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青龙城的晨雾愈发厚重,将城南宅邸的青石板路浸得湿滑。议事阁内,一盏油灯摇曳,映着众人凝重的神色 —— 段有鹏刚从虎啸山带回密信,信纸褶皱处还沾着泥土,显然是加急送来的。
“赵家父子在虎啸山附近丢了两批货物,已经派人去查了。” 段有鹏展开信纸,声音低沉,“不过派去的人刚摸到虎啸山山脚,就被唐不三发现,全给斩了,尸体扔在山道上,还留了话,说再敢来查,就端了赵家在北方的货栈。”
叶青云指尖敲着桌沿,眉头微蹙。赵家在北方势力庞大,主营皮毛和药材,此次货物被截,本就不会善罢甘休,唐不三此举虽暂时震慑了赵家,却也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 赵家若真被惹急了,说不定会联合其他势力施压,只是眼下有更棘手的问题。
“唐不三倒是果断,可咱们也断了一条路。” 玄机子抚着胡须,缓缓道,“之前还想着若事不可为,能借赵家的力量牵制马家,如今赵家自顾不暇,咱们更不能指望外力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更关键的是,虎啸山的轻骑绝不能动 —— 一旦轻骑踏入大夏境内,就是越界,朝廷定会问责,到时候不仅救不了慕容姑娘,反而会把吴家堡拖进泥潭。”
这话如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袁七攥紧拳头,不甘道:“难不成咱们就眼睁睁看着马家作恶?黑风堂的人在街上横行霸道,咱们却连门都不敢出!”
叶青云抬眼望去,窗外晨光穿透薄雾,隐约能看到巷口两个青衫汉子倚着墙,看似闲聊,目光却时不时往宅邸方向瞟 —— 那是马家派来的监视者,自那日商议诱杀马家运粮队后,这些人就没离开过,明着是闲逛,实则是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不是不能动,是得选对时机。” 叶青云声音沉而稳,“马家根基深,四五百人里有一半是黑风堂的精锐,硬拼不行;王家在暗处盯着,无影阁随时可能出手,咱们不能暴露实力。既然啃不动马家这块硬骨头,就先从黑风堂下手 —— 黑风堂是马家的爪牙,断了这爪牙,马家就少了一半底气。”
“可咱们被监视着,怎么动黑风堂?” 段有鹏问道,“出门三步就有人跟着,就算找到黑风堂的据点,也没法带人过去。”
叶青云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指尖在桌下轻轻敲了敲 —— 那里藏着一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 “影” 字,是暗门的信物。暗门是吴家堡暗中培养的势力,成员遍布各州府,专司刺探情报、执行隐秘任务,除了他和耶律娟,没人知道暗门的存在,这也是他最后的底牌。
“我有办法联系暗门。” 叶青云压低声音,“暗门在青龙城有接头点,只是我得借个机会出去,不能让监视的人起疑。”
次日午时,叶青云以 “久居宅邸闷得慌,想出去吃口热菜” 为由,带着袁七和两个内卫出门。刚走到巷口,那两个青衫汉子就不动声色地跟了上来,不远不近地缀在后面。
叶青云故作不知,笑着对袁七说:“上次在‘圣月轩’吃的牛腩西红柿不错,今天去‘醉仙楼’尝尝他们的酱肘子,听说他家的肘子炖得能脱骨。”
袁七配合地嚷嚷:“好啊好啊!我早就想吃了,上次在邱家集没吃够!”
一行人说说笑笑,走进 “醉仙楼”。店小二热情地迎上来:“客官里面请!楼上有雅间,视野好!”
“就楼上雅间。” 叶青云点头,余光扫过楼下 —— 那两个青衫汉子果然在楼下找了张桌子坐下,点了两碟小菜,眼睛却盯着楼梯口。
进了雅间,叶青云让袁七和内卫先点菜,自己则借口 “去趟茅房”,悄悄下楼。茅房在酒楼后院,路过后厨时,他看到一个穿着灰布短褂的厨子正蹲在墙角抽烟,手指上戴着一枚黑色戒指 —— 那是暗门接头人的标记。
叶青云走过去,假装整理衣襟,低声道:“醉蟹要清蒸,醒酒汤多放姜丝。”—— 这是暗门的接头暗号。
厨子抬起头,面无表情,指尖在膝盖上敲了三下:“今日醉蟹卖完了,醒酒汤得等半个时辰。”—— 回应暗号,同时示意此处不宜久留。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后厨,厨子掀开一个装满蔬菜的竹筐,下面是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张油纸。叶青云接过油纸,快速展开 —— 上面画着青龙城的简易地图,标注着黑风堂的三个据点,还有一行小字:暗门在青龙城仅两人,负责刺探情报,需十日调人,可调二十精锐,擅长巷战和暗杀。
“十日。” 叶青云低声道,“让他们在城外‘破庙’集合,到时候我会派人送消息,先清了黑风堂的外围据点,再攻主寨。”
厨子点头,将油纸收回暗格:“放心,消息会准时送到。这段时间,您注意安全,马家最近盯得紧,无影阁也在查‘外来者’。”
叶青云应了一声,转身走出后厨,若无其事地回到雅间。袁七正对着一碟花生米大快朵颐,见他回来,连忙道:“你可算回来了!肘子马上就上,我还点了一壶‘醉仙酿’,咱们好好喝一杯!”
