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口,秋高气爽。
但见江面辽阔,水天一色。渔民们驾着小渔船穿梭其间,歌声伴着涛声,一派祥和景象。然而,这份平静之下,却隐藏着一场即将来临的浩劫。
净慈寺内,济公和尚正歪在禅房的竹椅上,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含糊不清地哼着小调:“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广亮大师急匆匆跑了进来,脸上满是焦虑:“道济!道济!不好了!”
济公眼皮都没抬,慢悠悠地把最后一口鸡腿肉咽下去,用袖子擦了擦嘴,才笑道:“别急别急,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和尚我矮,怕什么?”
“还贫嘴!”广亮急得直跺脚,“方才我去钱塘江畔化缘,听渔民说,近日江里怪事频发,不仅鱼虾稀少,夜里还能听到江底传来阵阵怪响,像是有什么庞然大物在搅动!”
济公这才坐直了身子,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哦?竟有此事?待和尚我去瞧瞧。”
说罢,他拿起破蒲扇,一摇一摆地出了净慈寺,直奔钱塘江口而去。
**来到江边,**济公放眼望去,只见江水比往日浑浊了许多,江面上隐约有股黑气盘旋。他掐指一算,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不对,这不是寻常的水怪作祟,倒像是……”
正思索间,远处传来一阵孩童的哭声。济公循声走去,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坐在江边的礁石上,哭得撕心裂肺。
“小施主,你为何哭得如此伤心?”济公走上前,和声问道。
小男孩抬起满是泪痕的脸,抽噎着说:“大……大师傅,我的……我的小金蟾不见了!”
原来,这小男孩名叫水生,家就住在江边,平日里最喜欢在江边玩耍。他几天前在江边捡到了一只巴掌大的金色蟾蜍,十分可爱,便养在了家里的瓦罐里。可就在昨天夜里,那只小金蟾竟凭空消失了。
济公心中一动:“小金蟾?它长什么样?”
“它浑身都是金色的,眼睛圆圆的,特别有神!”水生回忆道,“而且它特别能吃,我每天喂它好多蚊子和小虫子呢。”
济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道:“你最后一次见到它,是在哪里?”
“就在这里!”水生指了指身边的礁石,“昨天傍晚我还带着它来这里玩,后来我去捡贝壳,回来就发现它不见了。”
济公蹲下身,仔细查看了一下礁石周围,果然在礁石的缝隙里发现了几滴金色的黏液。他用手指蘸了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随即脸色一变:“不好!这小金蟾并非凡物,乃是钱塘江底金蟾大王的幼子!”
广亮不知何时也跟了过来,听到这话,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金蟾大王?那是什么东西?”
“金蟾大王乃是钱塘江中的千年水怪,修行已近千年,颇有灵性。”济公解释道,“它平日里深居江底,从不轻易现身,怎么会让它的幼子跑到岸上来?”
话音刚落,江面上突然掀起一阵巨浪,浪花中,一只巨大的金蟾破浪而出。它身长数丈,浑身金光闪闪,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像灯笼一样,盯着岸边的济公和广亮,怒吼道:“臭和尚!是不是你们抓走了我的孩儿?”
广亮吓得魂飞魄散,躲到了济公身后。济公却毫不畏惧,走上前一步,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金蟾大王息怒。你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和尚我怎会抓你的孩儿?只是你这孩儿贪玩,跑到岸边走失了,还请大王冷静,我们一同寻找便是。”
“寻找?”金蟾大王冷笑一声,“我看你们是故意拖延时间!我孩儿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便掀翻整个钱塘江口,让所有渔民都葬身江底!”
说罢,它猛地一甩尾巴,江面上顿时波涛汹涌,好几艘渔船被浪头打翻,渔民们纷纷落水呼救。
济公见状,眉头一皱,从怀里掏出一把佛珠,口中念念有词:“唵嘛呢叭咪吽!”
佛珠化作一道金光,飞向江面,稳住了汹涌的波涛。落水的渔民们也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了起来,送到了岸边。
“金蟾大王,你伤及无辜,实在不该!”济公沉声道,“我可以帮你找到孩儿,但你必须答应我,找到之后,不得再扰乱江边的安宁。”
金蟾大王见济公有些本事,心中也有些忌惮,便冷哼一声:“好!我就信你一次!若是找不到我孩儿,休怪我无情!”
