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廿四午后,中枢府堂屋的气氛终于松缓了些。纵火案的来龙去脉已彻底查清 —— 赵三嗜赌欠债,被县城赌坊老板赵不仁收买,偷拿火油纵火焚烧棉花场,妄图毁了吴家堡过冬的希望,自己则拿着赏银远走高飞。经过一夜救火与追查,众人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疲惫,眼底的红血丝清晰可见,连平日里最精神的段有鹏,也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叶青云看着眼前的几人,语气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温和:“事情查清楚了,大家也累了,先回去好好休息,后续的事明天再议。王五,你安排好内卫值守,别让赵不仁的人趁机捣乱;袁七,县城那边的监控别放松,有消息随时报来。”
“是!” 众人齐声应下,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耶律夫人走之前,特意让厨房炖了姜汤,叮嘱叶青云一定要喝了再休息,看着他点头答应,才放心离去。堂屋里只剩下叶青云一人,他坐在火炉旁,看着跳动的火苗,心里却没闲着 —— 赵不仁敢对吴家堡下手,绝不能轻饶,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给吴家堡众人一个交代,让大家知道背叛的代价。
没过多久,庭院外传来一阵哭哭啼啼的声音,夹杂着孩子的哭闹声。叶青云皱了皱眉,起身走到门口,只见赵三的老婆李氏,穿着打补丁的棉袍,怀里抱着三岁的儿子,手里牵着五岁的女儿,正跪在府门前,额头磕得通红,嘴里不停喊着:“叶首领,求您开恩,放了赵三吧!他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孩子们不能没有爹啊!”
两个孩子被吓得直哭,小儿子紧紧抱着李氏的脖子,大女儿则拉着李氏的衣角,怯生生地看着周围的内卫。内卫想上前阻拦,却被叶青云抬手制止。他走到李氏面前,看着她红肿的眼睛和孩子哭花的小脸,心里也有些不忍,却还是硬起心肠:“李氏,赵三犯的不是小错,他烧了两百车棉花,那是全堡人明年过冬的希望,不是我能私自放的。这事交给村长老李头决定,他是一村之长,最清楚大家的损失,也最有资格定夺。”
李氏一听,连忙抱着孩子爬起来,踉踉跄跄地往村长家跑,嘴里还念叨着:“李村长,求您救救赵三,求您了……”
叶青云站在原地,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他转身回屋,让人去请老李头来中枢府 —— 老李头原本是吴家堡的村长,自从吴家堡规模扩大,叶青云便让他继续担任堡长,负责处理村民的日常事务,还每月给他十两银子的俸禄,足够他全家衣食无忧。这些年,老李头把堡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受村民信任。
半个时辰后,老李头匆匆赶来,脸上满是阴沉。他刚从棉花场回来,看着满地焦黑的棉花灰,心里又气又疼 —— 那些棉花,是叶首领好不容易从高昌运来的,多少村民盼着明年能穿上软和的棉衣,现在却被赵三一把火烧了大半。
“首领,您找我来,是为了赵三的事吧?” 老李头坐下,端起叶青云递来的热茶,却没心思喝,“李氏刚去我家哭求,我没敢应她 —— 赵三这浑蛋,太对不起吴家堡了!”
叶青云点点头:“老李头,你是堡长,这事交给你定夺。你说,该怎么处置赵三?”
老李头放下茶碗,手指紧紧攥着衣角,脸上满是挣扎。他从一村之长到一堡之长,叶青云待他不薄,不仅给了他丰厚的俸禄,还信任他、放权给他,这份恩情他记在心里。可赵三也是吴家堡的村民,虽然犯了错,但李氏和孩子确实可怜。他沉默了许久,终于咬了咬牙:“首领,赵三不能放!他背叛了吴家堡,要是轻饶了他,以后人人都敢效仿,那吴家堡就乱了!棉花场损失这么重,必须给大家一个交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伙计的声音:“首领,李村长,李氏又带着孩子来门口了,说要是不放赵三,就跪死在府门前。”
老李头脸色一沉,起身说道:“我去处理!” 他快步走到门口,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李氏,语气冰冷:“李氏,你别再求了!赵三烧了棉花场,毁了大家的希望,就是死也赎不了罪!你赶紧带着孩子回去,再在这里闹,别怪我不客气!”
