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议事厅惊雷乍起,唐不三反迹初显
吴家堡的议事厅里,烛火跳动得格外急促。铜制烛台映着三人凝重的脸庞,叶青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案上的虎啸山防御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的 “箭楼”“陷坑”“火药库”,每一处都是他当年亲手规划,如今却像一根根刺,扎得他心口发疼。
“青云,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耶律娟将一封揉皱的信纸推到他面前,信纸边缘因反复摩挲泛着毛边,上面是唐不三的回复,字迹潦草,只草草写着 “军务繁忙,暂难离山” 八个字,“前两次召他回堡议事,他要么推说训练紧,要么说要防备赵家暗探,这次倒好,连理由都懒得编了。”
袁七猛地一拍桌案,腰间的鬼头刀鞘 “哐当” 撞在桌腿上,震得烛火晃了晃:“这唐不三分明是翅膀硬了!上月夫人要调两车银子回堡周转,他竟说‘山路艰险,恐遭劫掠’,死活不肯放行!咱们虎啸山的轻骑都是西域来的精锐,别说小毛贼,就是赵家的正规军也得让三分,他这分明是借口!”
叶青云拿起那封回信,指尖捏得信纸发皱。他想起三年前初见唐不三时的情景 —— 那时唐不三还是个落魄的马贼头领,带着几十号兄弟在虎啸山苟活,是他给了粮草、给了武器,让他统领轻骑,还亲手帮他打造虎啸山的防御工事。可如今,那个曾跪地发誓 “誓死追随” 的人,却成了最棘手的隐患。
“不止如此。” 耶律娟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寒意,“暗门刚送来消息,唐不三这半年在西北边境闹得越来越不像话。上个月洗劫了青运城以西的三个村落,抢了粮食不说,还掳走了十几个年轻妇人;前几日又截了赵家运往郡府的粮草,却没像往常一样分给流民,全拉回了虎啸山 —— 他这哪里还是咱们的轻骑统领,分明是占山为王的匪首!”
“什么?” 袁七眼睛一瞪,伸手按在刀柄上,“这狗东西忘了当初是谁救他出水火的?咱们养着他的轻骑,给他建武器厂、火药坊,他倒好,拿着咱们的东西祸害百姓!不行,我现在就带三百兄弟上山,把他绑回来问罪!”
“坐下,袁七。” 叶青云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他抬手按住袁七的胳膊,目光落在虎啸山防御图的 “主峰大寨” 上,“虎啸山的防御是我亲手设计的,山脚下有三道陷坑,半山腰有四座箭楼,山顶大寨还有火药库和暗道,轻骑们熟悉地形,又都是西域精锐,硬攻只会伤亡惨重。”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苦涩:“更重要的是,虎啸山藏着咱们吴家堡大半的家当 —— 去年开采的黄金、白银,大半存在山巅的银库;武器厂每月能造五十把火铳、百支连弩;火药坊的硝石、硫磺储备,够支撑一场大战。唐不三占着这些,简直是如虎添翼。”
耶律娟看着叶青云眼底的红血丝,轻声补充:“我还查到,唐不三半年前就开始偷偷联络西北的小股匪帮,给他们分粮食、送武器,现在虎啸山周围已经聚集了五六个匪帮,加起来有上千人,都听他调遣。他这是早有预谋,要把虎啸山打造成自己的独立王国。”
烛火 “噼啪” 一声,溅起一点火星,落在防御图上,烧出一个小小的黑痕。叶青云盯着那个黑痕,像是看到了虎啸山如今的乱象,心中涌起一阵悔意 —— 当初他只想着让唐不三尽快稳住虎啸山,没多想约束之法,既没派心腹暗卫监视,也没将他的家眷留在吴家堡做人质,如今才让唐不三有了叛离的底气。