济公点点头,转身对水生说:“小施主,你还记得你那只小金蟾有什么特别的习性吗?比如它喜欢去哪里,或者喜欢吃什么特别的东西?”
水生想了想,说道:“它最喜欢在有月光的地方待着,而且它特别喜欢吃一种红色的小果子,我前几天在江边的草丛里见过。”
济公眼睛一亮:“红色的小果子?莫非是‘血菩提’?”
他当即带着广亮、水生和金蟾大王,沿着江边的草丛寻找起来。不多时,他们在一处僻静的水洼边,发现了几滴金色的黏液,旁边还有几颗被咬过的红色果子,正是血菩提。
“就在前面!”济公指着水洼深处说道。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只小金蟾正趴在水洼中央的一块石头上,津津有味地啃着一颗血菩提。它的旁边,竟放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珠子散发着淡淡的蓝光,正是传说中的定风珠!
原来,这小金蟾贪玩跑到岸边,无意间发现了这颗定风珠。它觉得这颗珠子好玩,便把它当成了玩具,衔到了这里。刚才它啃食血菩提的时候,不小心把定风珠吞了下去,现在正趴在那里,一脸难受的样子,似乎有些消化不良。
“我的孩儿!”金蟾大王激动地叫了一声,想要冲过去,却被济公拦住了。
“大王别急!”济公说道,“小金蟾吞了定风珠,定风珠乃上古神物,威力无穷,若是强行取出,恐怕会伤到它的性命。”
金蟾大王一听,顿时慌了神:“那可怎么办?道济大师,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儿啊!”
济公沉吟片刻,说道:“办法倒是有一个,只是需要大王配合。”
“只要能救我的孩儿,我什么都愿意配合!”金蟾大王急切地说。
济公点点头,说道:“定风珠遇水则静,遇火则动。我需要你吐出一口内丹,用你的千年修为护住小金蟾的五脏六腑,然后我再用佛门秘术,引动定风珠的力量,让它自行从金蟾体内出来。”
金蟾大王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张开大嘴,吐出一颗金色的内丹。内丹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化作一道金光,笼罩住了小金蟾。
济公见状,立刻盘腿坐下,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他的破蒲扇在手中轻轻摇晃,扇出一阵阵清风,清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檀香。
随着济公的咒语声越来越响,小金蟾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它的肚子渐渐鼓了起来,又慢慢瘪了下去。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小金蟾突然“哇”的一声,吐出了一颗蓝光闪闪的珠子,正是定风珠。
定风珠刚一离开小金蟾的身体,就化作一道蓝光,飞向了钱塘江的深处。原来,这定风珠本是镇守钱塘江的神物,不知为何遗失在了岸边,如今物归原主,江面上的黑气顿时消散无踪,江水也恢复了往日的清澈。
小金蟾吐下定风珠后,立刻恢复了活力,它蹦蹦跳跳地跑到金蟾大王身边,亲昵地蹭着它的身体。
金蟾大王看着失而复得的孩儿,感激涕零地对济公说:“道济大师,大恩不言谢!我以后一定约束孩儿,不再让它扰乱江边的安宁。”
济公笑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只要大王能造福一方百姓,和尚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时,广亮走上前,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济,还是你厉害,我刚才还以为要出大事呢。”
济公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趣道:“那是自然,不然怎么对得起‘活佛’这个称号?”
水生也跑了过来,仰着小脸对济公说:“大师傅,谢谢你帮我找到了小金蟾。”
济公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小施主不用客气。以后可不能随便捡江里的东西了,说不定里面就藏着大秘密呢。”
水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夕阳西下,**钱塘江面上波光粼粼。济公和广亮并肩走在江边的小路上,金蟾大王则带着小金蟾,潜入了江底。渔民们又重新驾着渔船,在江面上忙碌起来,歌声再次回荡在钱塘江口。
济公看着眼前的景象,满意地笑了笑,又哼起了他那首标志性的小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他知道,只要有他在,这世间的不平事,总会有人来管;这百姓的苦难,总会有人来解。而他,济公和尚,将永远是那个鞋儿破、帽儿破,却心怀天下的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