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洲传送阵的成功建立,如同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其战略意义远超任何单一的法宝或丹药。王也深知,通道若只是闲置,便是最大的浪费。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将战略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势力延伸。
“是时候将触角正式伸向西方了。”王也(本体)于元初门主殿召见宗门核心高层,做出了重要决策:“即日起,筹建元初门西方分部!”
旨意一下,整个元初门高效运转起来。
人选是关键。 王也亲自把关,从内门弟子及执事长老中,精心挑选出了第一批前往西方的班底:
· 统领: 指派一位心思缜密、处事圆融、修为已达元婴初期的张源清长老担任分部临时统领。他性情沉稳,不骄不躁,且对炼丹制药颇有研究,便于与紫罗兰姐妹会对接。
· 护卫力量: 抽调十名金丹后期或圆满、斗法经验丰富、且修炼了改良后敛息术的核心弟子,组成护卫队,由一位以战力着称的元婴初期剑修李锐带领。
· 专业人才: 包括两名擅长阵法维护的弟子负责维护传送阵及布置分部防御阵法、三名精通灵植培育的弟子协助管理药圃并学习西方魔法植物知识、两名擅长炼器制符的弟子研究西方材料并尝试本地化生产、以及一名精通情报整理的执事负责与猎魔人公会及黑暗生物情报网对接。
· 后备力量: 另有一批二十人的筑基期弟子作为后备,暂留宗门,待分部稳定后分批前往历练。
所有被选中者皆立下天道誓言,严守分部位置及传送阵秘密。
选址与建设。 这一点早已在王也计划之中。西方化身直接选定了阿尔卑斯山脉深处,毗邻紫罗兰姐妹会山谷的另一处隐蔽山谷。此地有姐妹会作为邻居,可互为犄角,且能量充沛,环境相对安全。化身提前以阵法遮掩了山谷入口,并初步平整了土地。
首批人员通过传送阵抵达时,西方化身已在此等候。没有过多寒暄,建设立刻开始。
在李锐长老的护卫下,弟子们各司其职:
· 阵法弟子迅速以带来的阵旗、灵石为基础,结合当地地貌,布下了一座集隐匿、防御、聚灵于一体的复合大阵——“小两仪微尘阵”的简化版。虽远不如宗门大阵,但足以抵挡元婴后期以下的窥探和攻击,并将山谷更好地隐藏起来。
· 炼器弟子与部分护卫弟子动手,利用带来的由奥金、星辰铁混合其他灵材制成的预制构件和当地木材、石材,开始建造主体建筑——一座三层高的东方殿宇风格的主楼用于议事、修炼、库房,以及数排可供居住、炼丹、炼器的厢房。建筑风格虽东方式样,但表面都铭刻了敛息符文,从外部看,与山石林木无异。
· 灵植弟子则立刻开始规划药圃,划分区域,准备移植部分东方灵植幼苗,并开始系统学习紫罗兰姐妹会提供的魔法植物栽培手册。
· 张源清长老则带着情报执事,在化身的引荐下,正式拜访了紫罗兰姐妹会,与艾拉长老等进行了友好会谈,再次确认了盟约,并就日后合作细节(如丹药交换、共同防卫、知识交流)进行了深入磋商,关系进一步巩固。
整个建设过程高效而迅速,充分展现了修真者的能力。不过旬日,一个功能齐全、隐蔽安全的营地便已初具规模。王也化身亲自题写匾额——“元初西府”,挂于主楼之上。
经营与融入。 分部建立,并非闭门造车,而是要积极融入西方超自然世界,为其所用,亦从中获利。
情报枢纽: 分部正式成为王也西方情报网络的核心枢纽。猎魔人公会的情报、各黑暗生物部落的报告,开始源源不断地汇总至此,由情报执事初步整理分析后,通过传送阵或特定传讯法阵发送回宗门本部。
资源中转站: 西方收集到的各种特产资源,无需再由化身辛苦携带,可直接存储于分部库房,定期批量传送回宗门。而宗门炼制的丹药、法器符箓,也可输送至分部,用于奖励下属势力、与其他西方势力交易或分部弟子自用。
丹药工坊: 张源清长老带领弟子,开辟了丹室,开始尝试利用西方魔法植物和本地材料,小规模炼制一些适合西方修炼者或本土黑暗生物使用的丹药,如简化版的血脉丹、适合女巫的凝神药剂等,用于以物易物,换取更多资源和好感。
外交前哨: 分部在王也化身的遥控指导下,开始有选择地与一些态度相对友善的中立势力进行接触。例如,与少数信誉良好的炼金术师交换材料,向猎魔人公会提供少量优惠的武器维护服务作为情报合作的补充,甚至暗中向某些遭受打压的小型光明侧团体提供有限援助,逐步扩大影响力。
王也的双身共鸣在此发挥了巨大作用。本体坐镇宗门,总揽全局,制定大战略;化身则隐于幕后,通过分部下达指令,处理西方具体事务,监控各方反应。两者思维同步,使得西方分部的运营如臂指使,高效而精准。
元初西府的建立,并未大张旗鼓,但在西方超自然世界的暗流之下,却像投入了一颗石子,荡漾开层层涟漪。许多势力都隐约察觉到,似乎有一股新的、陌生的东方力量正在悄然扎根,但其实力深浅、目的为何,却无人能说清。
教廷保持了沉默,黑暗议会内部议论纷纷,猎魔人公会乐见其成,紫罗兰姐妹会则多了一个坚实的盟友。
对于王也而言,西方分部不仅仅是一个前哨基地,更是一个实验场,一个了望塔,一个将来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支点。
他看着逐渐步入正轨的元初西府,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未来的风暴中,这里或许将成为东西方文明碰撞与融合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