二、忆昔年苦心筑防,看今朝虎啸生乱
议事厅的气氛沉默得让人窒息。叶青云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冷风卷着夜露灌进来,吹得他脑子清醒了几分。窗外的吴家堡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冶铁厂的烟囱还冒着微弱的红光,像是在提醒他,这三年来的心血,绝不能毁在唐不三手里。
“还记得三年前,咱们刚拿下虎啸山的时候吗?” 叶青云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自语,“那时候山还是座荒山,只有几间破庙,唐不三带着几十号人,连饭都吃不饱。我让王五调了五十石粮食过去,又派了十个工匠,帮他修寨墙、建粮仓。”
袁七的情绪也平静了些,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感慨:“怎么不记得?当时你还说,虎啸山地势险要,是西北的咽喉,守住它,就能挡住赵家从西边来的威胁。你亲自带着咱们在山脚下挖陷坑,在半山腰建箭楼,连火药库的位置都是你定的,说要避开山洪,还要方便运输。”
耶律娟也想起了往事,眼神柔和了些:“那时候唐不三对咱们多恭敬啊,每次来吴家堡,都提着自己打的猎物,一口一个‘首领’‘夫人’,说要跟着咱们干一番大事业。我还劝你,说他是个可用之才,让你多放权给他,没想到……”
“是我太轻信他了。” 叶青云打断她,语气里满是自责,“我以为他吃过苦,会懂感恩;以为他知道咱们的理想,会跟着咱们护佑百姓。却忘了,权力和财富最容易让人迷失。虎啸山的银子多了,武器强了,他就忘了当初为什么要跟着咱们,只想着自己当王。”
他转身回到桌前,重新拿起防御图,指尖划过 “武器厂” 的位置:“当初建武器厂的时候,我特意让工匠们用最好的铁,还从京城请了造火铳的师傅,就是想让轻骑们有足够的武器保护自己,保护百姓。可现在,那些火铳却成了唐不三欺压百姓的工具。”
袁七也叹了口气:“说起来,那些西域轻骑也是可惜了。当初咱们花了大价钱从西域买来,又训练了半年,个个骑术精湛,箭法如神,本是用来对付赵家、保护流民的,现在却跟着唐不三烧杀抢掠,成了西北的祸害。”
“不止轻骑。” 耶律娟翻开一本账本,上面记录着虎啸山的物资进出,“从去年冬天开始,唐不三就以‘训练需要’为由,让吴家堡每月多送三成的粮食、两成的火药。当时我还觉得奇怪,现在才明白,他是在囤积物资,为叛离做准备。”
叶青云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心中的焦虑更甚。虎啸山的银库藏着十万两银子、五万两银票,是吴家堡三年来的积蓄;武器厂现存三百把火铳、五百支连弩;火药坊有两千斤火药、五千支弩箭;再加上三千西域轻骑和上千匪帮,唐不三的实力已经远超他的预期。
“现在最麻烦的是,咱们没有牵制他的筹码。” 耶律娟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暗门查过,三个月前,唐不三就以‘接家眷上山享福’为由,把他的父母、妻儿都从吴家堡附近的村落接走了,现在都住在虎啸山的主峰大寨里,咱们想用人质逼他就范,都没机会。”
袁七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这狗东西,连家眷都提前转移了,心思够毒的!那咱们现在怎么办?眼睁睁看着他占着虎啸山,拿着咱们的东西祸害百姓?”
