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的钟声刚歇,暮色便像浸了墨的棉絮,慢悠悠铺满了西山峰峦。济公揣着半块啃剩的炊饼,摇着破蒲扇从后山采药回来,刚拐过天王殿的转角,就听见钟楼方向传来一阵奇怪的“叮铃”声——那是寺里百年前留下的铜铃,挂在钟楼檐角,寻常只有起大风时才会响,可今日风平气和,那铃声却断断续续,还裹着股说不出的阴冷。
“不对劲。”济公停下脚步,把炊饼往袖袋里一塞,眯着眼往钟楼望去。只见檐角的铜铃明明纹丝不动,铃声却还在飘,像是从铃身里钻出来似的,而且每响一声,殿角的烛火就会暗一分,连空气里都多了丝若有若无的腥气,跟上次陈家村老井里的邪气倒有几分像。
“师父,您看啥呢?”小和尚悟净抱着刚晒干的袈裟路过,见济公盯着钟楼出神,也跟着抬头看了看,“这铜铃咋自己响了?莫不是闹鬼了?”
“鬼倒未必,怕是有东西借铃遮味儿。”济公往钟楼走了两步,突然停下,从袖袋里摸出三枚铜钱往地上一撒——铜钱落地,竟全是反面朝上,边缘还泛着淡淡的黑晕。他脸色微沉,“走,去钟楼瞧瞧,别让那东西把寺里的香火气给搅了。”
钟楼在灵隐寺西北角,一共三层,最顶上挂着那口千年古钟,檐角的铜铃是当年建楼时特意挂的,说是能镇住周遭的邪祟。两人刚走到楼下,就见守钟楼的老和尚法明坐在门槛上,脸色发白,手里的念珠掉在地上,嘴里还喃喃着:“怪……太怪了……”
“法明师兄,咋了?”悟净赶紧扶他起来,济公则捡起念珠,指尖一碰就觉出不对——念珠上的檀木珠竟凉得像冰,还沾着点黏糊糊的黑渍。
法明缓了半天才回过神,指着钟楼二楼:“刚才我上来擦钟,听见二楼有动静,以为是老鼠,就上去看。结果刚推开门,就见一道黑影从窗子里窜出去,还掉了这个……”他从怀里摸出块巴掌大的东西,是张皱巴巴的人皮,上面还沾着几根长发,眼窝的地方空荡荡的,看得人头皮发麻。
悟净吓得往后缩了缩,济公却接过人皮仔细看了看,指尖在皮面上蹭了蹭,又放在鼻尖闻了闻:“是画皮妖的壳子,这妖修炼了有些年头,皮上都沾了人的精气,难怪铜铃会响——它怕铜铃的镇邪气,想借铃声盖住自己的妖气。”
“画皮妖?”法明脸色更白了,“就是传说中能剥人皮披在身上,专吃人心的妖怪?它怎么会跑到灵隐寺来?”
“多半是冲着寺里的香火来的。”济公把人皮揣进袖袋,“这妖靠吸食活人的精气修炼,灵隐寺香火旺,人气足,对它来说就是块肥肉。走,上去看看它有没有留下啥痕迹。”
三人往钟楼二楼走,楼梯是木质的,踩上去“吱呀”响,越往上走,那股腥气就越重。二楼是间小阁楼,堆着些清扫用的工具,窗户敞开着,晚风灌进来,吹得桌上的油灯忽明忽暗。济公走到窗边,探头往下看了看,楼下是片竹林,月光洒在竹叶上,倒没见什么异常。
“师父,您看这个!”悟净突然指着墙角,那里有几滴暗红色的血渍,旁边还掉着个银簪子,簪头是朵梅花,看着像是女子用的。济公走过去,蹲下身用手指蘸了点血渍,放在嘴里尝了尝——血是凉的,还带着股甜腥味,不是人血,是妖血。
“这妖受了伤。”济公站起身,眼睛亮了亮,“看来它刚才跑的时候被铜铃的气伤着了,跑不远。法明师兄,你去告诉方丈,让寺里的弟子们都小心些,晚上别单独出门,尤其是女眷——画皮妖最爱扮成女子骗人。”
法明点点头,赶紧下楼去找方丈。济公则带着悟净往竹林走,刚进竹林,就听见一阵女子的哭声,断断续续的,从竹林深处传来,听得人心里发紧。
“师父,是那妖怪在哭吗?”悟净抓着济公的袖子,声音都有些发颤。
“是,也不是。”济公放慢脚步,破蒲扇在手里轻轻晃着,“它在装可怜,想引路人过去。你瞧着,等会儿出来的女子,要么长得极美,要么哭得极惨,你可别被它骗了。”
两人往哭声处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就见前面的空地上坐着个穿蓝布裙的女子,背对着他们,头发散在肩上,正捂着脸哭。月光照在她的裙摆上,能看见裙角沾了点泥渍,跟刚才在钟楼看见的银簪子样式很像。
“姑娘,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哭?”济公故意提高声音,脚步却没停,继续往前走。
那女子听见声音,慢慢转过身来,果然生得极美,柳叶眉,杏核眼,只是脸色苍白,眼睛红肿,看着格外可怜。她见了济公和悟净,连忙站起身,擦了擦眼泪:“师父,我……我是山下李家庄的,今天上山来给菩萨还愿,没想到天黑迷了路,还丢了发簪,实在害怕……”
悟净见她哭得可怜,刚想上前,就被济公用蒲扇拦住了。济公盯着那女子的脸,突然笑了:“姑娘,你这妆画得不错啊,就是眼角的粉太厚了,都快掉下来了。还有,你刚才哭的时候,怎么没看见眼泪掉下来?”
