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光穿梭于云海之上,下方已然可见东方大陆蜿蜒的海岸线与熟悉的气息。王也化身的心神却依旧沉浸在对西方力量的剖析之中,尤其将对自身道途最有参照意义的两种“阳刚”力量——教廷圣光与东方纯阳道法,置于元神之中细细比对、推演。
此番西行,他与教廷势力多有接触,从最低阶的牧师、狂热审判官,到传奇圣骑士长,乃至最终与教皇的隔空意念交锋,对“圣光”之力有了颇为深入的直观了解。而东方纯阳道法,更是他《无天子午遁》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行至今,体会尤深。
两者皆以“光明”、“炽热”、“净化”、“正面”着称,对阴邪、黑暗、亡灵、污秽之物有着天然的克制力。施展之时,光华万丈,正气凛然,凛然不可侵犯。然而,其内在本质与根源,却有着天壤之别。
圣光之力,其核心在于“信仰”与“赐予”。
王也回想起与那位圣骑士长交锋的场景。对方的圣光浩瀚磅礴,充满了一种不容置疑的“神圣”意志,仿佛代表着某种绝对的“正确”与“秩序”。其力量炽热而纯粹,对黑暗生物的杀伤力极大,甚至能一定程度上灼烧精神层面的污秽。
但当他以混沌真元细细感知时,便发现其力量的“源头”并非完全来自于施法者自身。那圣骑士长仿佛一个精心打造的“容器”或“通道”,其力量更多地是来自于冥冥之中某个至高的存在——或许是上帝,或许是“圣光”本源概念——通过其坚定的信仰为桥梁,灌注而下。
其强弱,取决于信仰的虔诚度、与“源头”的契合度以及自身所能承载的容量。一旦信仰动摇,或者被更高阶的圣光使用者剥夺了“恩宠”,其力量便会迅速衰退。这种力量体系,更像是一种“借用”或“雇役”。
优势在于: 入门相对明确,只要信仰足够坚定,便能获得力量,且前期进步可能很快。力量性质纯粹而极端,在对阵特定敌人时效果卓着。体系内部有完整的晋升、惩戒、神术授予规则。
劣势亦明显: 受制于“源头”。其力量上限似乎早已被“源头”所划定,难以超越。力量性质固定,缺乏变化,容易被针对性克制,例如,若遇非黑暗非亡灵,而是同样秩序却不同属性的力量,圣光的特效便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其根基在于“信他”,而非“修己”,将自身力量的掌控权很大程度上交付于外,与修真之道“性命双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核心宗旨背道而驰。
反观东方纯阳道法,其核心在于“修炼”与“感悟”。
无论是正统道门的纯阳仙诀,亦或是王也《无天子午遁》中演化出的纯阳之力,其力量根源皆来自于自身!
修士吐纳天地灵气,尤其是日精、天罡正气等,于丹田经脉中炼化为纯阳真气,一点点积累、提纯、升华。这个过程,是不断壮大自身“本源”的过程。对敌之时,调动的是自身苦修而来的法力,如臂指使,圆融如意。
纯阳道法同样至阳至刚,可焚山煮海,破邪诛魔,但其“阳刚”之中,更蕴含着一股勃勃生机与中正平和的意境。它不仅是毁灭邪祟的利器,亦是淬炼肉身、温养神魂的宝药。正如太阳,既带来光明温暖滋养万物,亦有酷烈炙热蒸发污秽。
其优势在于: 力量完全归于自身,不受制于任何外神或源头,真正意义上的自强不息。随着修为提升,对“纯阳”法则的感悟越深,便可自行推演变化,衍生出无穷妙用,如纯阳真火、紫霄神雷、昊阳护体神光等,潜力无限。根基扎实,步步为营,无有力量反噬或突然失去力量之虞。
劣势在于: 入门艰难,修炼缓慢,需要大毅力、大智慧。对资质、心性、资源要求极高。前期威力可能不如借用来的圣光那般“立竿见影”。
王也心念微动,指尖一缕混沌真元流转,分离出一丝精纯的纯阳之气,又于记忆中提取出一丝与圣骑士长交手时捕捉到的圣光气息,将二者置于元神之中模拟对比。
圣光气息:纯粹、炽热、带着一种“排他性”的神圣,仿佛非此即彼,异端皆需净化。其结构稳定而统一,但略显“呆板”,缺乏内在变化。
纯阳之气:同样炽热光明,却更显“灵动”与“浩然”。它并非单纯排斥黑暗,更有一种“化育”、“中和”的底蕴在其中,仿佛能融于万物,又能克化万物。其结构精妙,生生不息,充满无限可能。
“原来如此。”王也眼中恍然,“圣光如铁,规整锐利,却易折易锈;纯阳似水,至柔至刚,可奔流可升华,润物无声亦能惊涛骇浪。”
“信仰之力,终是外道。虽能速成,却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上限已定。而自身修炼,掘自身之潜能,参天地之法则,方是通天之途,大道之基。”
这番对比,不仅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西方力量体系的本质,也更坚定了自身道途的选择。他的混沌大道,海纳百川,这“圣光”的纯粹与炽热,其表现形式与对“阳”与“净化”的运用理念,亦可作为资粮,被混沌真元吸收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让他自身的“阳”之的一面,变得更加圆满多变。
例如,或可借鉴其“信念”转化为“力量”的某种特质,强化自身神通中以意志影响现实的效果?但又需避免陷入依赖外源的陷阱,始终保持“以我为主”。
思虑至此,道心愈发明澈。西方之行,种种经历,无论是对手、盟友还是敌人,都成了映照自身、完善大道的最好磨刀石。
他抬头望向前方,东方大陆的气息已扑面而来。
遁光加速,撕裂云层,向着那片熟悉的土地,疾驰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