叶青云没有回答,只是将防御图铺得更开,目光反复扫过虎啸山的每一处防御工事。他知道,现在的局面就像一只手被生生打断 —— 虎啸山是他在西北的重要据点,是武器和财富的储备地,更是对抗赵家、肖亲王的重要力量,如今被唐不三占据,不仅实力大损,还多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三、探虚实暗卫传讯,析利弊众议破局
“先别急着动手,派暗卫去虎啸山探探虚实再说。” 叶青云终于开口,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沉稳,“让暗门的人乔装成商贩,混进虎啸山周围的村落,打听唐不三的动向、轻骑的士气,还有匪帮的情况。另外,查清楚虎啸山的补给线,看看他们的粮食、火药从哪里来,能不能从源头切断。”
袁七点头:“我这就去安排!让暗卫们小心点,唐不三现在肯定加强了戒备,别被他发现了。”
耶律娟也补充道:“我让耶律烈派几个北蛮的探子从侧面打听,虎啸山的西北方向是北蛮的地盘,唐不三联络的匪帮里,有几个跟北蛮的部落有往来,或许能查到些有用的消息。”
叶青云点头,又看向防御图:“另外,咱们得做好最坏的打算。袁七,你从虎啸山调回来的两百轻骑,加上明卫,加强吴家堡的防御,尤其是铁矿、煤矿和冶铁厂,防止唐不三派人来偷袭。王五那边,让他加快武器和火药的生产,不能让虎啸山的武器厂断了咱们的后路。”
“放心吧首领!” 袁七站起身,“我这就去安排防御,保证吴家堡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三日,议事厅成了吴家堡最忙碌的地方。暗卫们每天都会传回消息,一条条情报像碎片一样,逐渐拼凑出唐不三在虎啸山的真实情况。
“首领,暗卫传回消息,唐不三在虎啸山搞了个‘山大王’的仪式,还封了几个匪帮头领当‘将军’,现在山上的人都喊他‘唐王’。” 耶律娟拿着情报,语气带着几分嘲讽,“他还规定,周围的村落每月要向他交‘保护费’,交不出的就抢粮食、掳人口,百姓们都恨透了他。”
叶青云皱起眉头:“轻骑们的反应呢?他们愿意跟着唐不三做这种事吗?”
“大部分轻骑都是被迫的。” 耶律娟继续念道,“暗卫混进一个村落时,遇到了两个逃出来的轻骑,说唐不三用他们的家眷威胁,要是不从就杀了家眷。还有一部分轻骑是西域来的,不懂中原的规矩,以为跟着唐不三就是‘打仗’,不知道是在欺压百姓。”
袁七眼睛一亮:“这么说,轻骑们不是真心跟着唐不三?那咱们要是能想办法告诉他们真相,再帮他们救出家眷,说不定能策反一部分人!”
“有这个可能,但很难。” 叶青云摇头,“唐不三把家眷都集中在主峰大寨,守卫森严,很难救出来。而且轻骑们被分散在各个营寨,互相监视,就算有想反的,也不敢轻易行动。”
又过了两日,北蛮的探子也传回了消息。耶律娟拿着情报,脸色凝重:“耶律烈说,唐不三最近在跟赵家的人接触,想跟赵家合作,用虎啸山的武器和银子换赵家的支持,还承诺帮赵家对付咱们和肖亲王。”
“什么?” 袁七猛地站起来,“这狗东西竟然投靠赵家!他忘了赵家当初是怎么追杀他的吗?简直是认贼作父!”
叶青云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唐不三若是跟赵家合作,后果不堪设想 —— 赵家在东莱郡有势力,唐不三有武器和轻骑,两者联手,不仅吴家堡危险,连琥珀湾、东莱郡的城垣修缮工程都会受到威胁。
“不能再等了。” 叶青云握紧了拳头,“必须尽快解决唐不三,否则夜长梦多。袁七,你觉得咱们硬攻的话,有几成把握?”
