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衙的审讯室里,烛火摇曳,映照着墙上斑驳的“明镜高悬”匾额。那个被济公制服的黑衣道士,此刻被铁链锁在刑柱上,脸色苍白,但眼神依旧桀骜不驯。
王捕头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大胆狂徒!快把你背后的主谋是谁,以及你们的阴谋从实招来!”
道士冷笑一声,吐了口带血的唾沫:“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想从我嘴里问出半个字,没门!”
“你!”王捕头气得脸色发青,就要下令用刑。
“慢着。”济公从外面走了进来,摆了摆手,“王捕头,硬的他不吃,得用点软的。”他走到道士面前,蹲下身,“你以为你不说,我们就查不出来吗?我已经查到,你叫赵五,是十年前被逐出茅山的叛徒,因为修炼邪术害死了自己的师父,对不对?”
赵五的脸色猛地一变:“你……你怎么知道?”
“我不仅知道这个,还知道你一直在寻找一本叫《玄阴煞经》的邪书,而你背后的主谋,就是为了得到这本书,才让你四处作恶,收集怨气和尸气,炼制邪物,对不对?”济公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赵五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眼神中的桀骜渐渐被恐惧取代。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又忍住了。
“你不用害怕。”济公微微一笑,“只要你把主谋供出来,我可以向王捕头求情,饶你一命。而且,你以为你的主谋真的会保你吗?一旦他拿到《玄阴煞经》,第一个要灭口的就是你。”
这句话似乎戳中了赵五的痛处。他沉默了很久,终于抬起头,声音沙哑地说:“我说……我说……”
原来,赵五背后的主谋,是一个自称“血手判官”的神秘人。此人武功高强,精通邪术,十年前就开始寻找《玄阴煞经》。他知道赵五熟悉茅山术,又急于报仇,便拉拢他入伙,让他四处制造事端,收集怨气和尸气,为炼制《玄阴煞经》上记载的“玄阴煞神”做准备。
“那个‘血手判官’长什么样?在哪里可以找到他?”王捕头急忙问道。
“我不知道他的真实面目,他每次见我都戴着一个黑色的面具,声音也经过了伪装。”赵五摇了摇头,“他只说他在城西的‘黑风岭’有一个据点,让我每隔三天就去那里汇报一次情况。”
“黑风岭?”济公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那地方山势险峻,林深草密,确实是个藏污纳垢的好地方。”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匆匆跑了进来,慌张地说:“王捕头,不好了!刚才有人在城门口发现了一具尸体,尸体的胸口插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敢查我的事,这就是下场’!”
王捕头和济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看来,这个‘血手判官’已经知道我们抓住了赵五,开始杀人灭口了。”济公沉声道,“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黑风岭!”
王捕头立刻点齐衙役,带着赵五作为向导,和济公、必清一起朝着黑风岭出发。
黑风岭果然名不虚传,山路崎岖,阴风阵阵。众人小心翼翼地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在岭深处发现了一座隐藏在密林中的破庙。破庙的门口站着两个手持钢刀的壮汉,看到他们过来,立刻大喝一声:“站住!这里是私人地方,不许靠近!”
“我们是临安府衙的,奉命前来捉拿要犯‘血手判官’,识相的就赶紧让开!”王捕头上前一步,亮出了腰牌。
那两个壮汉对视一眼,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就凭你们几个,也想捉拿我们主人?简直是自不量力!”说罢,他们挥舞着钢刀,朝着众人冲了过来。
济公不屑地笑了笑,挥动静慈扇,一道金光射出,那两个壮汉瞬间就被打倒在地,晕了过去。
众人冲进破庙,只见大殿里空荡荡的,只有正中央的供桌上摆着一个黑色的盒子。供桌后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画,画中是一个身穿判官服、戴着黑色面具的人,手里拿着一支沾满鲜血的判官笔。
“这就是‘血手判官’的画像。”赵五指着画像说。
济公走到供桌前,打开了那个黑色的盒子。盒子里没有别的,只有一本泛黄的古籍,封面上写着四个暗红色的大字——《玄阴煞经》。
“找到了!”王捕头兴奋地说。
就在这时,大殿的屋顶突然“哗啦”一声塌了下来,一个身穿黑色判官服、戴着黑色面具的人从上面跳了下来,正是“血手判官”。
“济颠和尚,没想到你真的能找到这里来。”血手判官的声音沙哑而冰冷,“不过,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了!”
说罢,他从腰间拔出一把长剑,朝着济公刺了过来。长剑上缠绕着黑色的雾气,散发着浓浓的煞气。
济公早有防备,侧身避开,同时用静慈扇一挡,长剑被弹开。“血手判官,你为了得到《玄阴煞经》,害死了这么多无辜百姓,今天本僧就要替天行道,除掉你这个祸害!”
血手判官冷笑一声:“就凭你?济颠,你太小看我了。我已经修炼了《玄阴煞经》上的大部分邪术,现在的我,已经天下无敌了!”
他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大殿里的温度突然骤降,无数道黑色的煞气从四面八方涌来,朝着济公等人包围过来。
“大家小心!”济公大喊一声,从怀里摸出聚魂钵,“唵嘛呢叭咪吽!聚魂钵,收煞气!”
聚魂钵发出一阵金光,将黑色煞气一点点吸了进去。但血手判官的煞气源源不断,聚魂钵很快就快要撑不住了。
“道济,我来帮你!”广亮带着灵隐寺的高僧们及时赶到,他们围成一个圆圈,念起了《大悲咒》。金色的佛光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与聚魂钵的金光汇合在一起,形成一道强大的屏障,挡住了黑色煞气的攻击。
血手判官见状,大怒道:“一群秃驴,也敢来多管闲事!”他纵身跃起,朝着高僧们扑了过去。
济公趁机从怀里摸出一张黄色的符咒,贴在《玄阴煞经》上。符咒瞬间燃起金光,《玄阴煞经》发出一阵“滋滋”的声响,渐渐被烧成了灰烬。
“不——!”血手判官看到《玄阴煞经》被烧毁,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他的功力大减,身上的煞气也渐渐消散了。
济公抓住这个机会,挥动静慈扇,一道金光射出,正好打在血手判官的胸口。血手判官喷出一口鲜血,倒在地上,面具也掉了下来。
众人一看,都惊呆了。血手判官的真实面目,竟然是之前那个在城隍庙冒充阴差的盗墓贼!
“原来是你!”王捕头恍然大悟。
盗墓贼挣扎着爬起来,恶狠狠地说:“没错,就是我!我本来是想通过冒充阴差来收集怨气,没想到被你坏了好事。后来我发现了赵五,就拉拢他一起寻找《玄阴煞经》,想要炼制玄阴煞神,报仇雪恨!”
“你作恶多端,今天终于自食恶果了。”济公摇了摇头,“王捕头,把他绑起来,带回衙门,依法处置!”
王捕头立刻让人把盗墓贼绑了起来。
众人走出破庙,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黑风岭的阴风也似乎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
“终于结束了。”必清松了一口气,笑着说。
济公摸了摸肚子,嘿嘿一笑:“结束?不,只要有邪祟存在,本僧的使命就不会结束。走,师父带你去吃临安城最有名的烤鸭!”
说罢,他摇着静慈扇,哼着小调,朝着山下走去。众人看着他的背影,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临安城的危机终于解除了,但济公斩妖除魔的故事,还将继续在人间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