,李沐白看向姜玖璃:“小玖,太子这是想拉拢我们,借我们之手,彻底将戚宏,乃至成王,钉死在此事上。”
姜玖璃把玩着手中的青玉镇纸,眸光幽深如夜:“意料之中。太子见我们与成王过往从密,又知我们手握戚玉柔行刺的把柄,此番更是‘间接’帮了他大忙,自然想试探拉拢,若能成功,便可重创成王。”
“我们该如何应对?”
“按兵不动。”姜玖璃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太子想借刀杀人,我们又何尝不能隔岸观火?戚宏罪证确凿,已成弃子,无需我们再落井下石。此刻贸然投向太子,不过是成为他另一把随时可弃的刀。而成王经此打击,势力受损,正需倚重我们,之前关于赵将军位置的交易,他只会推进得更快。而且,”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户部尚书之位,经此一闹,已是摇摇欲坠,不正是我们的囊中之物吗?”
她站起身,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指尖划过黎昭城与广阔疆域:“让他们斗去。戚宏案,是三司会审,我们的人,只需在关键处,确保这把火不会烧到我们身上,并且……留意空出来的刑部、乃至其他关联的职位,有哪些可以为我们所用。记住,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辅助哪一个皇子,而是……趁他们鹬蚌相争,收纳他们瓦解的势力,夯实我们自己的根基。”
李沐白看着她纤柔却仿佛蕴藏着无穷力量与智慧的背影,心中豁然开朗,更是充满了追随的坚定。她的目光,早已超越了眼前的党争,投向了那至高无上的、本该属于她的位置。
数日后,三司会审初步定案,戚宏罪责难逃,被判抄家流放,遇赦不赦。戚家这座曾经显赫的靠山,轰然倒塌。成王势力遭受重创,在朝中愈发倚重李沐白及其背后的财力网络。而太子虽扳倒了戚宏,却也消耗了不少政治资源,且因南方赈灾案仍未彻底摆脱干系,并未能如愿进一步扩大战果。
朝堂之上,短暂的平衡被打破,暗流愈发汹涌。而姜玖璃,则在这纷乱的棋局中,冷静地挪动着自己的棋子,将因戚宏倒台而空出的一些刑部、吏部中下层职位,悄然换上了自己物色好的人选。她的权力网络,在无人瞩目的暗处,如同藤蔓般悄然蔓延、深深扎根,静待着破土而出、扶摇直上的那一天。
戚宏倒台,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朝堂每个角落。虽罪证未直接牵连成王,但那“刑部尚书乃成王亲舅加岳丈”的身份,已足够在敏感多疑的皇帝心中种下猜忌的种子。往日对戚贵妃和成王的偏爱与重视,肉眼可见地冷淡下来。原本因戚贵妃受宠而称病礼佛、近乎隐形的皇后,连同一向被皇帝认为“急躁冒进”的太子,竟重新获得了皇帝的关注与偶尔的垂询。
朝会后,太子姜弘毅特意在殿外廊下放缓脚步,等着面色沉郁的成王。他嘴角噙着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讽,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遭几位放缓脚步的官员听清:“二弟近日似乎清减了些?可是为戚尚书之事忧心?唉,戚大人也是……身为刑部主官,竟知法犯法,实在令人痛心。二弟还需放宽心,保重身体要紧,毕竟,这朝堂之事,少操一份心,或许还能多一分清净。” 话语中的幸灾乐祸与落井下石,毫不掩饰。他向来视这个得宠的弟弟为最大威胁,如今见其失势,心中快意难以言表。
成王姜成钰袖中的手紧握成拳,指甲几乎嵌进肉里,面上却不得不维持着平静,甚至挤出一丝僵硬的笑意:“劳太子兄长挂心,臣弟无事。舅父犯错,自有国法处置,臣弟只觉愧对父皇信任,未能及早察觉规劝。”
他心中不甘如野火燎原,凭什么?凭什么因母妃家世稍逊,皇后就夺了本属于母妃的正妃之位?若非戚家当年奋力周旋,用尽计谋帮母妃争来这侧妃之位,母妃才是那个与父皇两情相悦,私定终身的人,他从小看着母妃的隐忍,发誓定要夺回那至高之位,将属于母亲和自己的一切,堂堂正正地拿回来!
他径直去了戚贵妃宫中。戚贵妃如今也失了往日的雍容华贵,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色与怨怼。
“钰儿,你舅舅他……”戚贵妃欲言又止,眼中含泪,“他也是为了我们,为了你日后能顺利些,才……才行事急切了些,没想到竟被小人算计!”
姜成钰心中烦躁,语气不免带了几分埋怨:“母妃!舅父那是刚愎自用,仗着权势忘乎所以!如今倒好,偷鸡不成蚀把米,连累你我至此!父皇如今看我的眼神都带着审视!”
戚贵妃泣道:“那如今该如何是好?你父皇他……”
“还能如何?暂且隐忍,另寻臂助!”姜成钰打断她,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今看来,那李沐白,倒比舅父更沉得住气,也更有手段。太子的人找过他,他却并未倒向那边,说明他尚记得本王对他的知遇之恩。如今本王势微,唯有将他牢牢绑在我们这条船上,才是上策!而要绑住李沐白,最快的办法,就是娶了他的妹妹李玖儿!”
此言正合了匆匆入宫的鲁国公夫人之意。她听闻兄长倒台,心急如焚,一来是为戚家势力受损,二来更是担心自己女儿敏慧的未来。
“姐姐,王爷说得对啊!”鲁国公夫人急切道,“如今哥哥倒了,我们在朝中势力大损,陛下又……当务之急,是尽快与李家兄妹结成姻亲之好!让敏慧与那李沐白定亲,王爷再纳了李玖儿为侧妃。如此,李家庞大的财势和衷心,便能为我所用,助王爷重整旗鼓,再获圣心!”
戚贵妃闻言,也觉得这是眼前最好的破局之法,连连点头:“妹妹所言极是!那李沐白年纪轻轻已是户部侍郎,前途不可限量。李玖儿更是手握承运商行,若能入府,对钰儿乃是极大助益。只是……”她犹豫了一下,“那李玖儿心气甚高,上次便拒绝了侧妃之位,而李沐白那边……”
鲁国公夫人忙道:“李沐白那边,我来想办法。敏慧那孩子性子单纯,只要多制造机会让他们相见相处,凭我们敏慧的容貌家世,再加上我们暗中推动,不怕那李沐白不动心。至于李玖儿……侧妃之位她不愿,许以重利,再让钰儿多下些功夫,总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