袁七沉默了片刻,走到防御图前,指着山脚下的陷坑:“虎啸山的三道陷坑,第一道是绊马索,第二道是尖刺坑,第三道是陷阱,里面埋了火药,触发机关就会爆炸。咱们的人不熟悉地形,硬攻的话,至少要损失一半的人手,而且不一定能攻上去。”
他又指着半山腰的箭楼:“四座箭楼里各有五十名弓箭手,还有连弩,射程远,威力大,咱们的人冲上去,会成为活靶子。山顶的火药库更麻烦,唐不三要是被逼急了,说不定会点燃火药库,跟咱们同归于尽。”
耶律娟也摇头:“硬攻太冒险,咱们现在能调动的人手只有明卫三千、暗卫三千,还有两百轻骑,加起来六千多人,唐不三有三千轻骑、上千匪帮,再加上防御工事,咱们讨不到好。”
叶青云看着防御图,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袁七和耶律娟说得对,硬攻就是以卵击石,可若是不攻,唐不三就会越来越强,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现在的他,就像站在悬崖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四、寻破绽补给断链,联旧部暗藏生机
议事厅的烛火燃到了尽头,晨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亮了桌案上堆积如山的情报。叶青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一条情报上 ——“虎啸山的粮食储备只够支撑一个月,日常消耗需从周围村落征集,火药需从青运城的商贩手中购买”。
“粮食、火药……” 叶青云喃喃自语,突然眼前一亮,“唐不三的粮食靠村落征集,火药靠商贩购买,这就是他的破绽!咱们要是能切断他的补给线,不用硬攻,他自己就会乱起来!”
袁七也凑过来,看着那条情报,兴奋地说:“对啊!咱们可以派暗卫去周围的村落,告诉百姓们,只要不向唐不三交‘保护费’,咱们就会保护他们,还会给他们粮食补贴。百姓们本来就恨唐不三,肯定愿意配合!”
耶律娟也点头:“火药方面,我可以让青运城的商铺掌柜们停止向唐不三的人出售硝石、硫磺,再派暗卫盯着青运城的商贩,谁敢偷偷卖给唐不三,就断了他的货源。没有火药,他的火铳、连弩就是废铁,陷坑里的火药也补充不了!”
叶青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就这么办!袁七,你负责联络周围的村落,派暗卫和明卫保护百姓,确保他们的安全;耶律娟,你负责切断火药补给,联系青运城的商铺,再派暗卫监视商贩;我会让王五从吴家堡的粮库调一部分粮食,分给配合的村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另外,” 叶青云又补充道,“让暗门的人想办法联系虎啸山的旧部,尤其是唐不三身边的亲兵。我记得唐不三有个副将叫赵武,以前是吴家堡的护卫,对咱们忠心耿耿,后来被派去虎啸山协助唐不三。要是能联系上赵武,让他在内部策反,效果会更好。”
袁七和耶律娟齐声应命,议事厅的气氛终于不再压抑,多了几分希望。
接下来的几日,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袁七派了五百名明卫,分成十组,驻守在虎啸山周围的二十个村落,每个村落派五十名明卫,不仅保护百姓的安全,还送去了粮食和种子。百姓们本就对唐不三的 “保护费” 怨声载道,现在有了吴家堡的保护和支持,纷纷拒绝向虎啸山交粮,有的甚至还主动向明卫提供唐不三的动向。
耶律娟则亲自去了一趟青运城,找到了城内最大的几家商铺掌柜。这些掌柜都是吴家堡的老主顾,平时靠着吴家堡的盐、琥珀赚了不少钱,听说要切断唐不三的火药补给,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叶夫人放心,咱们都是靠叶大人吃饭的,绝不敢跟唐不三那种匪首合作!” 最大的商铺掌柜王老板拍着胸脯保证,“我还会跟其他掌柜说,谁要是敢偷偷卖给唐不三火药,咱们就联合起来,让他在青运城混不下去!”
暗门的人也不负所望,通过赵武的一个远房亲戚,终于联系上了赵武。赵武在信中说,他早就看不惯唐不三的所作所为,却因为家眷被唐不三控制,不敢轻举妄动。他还透露,现在虎啸山的轻骑因为粮食减少,已经开始有怨言,不少人都想离开,只是怕被唐不三报复。
“太好了!” 叶青云拿着赵武的信,激动地对袁七和耶律娟说,“赵武愿意配合咱们,只要咱们能救出他的家眷,他就能策反至少一半的轻骑!”