李氏抬起头,眼里满是绝望:“李村长,求您再想想办法,孩子们还小,不能没有爹啊!”
“想办法?” 老李头叹了口气,“赵三放火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孩子?怎么没想过吴家堡的乡亲?你要是再不走,我就让人把你架走!”
李氏看着老李头坚决的眼神,知道再求也没用,只能抱着孩子,哭着离开了中枢府。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老李头心里也不好受,却还是硬起心肠 —— 他知道,为了吴家堡的安稳,必须这么做。
回到堂屋,老李头对叶青云说:“首领,我看今晚就在广场举行‘点天灯’仪式,把赵三的罪行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知道背叛吴家堡的下场!”
“点天灯” 是吴家堡的族规,专门用于惩罚背叛者或罪大恶极之人,用麻布裹住身体,浇上火油点燃,让其在痛苦中死去,既是对死者的惩罚,也是对活人的警示。叶青云犹豫了一下 —— 点天灯太过残酷,但他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震慑住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他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你去组织村民,晚上在广场集合,我让人把赵三带过去。”
老李头立刻起身,开始忙碌起来。他让人在广场中央立起一根两丈高的大木桩,又让人准备麻布、火油和松木火把;同时,他还让伙计们在堡里四处通知,让村民们晚上都去广场,见证对赵三的惩罚。
消息很快传遍了吴家堡,村民们议论纷纷 —— 有人觉得赵三罪有应得,烧了棉花场就该受重罚;也有人觉得李氏和孩子可怜,不该用这么残酷的方式;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去广场,想看看背叛吴家堡的人,到底会有什么下场。
天黑后,广场上渐渐聚集了不少村民,火把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广场,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叶青云、耶律夫人、袁七、王五、段有鹏等人站在木桩旁,老李头则站在一个高台上,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赵三的罪行。
没过多久,两个内卫押着赵三走了过来。赵三被绑得结结实实,嘴里塞着布条,说不出话来,只能发出 “呜呜” 的声音,眼神里满是恐惧。他看到广场上的村民和立在中央的木桩,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什么,身体忍不住颤抖起来。
内卫将赵三带到木桩旁,用绳子将他倒着绑在木桩上 —— 头朝下,脚朝上,这样点燃后,痛苦会更强烈,也能让村民看得更清楚。老李头走上高台,举起手里的纸,大声念道:“村民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是为了惩罚背叛吴家堡的罪人赵三!赵三嗜赌成性,欠了县城赌坊老板赵不仁的赌债,被赵不仁收买,偷拿火油,纵火焚烧棉花场,烧毁棉花两百车,差点毁了我们明年过冬的希望!他背叛吴家堡,背叛乡亲,不仁不义,按照族规,当处以‘点天灯’之刑!”
话音刚落,广场上一片寂静,只有火把燃烧的 “噼啪” 声和风吹过的声音。赵三听到老李头的话,挣扎得更厉害,眼里流出泪水,却没人同情他 —— 大家都记得,那些棉花是叶首领好不容易从高昌运来的,是大家明年过冬的希望,现在却被他一把火烧了,这份恨意,早已盖过了同情。
老李头念完,对旁边的内卫点了点头:“开始吧。”
两个内卫立刻上前,拿起准备好的麻布,开始往赵三身上裹。麻布又粗又硬,裹在身上像砂纸一样摩擦着皮肤,赵三疼得 “呜呜” 直叫,却挣脱不了。内卫们裹得很严实,一层接着一层,每裹一层,就往上面浇一层火油 —— 火油的气味刺鼻,很快弥漫了整个广场,村民们忍不住往后退了退,有的甚至捂住了鼻子。
一共裹了十三层麻布,浇了十三层火油,赵三的身体被裹得像个粽子,只剩下头露在外面,脸上满是泪水和恐惧。内卫们将他嘴里的布条取下来,赵三立刻大声喊道:“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你们放了我!求你们了!”
