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见底的山涧溪流旁,鸟语花香,灵气氤氲,与之前玄煞宗的肃杀景象判若两个世界。
秦安正蹲在岸边,手法娴熟地处理着几条刚从溪中捕获的、鳞片闪烁着灵光的肥美银鱼,架在篝火上烤得滋滋作响,香气四溢。
秦汐安静地坐在不远处一块光滑的青色巨石上,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潺潺流水上。忽然,她转过头,看向秦安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看似纯良无害的甜美笑容,声音软糯地开口:
“师兄~”
这一声呼唤,尾音拖得微微上扬,带着点撒娇的意味,让正在专心烤鱼的秦安手一抖,差点把鱼掉进火里。
“嗯?怎么了汐儿?”
秦安稳住心神,回头露出一个温和,却略带警惕的笑容。
秦汐眨巴着那双清澈的淡金色眼眸,一脸无辜地提醒道:“在玄煞宗的时候,我们说好的呀~我清理的杂物比你多两个。赌约是……输的人,任凭对方处置一天哦。”
她歪了歪头,笑容愈发甜美。
“师兄,你该不会是……忘了吧?”
秦安:“!!!”
他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妙。
他确实存了点蒙混过关的心思,以为自家汐儿性子清冷,对这种赌注不会太较真,没想到她记得这么清楚,还在这等着他呢!
“咳咳……”
秦安干咳两声,试图打哈哈。
“那个……汐儿啊,你看今天天气这么好,风景这么美,我们……”
“师兄~”
秦汐打断他,声音依旧柔软,但眼神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愿赌,要服输哦。”
看着她那副“你别想赖账”的可爱模样,秦安心中那点侥幸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栽了就栽了”的无奈和……隐隐的期待?
他放下烤鱼,走到秦汐面前,很是光棍地一摊手,笑道:“好吧好吧,师兄认输。说吧,我的好师妹,今天想怎么处置我?上刀山下火海,师兄绝不皱一下眉头!”
秦安摆出一副英勇就义的表情,眼底却满是纵容和宠溺。
秦汐看着他这副搞怪的样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宛如冰雪初融,春花绽放。
她站起身,伸出纤纤玉指,轻轻点了点秦安的额头:“谁要你上刀山下火海了?”
少女甜甜一笑,语气轻快。
“我的要求很简单,今天,你就带我好好玩玩,像现在这样,烤烤鱼,看看风景,聊聊天,就好啦!”
就这么简单?
秦安愣了一下,看着眼前笑靥如花的少女,心头仿佛被最柔软的羽毛轻轻搔过,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悸动。
他原本也是这么打算的。
“就这啊?”
秦安忍不住伸手,轻轻捏了捏她光滑的脸颊,触感微凉细腻,让他爱不释手。
“我还以为你要怎么折腾我呢!傻汐儿,就算没有赌约,师兄也想带你好好玩啊。”
秦汐任由他亲昵的动作,脸上红晕更盛,却摇了摇头,拉起他的手,声音带着一丝雀跃。
“那就走叭!师兄,我们去那边溪水更清浅的地方!”