袁七也兴奋地说:“那咱们现在就制定救人家眷、策反轻骑的计划!等轻骑策反了,唐不三就成了孤家寡人,到时候再攻虎啸山,就容易多了!”
耶律娟却冷静地说:“救家眷不能急。唐不三把家眷都放在主峰大寨的内院,守卫有一百多人,都是他的心腹,硬救肯定不行。咱们得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唐不三派心腹出去征集粮食的时候,再趁机潜入大寨,救出家眷。”
叶青云点头:“说得对。咱们先继续切断补给,让唐不三的粮食、火药越来越少,等他内部乱起来,再找机会救家眷、策反轻骑。另外,让耶律烈派些北蛮骑兵,在虎啸山的西北方向巡逻,防止唐不三向赵家求援,也能给唐不三施加压力。”
计划确定后,吴家堡的众人都行动起来。暗卫们继续监视虎啸山的动向,明卫们保护着周围的村落,商铺掌柜们切断了火药补给,北蛮的骑兵也在虎啸山的西北方向巡逻,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慢慢收紧。
五、困兽斗唐不三急,破局在即待时机
半个月后,暗卫传回了好消息 —— 虎啸山的粮食已经严重不足,唐不三派了三批人出去征集粮食,都被明卫和百姓挡了回来,有的甚至还被百姓们用锄头、镰刀赶跑了;火药也快用完了,火铳、连弩大多成了摆设,陷坑里的火药也不敢轻易使用,怕后续补充不上。
“唐不三现在肯定急坏了!” 袁七拿着情报,哈哈大笑,“暗卫说,最近几天,唐不三在大寨里天天骂人,还杀了两个没征集到粮食的匪帮头领,现在山上的匪帮都怕他怕得要死,不少人都想偷偷跑下山!”
耶律娟也笑着说:“赵武也传信来,说轻骑们的怨言更大了,有的甚至跟唐不三的亲兵吵了起来,说要离开虎啸山,回西域去。赵武说,现在就差一个机会,只要咱们救出他的家眷,他就能立刻策反轻骑。”
叶青云看着情报,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他知道,唐不三现在就像一只困兽,越是着急,就越容易出错,这正是他们动手的好时机。
“机会来了。” 叶青云突然开口,指着一条情报,“暗卫说,唐不三明天要亲自带五百轻骑、一千匪帮,去青运城以西的李家村征集粮食,说是要‘踏平李家村’,给其他村落一个教训。他带走了大部分心腹,主峰大寨的守卫肯定空虚,咱们正好趁机救出家眷!”
袁七眼睛一亮:“太好了!咱们派多少人去?我带三百暗卫,保证能救出赵武的家眷!”
“不行,暗卫去太多容易被发现。” 叶青云摇头,“派五十名精锐暗卫,由段有鹏统领,乔装成匪帮,混进虎啸山。赵武会在大寨里接应他们,只要救出他的家眷,再让他用暗号通知其他轻骑的家眷,让他们配合,就能把所有家眷都救出来。”
他又看向袁七:“你带两百轻骑、五百明卫,在李家村附近埋伏,等唐不三带兵去李家村,就偷袭他的后路,不用跟他硬拼,主要是拖延时间,让段有鹏有足够的时间救人家眷。另外,派暗卫在虎啸山周围散布消息,说唐不三要把家眷送到赵家当人质,让轻骑们知道唐不三的真面目。”
耶律娟也补充道:“我会让青运城的商铺掌柜们,在唐不三去李家村的路上,故意散布‘赵家要吞并虎啸山’的消息,让匪帮们人心惶惶,不敢跟唐不三一条心。”
计划制定完毕,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段有鹏挑选了五十名精锐暗卫,换上匪帮的衣服,拿着唐不三之前发的 “通行令牌”(暗卫从逃下山的匪帮手中缴获的),朝着虎啸山出发;袁七带着七百人马,埋伏在李家村附近的山林里;耶律娟则派人去青运城,让商铺掌柜们散布消息。
第二日清晨,唐不三果然带着一千五百人马,气势汹汹地朝着李家村出发。他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手里拿着马鞭,脸色阴沉,显然是因为粮食、火药不足而怒火中烧。他不知道,自己这一离开,虎啸山就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段有鹏带着暗卫,顺利混进了虎啸山。赵武早已在大寨门口等候,他穿着亲兵的衣服,悄悄将段有鹏等人带到内院附近:“家眷都被关在内院的三间房里,守卫有五十人,我会想办法引开他们,你们趁机进去救人。”
赵武果然按照计划,故意跟守卫的小头领争吵起来,说 “唐王有令,要检查家眷的粮食”,把守卫们都引到了内院门口。段有鹏等人趁机从后院的狗洞钻进内院,迅速解决了看守家眷的几个亲兵,将三十多名家眷都救了出来。
“大家别慌!我们是吴家堡的人,是来救你们的!” 段有鹏对着家眷们喊道,“唐不三要把你们送到赵家当人质,只有跟我们走,才能安全!”
