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既下,整个按察使司如同精密的机器般高速运转起来。周按察使深知此案干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亲自持吴铭的手令和圣旨,调集了上百名精锐巡捕官兵。同时,蒋瓛派来的那队锦衣卫缇骑也闻讯而动,主动要求参与行动,他们的加入无疑大大增强了行动的权威性和战斗力。
片刻之后,一支由按察使司巡捕、锦衣卫缇骑以及吴铭的护卫组成的混合队伍,如同出鞘利剑,直扑城南骡马市!
马蹄声如雷,打破了骡马市平日里的喧嚣。官兵迅速封锁了各个路口,严禁任何人出入。商贩和顾客们惊慌失措,不知发生了何事。
队伍目标明确,瞬间便将兴隆车马行那座占地颇广的院落围得水泄不通!
“奉旨办案!搜查逆产!胆敢阻拦者,以同党论处!”为首的锦衣卫小旗官厉声高喝,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气。
车行内的伙计、车夫们哪见过这等阵仗,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想跑,有的想躲,都被明晃晃的刀枪逼了回去。几个看似护院的彪悍汉子眼神闪烁,手悄悄摸向身后,但看到那些面无表情、煞气逼人的锦衣卫,终究没敢妄动。
吴铭在王伯和护卫的簇拥下,大步踏入车行院内。他目光锐利如鹰,扫过那些惊慌的面孔,最终落在一个穿着绸衫、试图往后院溜的胖账房身上——正是山货贩子供出的那个接头人!
“拿下他!”吴铭用手一指。
两名锦衣卫如狼似虎地扑上去,瞬间便将那胖账房反剪双手,按倒在地。
“大人!冤枉啊!小人是良民……”胖账房杀猪般叫嚷起来。
“良民?”吴铭冷笑,“‘灰雀’让你清理的‘旧库’,在哪儿?!”
听到“灰雀”和“旧库”两个字,胖账房的叫嚷声戛然而止,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浑身筛糠般抖了起来。
“说!”旁边的锦衣卫小旗官一脚踹在他腿上,力道狠辣。
胖账房痛呼一声,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涕泪横流地指向后院角落一处看似堆放杂物的破旧棚屋:“在……在那边……地……地窖……”
“带路!”
众人押着胖账房,来到那处棚屋。搬开外面堆积的破轮胎、烂草料,果然露出一个隐蔽的、上着沉重铁锁的暗门!
“钥匙!”
“钥……钥匙在赵四爷……不,在赵四那儿……只有他有……”胖账房哆嗦着道。
“砸开!”吴铭毫不迟疑。
王伯上前,抡起早就准备好的铁锤,几下便将那锈蚀的铁锁砸落。
暗门开启,一股混合着霉味、尘土味和某种奇异腥气的味道扑面而来。一条狭窄陡峭的石阶通向下方黑暗。
两名锦衣卫举着火把率先下去探路,片刻后声音传来:“大人,安全!”
吴铭深吸一口气,紧随而下。王伯紧紧护卫在他身旁。
地窖不大,却堆满了东西。火把的光芒摇曳,照亮了眼前的景象。
靠墙堆放着几十个麻袋,扯开一看,里面并非粮食,而是上等的辽东人参、鹿茸,甚至还有几袋色泽暗沉的毛皮——这些都是严格管制、禁止私自贸易的塞外珍品!
另一边,则散落着一些军械部件:磨损的弓弩、残缺的刀剑、甚至还有几副破损的皮甲!虽然陈旧,但明显是军中之物!
而最让吴铭瞳孔收缩的是,在地窖最深处,发现了一个包着油布、隐藏得极好的小木箱!
打开木箱,里面并非金银,而是厚厚几本账册,以及一叠往来书信!
吴铭迅速翻开一本账册,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时间、地点、物品、数量、经手人以及……分成!
“洪武十一年八月,送古北口孙百川处粮秣五百石,实收四百石,折银二百两,刘佥事分百两,王管事先生分五十两,赵四分三十两,孙百川得二十两……”
“洪武十二年三月,售与‘北边客’(暗指蒙古部落)铁料三千斤,换良马五十匹,皮货二百张……利润……”
另一本账册则记录了通过兴隆车行运作,向多个边镇卫所输送“特殊物资”(明显是违禁品)的详细清单和路线!
而那些书信,虽然用语隐晦,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巨大的阴谋和贪婪!其中几封落款只有一个“雀”字的信,更是直接指示着某些物资的流向和价格的商定!
铁证!这才是真正能掀翻一切的铁证!
不仅坐实了庞大的贪墨网络,更直接证明了资敌行为的存在!账册和信件中频繁出现的“刘佥事”、“王管事”、“孙百川”、“赵四”自不必说,还隐约指向了都指挥使司更高层的人物,甚至……信件中某些对接收方“北边客”中大人物的尊称和特殊标记,暗示着对方在蒙古部落中地位极高!
吴铭拿着这些沉甸甸的账册和信件,手微微有些颤抖。这不是简单的贪腐案,这背后牵扯的利益网络和通敌嫌疑,足以震动朝野!
“全部封存!任何人不得触碰!”吴铭强压激动,厉声下令,“将车行所有管事、账房、核心伙计,全部锁拿回按察使司!严加审讯!”
“是!”锦衣卫和巡捕们轰然应诺,动作迅速地将地窖内所有物品清点贴封,将面如死灰的车行人员一一上枷锁。
当吴铭捧着那口装满账册信件的小木箱,走出地窖,重见天日时,骡马市所有被封锁的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他。
阳光照在他身上,映出一片肃杀。他手中那口木箱,仿佛蕴含着能吞噬无数人的惊雷。
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飞传开来。
兴隆车行被抄了!
查出巨量赃物和账册!
资敌实据被发现!
整个北平城为之震动!
都指挥使司内,某些人坐立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
燕王府中,朱棣闻讯,久久沉默,手指捏得发白。
而那些隐藏在更深处的黑影,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杀机。
吴铭回到按察使司,立刻下令:“加派三倍人手,看守证物和人犯!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近!所有口供,一式三份,分别存档!”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现在才刚刚开始。这些铁证,既是功绩,也是催命符。无数人会想要将它们毁掉,或者……将持有它们的人毁掉。
但他毫无畏惧。项目经理最擅长的,就是掌控关键路径和核心风险。而现在,项目的核心交付物——足以定罪的证据,已经牢牢掌握在他手中。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些“交付物”,安全地呈送给最终“客户”——大明天子朱元璋了。
而三司会审的队伍,据报已至保定府,不日便将抵达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