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173年春分第十二日,天刚蒙蒙亮,徐家集方向的天际就泛起了鱼肚白,比前几日亮得早了许多。叶青云一行人收拾好行囊,将腌制的狼肉、晒干的狼皮搬上马车,趁着清晨的微凉,继续朝着青龙城赶路。
刚驶出昨夜扎营的荒野,路况就变得愈发难行。这条通往青龙城的山道本就年久失修,连日的春雨又将路面冲刷得坑洼不平,车轮碾过碎石与泥坑时,发出“哐当哐当”的巨响,车厢摇晃得如同惊涛中的小舟。袁七坐在马车上,一手紧紧抓着车厢壁的木扶手,一手按着腰间的布囊,脸色发白:“这路也太颠了!再这么晃下去,我肚子里的干粮都要吐出来了!”
叶青云原本也在马车里,可实在受不了这颠簸,索性掀开车帘,跳下车。他看着身旁同样被晃得直皱眉的玄机子,无奈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马车走得慢,咱们还得遭罪。不如咱们三人骑马,让车夫赶着马车慢慢跟,能快些到青龙城。”
玄机子点点头,揉了揉被晃得发麻的肩膀:“也好,骑马虽不如马车舒服,至少能避开些坑洼,走得稳些。”
可提到骑马,叶青云却犯了难——他穿越前连马都没摸过,这一世的原主“叶圣”家里穷得叮当响,只有一头瘸驴,哪里骑过马?他尴尬地挠了挠头:“实不相瞒,我……我不太会骑马。”
袁七闻言,忍不住笑了出来:“首领,这你可就不如我了!我小时候在老家,天天跟着爹骑马放牛,骑马对我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我教你!”
玄机子也笑着说:“无妨,骑马不难,多试几次就会了。咱们选三匹温顺些的马,慢慢走。”
众人从马队里牵出三匹毛色温顺的枣红马,袁七先帮叶青云扶着马缰绳,教他如何抬腿上马、如何握缰绳、如何用脚夹马腹控制方向。叶青云学得认真,虽然一开始有些生疏,马儿也偶尔会不听话地甩甩头,但走了半柱香的功夫,竟也能稳稳地坐在马背上,跟着袁七和玄机子的节奏前行。
此时,段有鹏已带着十名暗卫提前出发——按照计划,他们要先去前方探查路况,确认是否有山贼或其他危险,顺便寻找适合夜间扎营的地方。看着段有鹏一行人策马远去的背影,叶青云心里踏实了些,可不知为何,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那目光冰冷又贪婪,让人浑身不自在。
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看,身后只有蜿蜒的山道和茂密的树林,没有任何人影。“是我太敏感了吗?”叶青云喃喃自语,可刚转过头,怀里的白狐却突然轻轻颤抖起来,小脑袋紧紧贴着他的胸口,耳朵也耷拉下来,眼神里满是恐惧。
这白狐自被救下后,一直温顺乖巧,很少有这样的反应。叶青云心里一沉——动物的本能往往比人更敏锐,白狐的颤抖,恐怕不是无缘无故。他勒住马缰绳,对身旁的袁七和玄机子说:“不对劲,咱们可能被什么东西跟上了。”
玄机子也皱起眉,目光扫过四周的树林:“刚才我也觉得有些不安,只是没找到异常。这山林里除了狼群,或许还有其他猛兽。”
袁七握紧腰间的飞镖,警惕地看着树林:“不管是什么,只要它敢出来,我就给它几镖尝尝!咱们加快些速度,尽快赶到有人烟的地方。”
三人不再多言,夹紧马腹,加快了前行的速度。马儿蹄声急促,在山道上留下一串清脆的声响。一路上,那背后的窥视感始终没有消失,白狐也一直缩在叶青云怀里,浑身紧绷,连食物都没心思吃。
就这样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村落坐落在山坳里,只有十几户人家,青瓦白墙的农舍错落有致,田埂上还有村民在弯腰劳作,炊烟袅袅升起,透着一股淳朴的烟火气。村口的木牌上写着三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徐家集。
“太好了!终于到村子了!”袁七松了口气,笑着说,“咱们今晚就在这里过夜,总比在野外扎营安全。”
三人策马走进村子,村民们看到他们,都停下手里的活计,好奇地打量着——徐家集地处偏僻,很少有外人来。叶青云翻身下马,走到一位正在晒谷的老农面前,拱手道:“老人家,我们是赶路的旅人,想在村里借住一晚,不知可有空闲的屋子?我们会付房钱和饭钱。”