家眷们早就对唐不三恨之入骨,听到这话,纷纷跟着段有鹏往外跑。赵武也趁机煽动守卫的亲兵:“唐不三要卖了咱们的家眷,咱们还跟着他干什么?不如跟吴家堡的人走,还有一条活路!”
不少亲兵本就对唐不三不满,听到这话,纷纷放下武器,跟着赵武一起,保护着家眷,朝着虎啸山外跑去。
与此同时,袁七在李家村附近的山林里,看到唐不三的人马进入了李家村,立刻下令偷袭。七百人马从山林里冲出来,朝着唐不三的后路杀去。匪帮们本就人心惶惶,听到喊杀声,以为是赵家的人来了,纷纷四散逃跑;轻骑们看到后路被袭,又想起之前听到的 “唐不三卖家眷” 的消息,也开始动摇,有的甚至调转马头,朝着虎啸山跑去。
唐不三看到手下四散逃跑,气得哇哇大叫,却根本控制不住局面。他知道大势已去,只能带着剩下的几百心腹,狼狈地朝着虎啸山逃去。可等他回到虎啸山,却发现大寨里空无一人,家眷、亲兵、轻骑都不见了踪影,只有一面 “唐王” 的旗帜,被扔在地上,踩得满是泥土。
“唐不三,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袁七带着人马,从山林里走出来,将唐不三团团围住,“你占山为王,欺压百姓,背叛兄弟,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唐不三看着周围的人马,又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大寨,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他拔出腰间的弯刀,想要反抗,却被袁七一枪挑落马下,当场被擒。
夕阳西下时,段有鹏带着家眷、赵武和策反的两千轻骑,回到了吴家堡。叶青云亲自在堡门口迎接,看到赵武和轻骑们,笑着说:“欢迎回家,兄弟们!”
赵武带着轻骑们,对着叶青云单膝跪地,齐声喊道:“参见首领!誓死追随首领!”
议事厅里,烛火再次亮起,却不再是之前的凝重,而是充满了喜悦和希望。叶青云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感慨万千 —— 虽然经历了唐不三的叛离,损失了一些人手和物资,但也清除了内部的隐患,策反了两千轻骑,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应对危机的方法,证明了只要同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接下来,咱们要做的,就是整顿虎啸山,重建武器厂和火药坊,让它重新成为咱们在西北的据点。” 叶青云看着众人,语气坚定,“另外,唐不三虽然被擒,但赵家的威胁还在,肖亲王的野心也没消除,咱们还要继续壮大自己,才能在这乱世里站稳脚跟,保护好百姓。”
众人齐声应命,议事厅里的掌声,在夜色中传出很远,像是在宣告着这场困局的结束,也像是在预示着未来的希望。吴家堡的灯火,在西北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照亮了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