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办?”苏蓉猛地抬头,脸上还挂着泪痕,“我不去知青办啊!”
段定国冷笑一声,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烟袋锅子:“知青下乡是为了建设农村。你到了乡下却不参与秋收——”他故意拖长声调,“我们胜利大队要不起这样的知青,自然得去知青办给你办退返手续。”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劈在苏蓉头上。她脸色瞬间惨白,嘴唇哆嗦着:“我、我不是...”
树荫下顿时鸦雀无声。连正在喝水的社员都放下了搪瓷缸子。
退返知青——这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是极其严重的政治污点,意味着思想不过关,是要记入档案跟一辈子的。
王淑芬想打圆场:“大队长,苏知青她只是...”
“只是什么?”段定国烟袋锅子重重敲在树干上,“看看人家韩丫头!同样的水泡,人家吭一声了吗?”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知青,“秋收就是打仗!战场上当逃兵是什么下场?”
这句话像一道炸雷,苏蓉瞬间面如土色。
她慌乱地看向王淑芬,后者却悄悄往后退了半步;又望向其他知青,大家都避开了她的目光。直到这时,她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我不是...”苏蓉的嘴唇颤抖着,精心修剪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能坚持...”
段定国不为所动,转身接着对段俊安说:“俊安,去套牛车。”
“等等!”苏蓉猛地站起来,纱布下的伤口又渗出血丝,“大队长,我错了!我能干活,真的!”她的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恐慌,“我不要被退回去!”
韩安禾默默退到弟弟身边,看着这场闹剧。
她注意到段俊安并没有真的去套车,而是站在原地观察着段定国的表情——显然这位大队长是在杀鸡儆猴。
段俊安这时走到大队长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大队长的表情略有松动。
“这样吧,”段定国转身扫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韩安禾缠着纱布的手上,“今天下午,手受伤的知青去晒谷场帮忙翻麦子。但明天...”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苏蓉,“所有人都得下地,没有例外。”
韩安禾悄悄松了口气。晒谷场的活虽然也累,但至少不用再握镰刀了。
她看向弟弟,少年正冲她眨眼睛,显然是为她高兴。
苏蓉如蒙大赦般点头,眼泪还挂在睫毛上。
但当她的目光与韩安禾相遇时,里面闪烁的是一丝难以察觉的怨恨...
韩安禾没有理会她,拉着弟弟回到树荫下吃午饭。
午饭过后,韩安禾跟苏蓉被段爱民带去晒谷场。
早上的劳动成果已经陆续运到这里——金黄的麦穗堆成小山,在烈日下散发着干燥的香气。
晒谷场分上下两层,下风口处,几个赤膊的汉子正挥舞着连枷打麦,古铜色的脊背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麦粒像金色的雨点般四溅,又被扫成一堆,由年轻人用木锨铲到上层的晒场。
而负责翻晒麦子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怀着身孕的媳妇,或是家里特别疼爱的姑娘家。
她们戴着草帽,手持木耙,在铺开的麦粒间来回走动,确保每一粒都能晒到太阳。
韩安禾两人被段爱民带过来时,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
几个老太太交头接耳,有个包着蓝头巾的甚至还撇了撇嘴——显然对这些“娇气”的知青不太待见。
“婶娘,”段爱民领着她们走到一位白发老太太跟前,语气明显恭敬了许多,“这两个知青手受伤了,下午先跟着您翻麦子。”
老太太姓朱,名秀兰,是村里有名的传奇人物。她丈夫早年抗战时期牺牲在太行山,留下她和一个襁褓中的女儿。
她硬是靠着一双巧手绣花卖钱,把女儿供上了大学——这在这个年代的农村简直是天方夜谭。
如今女儿在县城中学教书,嫁了个吃商品粮的丈夫,几次三番要接她去城里享福。
可她去了没半个月就跑了回来,嫌城里的鸽子笼“憋屈得慌”。
更关键的是,她亡夫是老村长的亲哥哥。所以村里人对这位烈属总是格外照顾,连大队长见了都要恭恭敬敬喊一声“嫂子”。
朱秀兰爽朗地笑起来:“哎呦,我最喜欢年轻的小姑娘了!”她热情地拉过两人的手,却在碰到苏蓉时感觉到对方明显的退缩。
老太太不动声色地松开,转向韩安禾:“爱民你去忙吧,她们就交给我了。来来来,孩子们,到奶奶这来。”
老太太的声音洪亮得不像七十多岁的人,手腕上的银镯子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她眯着眼打量两个姑娘,目光在韩安禾缠着纱布的手上停留片刻,又扫过苏蓉红肿的眼睛,心里已然有了计较。
韩安禾乖巧地走过去,却又被苏蓉抢先一步。
苏蓉一改刚刚的下意识嫌弃,换上一副甜腻的笑脸:“奶奶,我帮您捶捶背吧?”她刻意把包扎的手露在外面,声音软得能滴出水来。
“用不着这个。来,奶奶教你们翻麦子——这活儿看着简单,门道可多着呢!”朱秀兰却摆摆手,从身后摸出两把小巧的木耙,“要顺着一个方向翻,不能乱搅和。”
她示范的动作轻柔却有力,麦粒在她手下如金色的水流般翻涌。
韩安禾学着她的样子开始干活,木耙的重量让她的手心隐隐作痛。但比起割麦子,这已经轻松多了。
苏蓉撇撇嘴,不情不愿地跟着学。韩安禾却学得认真,很快掌握了要领
她偷瞄了眼苏蓉,对方还在不情不愿地挪动着木耙,时不时对着手掌吹气。
“丫头,”朱秀兰突然凑到韩安禾耳边,带着薄荷叶的清凉气息轻轻说。
老太太粗糙的手指点了点她缠着纱布的掌心,“你手上的泡,晚上用蒲公英汁擦擦,好得快。”她眨眨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捣碎了敷上,比卫生所的红药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