那女子脸色微变,眼神里闪过一丝凶光,但很快又恢复了可怜的模样:“师父您说笑了,我吓得都哭不出来了,哪还有心思化妆……”
“是吗?”济公从袖袋里摸出那块人皮,往地上一丢,“那这块皮,你认识吗?还有,你裙角的泥渍,跟钟楼窗台上的泥一模一样,你敢说你没去过钟楼?”
那女子见人皮被掏出来,再也装不下去,尖叫一声,脸上的皮肤突然开始扭曲,像是有东西在底下蠕动。紧接着,她的脸“哗啦”一声裂开,露出里面青绿色的皮肤,眼睛变成了血红色,嘴里长出尖利的獠牙,指甲也变得又长又黑,活脱脱一副妖怪模样。
“臭和尚,坏我好事!”画皮妖嘶吼着,伸出爪子就往济公抓来。济公早有准备,往旁边一闪,同时从袖袋里摸出一把桃木剑,往妖爪上一刺。“嗤”的一声,妖爪上冒出黑烟,画皮妖疼得惨叫一声,往后退了几步。
“你这妖怪,竟敢跑到灵隐寺来作祟,还想剥人皮害人,今天我就替天行道,收了你!”济公说着,举起桃木剑就往画皮妖刺去。画皮妖知道济公不好惹,转身就想跑,可刚跑两步,就被一道金光拦住了去路——是悟净悄悄绕到后面,把方丈给的护身符扔了出去。
“该死的小和尚!”画皮妖怒视着悟净,突然张开嘴,吐出一团黑雾。黑雾里裹着无数细小的黑虫,直往悟净脸上扑去。济公见状,赶紧把悟净拉到身后,然后从酒葫芦里倒出些酒,往黑雾里一洒。酒碰到黑雾,顿时燃起大火,那些黑虫瞬间被烧死,黑雾也消散了。
画皮妖见自己的绝招被破,更加疯狂,它突然撕下身上的蓝布裙,露出里面青绿色的身体,然后从怀里摸出张新的人皮——这张人皮比刚才那张更精致,眉眼间竟有几分像灵隐寺山下的王寡妇。它把人皮往身上一披,瞬间就变成了王寡妇的模样,然后对着济公喊道:“和尚,你敢伤我吗?我是王寡妇,你要是伤了我,村民们不会放过你的!”
济公冷笑一声:“你以为披张人皮我就认不出你了?王寡妇左手有个疤,是去年给菩萨上香时被香烫的,你有吗?还有,王寡妇说话带着点口音,你学都学不像,还想骗我?”