老李头冷冷地看着他:“现在知道错了?你放火的时候,怎么没想过错?你背叛吴家堡的时候,怎么没想过错?晚了!”
叶青云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也有些沉重,但他知道,这是必须的。他对旁边的内卫点了点头,内卫立刻拿起一根点燃的松木火把,走到赵三面前。
“赵三!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老李头问道。
赵三看着火把,身体抖得像筛糠,嘴里不停喊着:“求你们放了我!我给大家磕头了!我给大家做牛做马!求你们了!”
没人回应他。内卫举起火把,在众人的注视下,将火把凑近裹在赵三头颈处的麻布 —— 火油遇到明火,“呼” 的一声,火苗瞬间窜了起来,沿着麻布快速蔓延,很快就将赵三的上半身笼罩在火焰中。
“啊 ——!” 凄厉的惨叫声瞬间响彻广场上空,赵三的身体剧烈挣扎着,绑在木桩上的绳子被拉得 “咯吱” 作响,却始终挣脱不了。火苗越烧越旺,麻布被烧得 “噼啪” 作响,火星子四处飞溅,赵三的惨叫声也越来越响,越来越凄厉,听得广场上的村民们瑟瑟发抖,有的孩子吓得哭了起来,被家长紧紧抱在怀里;有的村民不忍心看,转过头去,却还是忍不住听着那撕心裂肺的叫声。
叶青云和耶律夫人站在人群后面,耶律夫人紧紧攥着叶青云的手,脸上满是不忍,却没有说话 —— 她知道,这是为了吴家堡的安稳,必须付出的代价。叶青云则看着燃烧的火焰,眼神坚定 ——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背叛吴家堡,就是这样的下场;他要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再也不敢打吴家堡的主意。
火苗渐渐吞噬了赵三的整个身体,惨叫声也慢慢减弱,从凄厉的哭喊变成微弱的呻吟,最后彻底消失。广场上只剩下火焰燃烧的 “噼啪” 声和村民们的呼吸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火把的光芒映着每个人的脸,有的脸上满是恐惧,有的脸上满是凝重,有的脸上则带着一丝释然 —— 赵三受到了惩罚,大家心里的怨气也消了一些。老李头站在高台上,看着燃烧的火焰,大声说道:“村民们!这就是背叛吴家堡的下场!谁要是敢像赵三一样,背叛乡亲,背叛家园,不管他是谁,都逃不过族规的惩罚!我们吴家堡,绝不会容忍任何叛徒!”
村民们纷纷点头,虽然心里害怕,但更多的是安心 —— 有这样严厉的惩罚,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有人背叛吴家堡了。
火焰烧了整整一夜,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渐渐熄灭。木桩上,只剩下一根黑黑的炭,形状扭曲,再也看不出人形。内卫们上前,将炭从木桩上解下来,埋在广场旁边的空地里,没有立碑,也没有任何标记 —— 像赵三这样的叛徒,连被记住的资格都没有。
村民们渐渐散去,广场上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满地的火星和刺鼻的焦糊味。叶青云站在广场中央,看着那根黑黑的炭,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这样的惩罚很残酷,但在这个乱世,只有足够的威慑,才能保护吴家堡的安稳,才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耶律夫人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都过去了,以后不会再有人敢背叛吴家堡了。”
叶青云点点头,转头看向东方 —— 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他知道,赵不仁还没处理,棉花场的损失还需要弥补,未来还有很多挑战等着他们,但只要吴家堡的人团结一心,只要没有人再背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走吧,” 叶青云对耶律夫人说,“该回去休息了,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
两人并肩离开广场,身后的焦糊味渐渐被清晨的寒风吹散。新的一天,新的希望,吴家堡的故事,还在继续 —— 而昨晚的 “点天灯” 仪式,也将成为吴家堡历史上的一道印记,警示着每一个人:背叛家园,必遭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