老农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见他们衣着整齐,神色和善,不像坏人,便笑着说:“你们找胡大爷吧!他是咱们村的村长,也是族长,村里的事都由他做主。他就住在村东头那间最大的屋子,你们去找他就行。”
叶青云道谢后,带着袁七和玄机子,牵着马朝着村东头走去。村东头的屋子果然比其他农舍大些,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坐在院子里编竹筐——正是胡大爷。
“胡大爷您好,我们是赶路的旅人,想在您家借住一晚,还请您行个方便。”叶青云走上前,恭敬地说道。
胡大爷抬起头,放下手里的竹筐,笑着起身:“远道而来的客人啊,快进来坐!咱们徐家集穷,没什么好招待的,但住的地方还是有的。我这屋子大,你们几个人住下没问题。”
叶青云连忙道谢,让车夫将马车赶到院子里,又拿出一些银子递给胡大爷,却被胡大爷摆手拒绝了:“客人,银子就不用了!咱们山里人实在,不兴这个。你们不嫌弃我这破屋子,能来住,我就高兴了。”
盛情难却,叶青云只好收回银子,让内卫从马车上拿出一些随身携带的干粮、腊肉和布料,送给胡大爷:“胡大爷,这些东西您收下,就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胡大爷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忙着去烧水煮茶,还从地窖里拿出自家种的红薯和土豆,非要给他们做晚饭。叶青云等人也不闲着,内卫们去院子里喂马、收拾马车,叶青云则抱着白狐,坐在院子里陪胡大爷聊天,听他讲徐家集的故事——原来这村子里的人都姓徐,世代在这里种地、打猎,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安稳太平,很少有外人来。
晚饭时,众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吃着胡大爷煮的红薯土豆汤,就着自己带来的腊肉和干粮,虽然简单,却吃得格外香甜。胡大爷看着他们吃得开心,也笑得合不拢嘴,还不时给叶青云夹菜,叮嘱他多吃些。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村民们都回了家,徐家集变得安静起来。叶青云安排好守夜的内卫,便和袁七、玄机子分别在胡大爷家的偏房里休息。他将白狐放在枕边,白狐似乎也放松了些,蜷缩在他身边,慢慢闭上了眼睛。
可刚睡下没多久,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狼吼——“嗷呜——”
这狼吼声格外响亮,在寂静的夜里传遍了整个山谷,紧接着,又传来几声狼吼,像是在呼应。叶青云瞬间清醒过来,走到窗边,借着月光看向村外的树林——黑暗中,隐约能看到几双幽蓝的眼睛,正盯着村子的方向,却始终不敢靠近。
“是之前跟上咱们的狼群!”叶青云皱起眉,心里了然——难怪一路上总觉得被窥视,白狐也一直颤抖,原来是这群狼跟上了!它们虽然凶狠,却似乎忌惮村子里的人气,不敢贸然进村。
袁七和玄机子也听到了狼吼,走了过来。袁七低声道:“这群狼还真是阴魂不散!不过还好它们不敢进村,咱们今晚能睡个安稳觉。”
玄机子却摇了摇头,眼神凝重:“狼群不会轻易放弃。它们这次不敢进村,是因为忌惮人气,可一旦咱们离开村子,回到山道上,它们肯定还会跟上来,到时候恐怕会有一场恶战。”
叶青云点点头,握紧了腰间的佩刀:“我也是这么想的。看来这场仗,咱们躲不过去了。明天出发前,咱们得做好准备,把连弩、飞镖都检查好,再让内卫们多准备些火把,以防狼群偷袭。”
三人又聊了会儿应对狼群的对策,直到狼吼声渐渐平息,才各自休息。叶青云躺在床上,看着枕边熟睡的白狐,心里暗暗盘算着——明日的路,恐怕不会太平。但无论如何,他们都要平安抵达青龙城,不能让这群野狼挡了去路。
夜色渐深,徐家集恢复了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村外树林里隐约的狼嚎,预示着明日即将到来的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