“好,都听你的。”
秦安被她拉着,满心柔软,只觉得今天的汐儿格外活泼可爱,像只终于愿意露出柔软腹部的小兽。
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走在前面的秦汐,嘴角勾起了一抹转瞬即逝的、带着点小恶魔般的狡黠弧度。
呵呵,傻瓜秦安,待会儿……
有你好看的。
……
两人来到一处溪流拐弯的浅滩,水声潺潺,清澈的溪水刚及脚踝。
岸边绿草如茵,野花星星点点。
秦安继续他的烤鱼大业,而秦汐则坐在了水边一块平坦的圆石上。
她先是看了看清澈的溪水,又看了看正在忙碌的秦安,眼中闪过一丝恶作剧的光芒,随即自然地,轻轻褪去了鞋袜。
顿时,一双完美得如同玉雕般的纤足暴露在空气与阳光下。足型优美玲珑,脚趾圆润如珍珠,整齐地排列着,指甲泛着健康的淡粉色光泽。足背肌肤白皙剔透,几乎能看清皮下淡青色的血管,脚踝纤细柔美,仿佛轻轻一折就会断掉。
少女试探性地,将一只玉足缓缓探入微凉的溪水中,清澈的水流拂过她白皙的脚背,漾开一圈圈涟漪,几尾胆大的灵鱼好奇地凑过来,轻轻触碰她的脚趾,带来一阵微痒,让她忍不住轻轻缩了缩,发出一声极轻的、带着笑意的气音。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少女玉足和水面上跳跃着斑驳的光点,这一幕美得如同画卷,纯真中带着不自知的极致诱惑。
正在烤鱼的秦安,无意中瞥见这一幕,呼吸猛地一窒,手中的烤鱼又差点遭殃。
他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专注于火候,但脑海中那双在清溪中若隐若现的玉足影像却挥之不去,只觉得心跳莫名加速,喉咙有些发干。
这小妖精,绝对是故意的!
为了转移注意力,也确实是心有所感,秦安望着篝火上逐渐变得金黄的烤鱼,开口说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汐儿,你看这鱼。生于水中,长于水中,水是它的世界,是它生存的根本。它依赖水,却也受限于水,终其一生,难以脱离这方水域。便如许多修士,困于一方天地,一种法则,视其为全部,殊不知天地之广阔,大道之无穷。”
他这番话,看似在说鱼,实则暗指修行。意指修士不应固步自封,当有跳出“水域”,见识更广阔天地的勇气与眼界。
秦汐闻言,正在轻轻拨弄溪水的玉足微微一顿。她低头看着环绕在自己足边的流水,感受着那轻柔又持续的冲刷之力,眼中亦是闪过一丝明悟。
她清冷的声音响起,如同溪水击石。
“师兄所言,有其道理。然,水虽无形,却亦有其力,有其道。”
秦汐抬起沾着晶莹水珠的玉足,轻轻点在另一块露出水面的卵石上,水珠顺着优美的足弓滑落,滴回溪中,漾开涟漪。
“你看这水,至柔,却能穿石;至弱,却能汇成江海,承载巨舟。它不争一时之利,不拘一方之形,因势而导,随形而变,看似被动,实则蕴含着包容与适应的至理。若一味追求脱离‘水域’,是否也失了这‘如水’的智慧与韧性?”
秦汐的论调,与秦安的“跳出”形成了微妙的对比与补充,强调在勇猛精进的同时,亦需具备如水般的适应与包容,方能在这浩瀚大道中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鱼”与“水”,阐述着各自对修行、对大道、对生命形态的理解。
他们并未刻意运转功法,但伴随着这深刻的论道,周身自然而然地开始有道韵流转。
秦安身旁,隐隐有轮回的虚影沉浮,仿佛在演绎着超脱与循环;而秦汐周围,则有点点神圣星辉与柔和的水汽交融,诠释着坚守与变通。
两种不同的道韵在这青山绿水间,在这看似随意的交谈中,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如同溪水与游鱼,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充满生机的道图。
他们脚下的青草似乎更加翠绿,周围的灵气也更加活泼,连那篝火都仿佛燃烧得更加宁静而悠长。
秦安一边翻动着烤鱼,一边听着秦汐精妙的论述,看着她坐在水边、玉足轻晃的绝美侧影,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与悸动。
能与心爱之人,在这如画山水间,一同论道,一同进步,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此。
而秦汐,一边用论道“折磨”着秦安的心神,一边享受着溪水的清凉和与他思想碰撞的快感,看着他时而沉思、时而恍然的专注表情,内心那份小小的“报复”得逞的愉悦感,混合着更深沉的爱意,几乎要满溢出来。
这一刻,胜负已不重要,那“任凭处置”的赌约,早已化为了两人之间最甜蜜的羁绊与最独特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