楼下的青衫汉子见叶青云只是去了趟茅房,没跟其他人接触,也松了口气,继续低头吃菜。叶青云拿起酒杯,与袁七碰了碰,心里却在盘算 —— 十日时间,足够马家放松警惕,也足够他们做些 “无关紧要” 的事,比如…… 酿酒。
回到宅邸,叶青云召集众人,笑着说:“最近总被人盯着,出门也不方便,不如咱们在后院酿点酒?一来解闷,二来等暗门的人到了,也能有庆功酒喝。”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都笑了 —— 连日的紧张压抑,确实需要些事来调剂。邱远山第一个响应:“酿酒?我会做酒曲!以前在邱家集,我爹教过我,用高粱、小麦发酵,做出来的酒曲酿的酒,酒香能飘三条街!”
玄机子也点头:“酿酒也是门学问,酒曲的发酵、粮食的配比、火候的掌控,都有讲究。我懂些药理,还能在酒里加些枸杞、当归,酿出养生酒,给大家补补身子。”
袁七更是兴奋:“好啊好啊!我来帮忙挑水、劈柴,保证把活干得漂亮!”
段有鹏也道:“我去城外买些高粱和大米,青龙城附近的‘红高粱’最适合酿酒,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
慕容雪看着众人兴致勃勃的模样,也轻声道:“我和丫鬟们可以帮忙筛选粮食,把坏粒挑出来,还能打扫酿酒的地方。”
说干就干,次日一早,段有鹏就拉回两车红高粱和一袋大米,堆在后院的空地上;邱远山则找来几个大陶缸,清洗干净,又开始制作酒曲 —— 他将小麦磨成粉,加入碾碎的草药,加水揉成面团,切成小块,放在竹筛上,置于阴凉通风处发酵,每天都要翻晒,确保酒曲不发霉。
叶青云则带着袁七和内卫,在后院搭了一个简易的酿酒棚,用木板搭起架子,放上木甑(酿酒用的蒸馏器),又在旁边挖了一个土灶,用来加热木甑。邱远山看着木甑,眼睛一亮:“我能不能给这木甑改改?加个夹层,让蒸汽流通更顺畅,蒸馏出来的酒更纯!”
叶青云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你尽管改,需要什么工具,我让段有鹏去买。”
邱远山立刻找来铁钳、锤子,对着木甑琢磨起来。他在木甑内壁加了一圈薄铁皮,钻了几个小孔,让蒸汽能均匀分布;又在甑盖上加了一个铜制的冷凝管,让蒸汽更快冷却成酒。改好后,他兴奋地说:“这样一来,酿酒效率能提高三成,酒精度也能更高!”
玄机子则每天观察酒曲的发酵情况,时不时用手指捏一捏,闻一闻:“发酵得不错,再过三天,就能下缸酿酒了。” 他还特意去药铺买了枸杞、当归、黄芪,碾碎后装在纱布袋里,准备等酒酿好后,泡成养生酒。
慕容雪和丫鬟们则每天坐在院子里,筛选高粱和大米,将瘪粒、坏粒挑出来,留下饱满的颗粒。起初慕容雪还有些生疏,挑得慢,后来渐渐熟练,速度也快了起来。袁七有时会凑过来,故意拿错几粒坏粒,逗得慕容雪笑出声,宅邸里的气氛也渐渐轻松起来。
三日过后,酒曲终于发酵完成,散发着淡淡的酒香。邱远山将酒曲碾碎,与蒸熟的高粱、大米混合均匀,装进大陶缸,再加入适量的温水,密封好缸口,只留下一个小孔透气。“接下来就是发酵了,得等七天,让粮食充分发酵,才能蒸馏出酒。” 邱远山拍了拍陶缸,像是在安抚一个老朋友。
这七天里,众人每天都会来看陶缸,听一听缸里的 “咕嘟” 声,闻一闻溢出的酒香。袁七更是每天都问:“邱师傅,什么时候能酿酒啊?我都快馋死了!” 邱远山总是笑着说:“急什么?好酒得等,等暗门的人来了,咱们一起喝!”
第七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邱远山就叫醒了众人:“可以蒸馏了!” 大家都兴奋地围到酿酒棚,叶青云点燃土灶,袁七负责添柴,段有鹏则帮着固定木甑。随着灶火越来越旺,木甑里的蒸汽开始上升,顺着冷凝管流下来,滴进旁边的陶碗里 —— 第一滴酒液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酒香。
“成了!” 邱远山兴奋地喊道,小心翼翼地接住酒液,递给叶青云,“叶公子,你先尝尝!”
叶青云接过陶碗,抿了一口 —— 酒香醇厚,入口微辣,回味甘甜,比寻常的酒更纯更烈。他笑着点头:“好!好酒!等暗门的人到了,咱们就用这酒庆功!”
玄机子也尝了一口,赞道:“不错不错,再泡上养生药材,就是上好的养生酒了。”
慕容雪看着众人开心的模样,心里也暖暖的 —— 自家人出事以来,她还是第一次这么轻松。她接过邱远山递来的酒碗,轻轻抿了一口,酒香在口中散开,驱散了连日的阴霾。
此时,巷口的监视者看着宅邸里热闹的景象,也放松了警惕 —— 在他们看来,这群人不过是闲得无聊,酿酒解闷,没什么威胁。却不知,在这酒香缭绕的宅邸里,一场针对黑风堂的计划,正在悄然酝酿;而十日之后,青龙城的暗夜里,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叶青云看着陶碗里的酒液,眼神坚定 —— 等暗门的人到了,等这坛酒封好,就是他们出手的时候。马家、黑风堂、无影阁…… 欠慕容家的,欠邱家铁铺的,他都会一一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