画皮妖没想到济公这么细心,顿时慌了神,刚想再换张人皮,济公就趁机冲了上去,一把抓住它的手腕,然后从袖袋里摸出黄符,往它头上一贴。黄符刚贴上,画皮妖就发出一阵凄厉的惨叫,身体开始冒烟,人皮也一点点裂开,露出里面青绿色的真身。
“和尚,我跟你拼了!”画皮妖挣扎着,突然从嘴里吐出一颗黑色的珠子——这是它修炼多年的妖丹,只要妖丹不碎,它就能重生。妖丹在空中转了一圈,然后直往济公胸口飞去。济公知道妖丹的厉害,不敢大意,赶紧从袖袋里摸出个铜铃——正是钟楼檐角的那枚,刚才他特意取下来的。
他举起铜铃,轻轻一摇:“叮铃——”清脆的铃声响起,带着股镇邪的力量,直往妖丹飞去。妖丹碰到铃声,顿时失去了光泽,掉在地上,发出“咔嚓”一声脆响,碎成了好几块。
妖丹一碎,画皮妖的身体就开始融化,变成一滩绿色的脓水,散发出刺鼻的腥臭味。很快,脓水也消失了,只留下一张皱巴巴的人皮和几根黑色的毛发。
济公捡起铜铃,擦了擦上面的灰尘,然后对悟净说:“把这些人皮和毛发烧了,别留下后患。”悟净点点头,赶紧找了些干柴,把人皮和毛发放在上面,点燃了火。火光中,人皮渐渐烧成了灰烬,随风飘散。
两人处理完画皮妖,刚想回寺,就听见竹林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是方丈带着几个弟子来了,还有山下的王寡妇,她手里提着个篮子,里面装着刚做好的素包子。
“济公师父,您没事吧?”方丈走过来,见济公安然无恙,松了口气,“刚才法明说您遇到了画皮妖,我赶紧带着弟子们过来帮忙,还顺便叫上了王寡妇,她听说您出事了,非要跟着来。”
王寡妇走上前,把篮子递给济公:“师父,我听说您跟妖怪打架,肯定饿了,这是我刚做的素包子,您尝尝。”她左手抬起,果然有个淡淡的疤痕,说话也带着点口音,跟刚才画皮妖扮的模样截然不同。
济公接过篮子,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笑着说:“多谢王寡妇,这包子真好吃。那画皮妖已经被我收了,以后寺里和村里都安全了。”
众人听了,都松了口气。方丈看着地上的火堆,感叹道:“多亏了济公师父,不然这画皮妖不知道还要害多少人。明日我就派人把钟楼的铜铃修一修,再多加几道护身符,免得再引来邪祟。”
济公点点头,又咬了口包子:“方丈说得是,不过也得提醒村民们,晚上尽量别单独出门,遇到陌生人要多留心,别再让妖怪有机可乘。”
王寡妇也跟着说:“我回去就跟村里的人说,让大家都小心些。对了,师父,刚才我听说那妖怪还扮成我的模样,真是吓死人了,以后我可得离寺远些,免得给大家添麻烦。”
“不用不用。”济公摆了摆手,“妖怪已经被收了,你该来还愿还来,只要多留心就行。再说了,你做的包子这么好吃,我还想以后常吃呢。”
一句话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刚才的紧张气氛也消散了不少。月亮渐渐升到半空,洒下柔和的月光,竹林里的风吹过,带来阵阵竹叶的清香,再也没有之前的腥气。
众人往灵隐寺走,一路上,弟子们围着济公,听他讲刚才跟画皮妖打架的趣事,悟净也时不时插几句话,说得绘声绘色。王寡妇走在后面,看着前面热闹的场景,脸上露出了笑容——她丈夫早逝,平日里一个人生活,多亏了灵隐寺的师父和村民们照顾,现在寺里没事了,她也能安心了。
回到灵隐寺,方丈让人准备了素斋,招待大家。济公吃得最欢,一边吃一边跟大家讲以前降妖除魔的故事,什么斗蜘蛛精、收蝙蝠妖,听得众人都入了迷。直到深夜,大家才各自散去,灵隐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有钟楼檐角的铜铃,在月光下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叮铃”声,像是在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寺,也守护着山下的百姓。
第二天一早,济公还在睡梦中,就被悟净叫醒了。“师父,师父,山下的村民们来了,还带着好多东西,说是要感谢您收了画皮妖。”
济公揉了揉眼睛,从床上爬起来,刚走到前殿,就见院子里挤满了村民,有扛着米的,有提着菜的,还有抱着鸡的,王寡妇也来了,手里还提着一篮子素包子。
“济公师父,谢谢您啊!”村民们见了济公,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道谢,“要不是您,我们还不知道要被那妖怪害成什么样呢!”
济公笑着摆了摆手:“大家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以后大家要是再遇到怪事,尽管来灵隐寺找我,我一定帮大家解决。”
说着,他从袖袋里摸出些黄符,分给村民们:“这是护身符,大家带在身上,能驱邪避灾。记住,以后别轻易相信陌生人,遇到不对劲的地方,多留个心眼,就能少些麻烦。”
村民们接过护身符,连连道谢,然后又跟济公聊了会儿天,才各自散去。王寡妇把素包子递给济公,笑着说:“师父,您要是爱吃,我以后常给您送过来。”
济公接过包子,咬了一口,点头道:“好啊,那我可就等着了。”
看着村民们远去的背影,济公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降妖除魔,不仅仅是为了斩妖,更是为了守护这些善良的百姓,守护这份人间的烟火气。而灵隐寺的钟声,也会继续在山间回荡,守护着这片土地,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