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京城的晨光便漫过紫禁城的朱红宫墙,将檐角的琉璃瓦染成暖融融的金红色。
景淮初牵着楚清颜的手,走在宫道上,两侧的侍卫身着铠甲,身姿挺拔如松,见了他们,纷纷躬身行礼,声音整齐划一:“殿下,县主安好。”
楚清颜指尖轻轻攥着景淮初的袖口,目光掠过巍峨的宫墙与精致的宫灯,心里难免有些紧张——这是她第一次进皇宫,朱红与明黄交织的色调,庄严又肃穆,与朝阳城将军府的质朴截然不同。
她下意识地理了理月白色襦裙的裙摆,发间的素银桃花簪随着脚步轻轻晃动。
“不慌。”景淮初察觉到她的紧张,停下脚步,伸手替她拂去鬓边的碎发,声音温柔:“母妃性子温和,极好相处,不会为难你的。
等见过母妃,咱们再去见父皇,把娘的桂花糕呈上去,谢了恩典,咱们就回府。”
楚清颜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跟着景淮初继续往前走。
宫道旁的银杏树叶已染上浅黄,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层碎金。
一会便到了夏贵妃的寝宫——凝香宫。
宫门前种着几株兰草,叶片翠绿,透着雅致,与夏贵妃素来爱兰的习性正好相符。
守在宫门口的宫女见他们来,连忙躬身迎上来:“殿下,县主,贵妃娘娘已在殿内等候多时了。”说完后便掀开门帘,请他们进去。
殿内飘着淡淡的兰花香,混着暖炉里的熏香,格外清雅。
夏贵妃坐在窗边的软榻上,身着一身淡紫色宫装,发间簪着支点翠兰花簪,手里捏着本诗集,见他们进来,连忙放下书,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淮初,清颜,快过来坐。”
景淮初扶着楚清颜走到软榻旁,躬身行礼:“母妃,儿臣带清颜来看您了。”
楚清颜也跟着躬身,声音恭敬却不局促:“臣女楚清颜,见过贵妃娘娘,娘娘万安。”
“快起来,别多礼。”夏贵妃笑着伸手,拉过楚清颜的手,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温和:“早就听淮初说,你聪慧能干,不仅改良了了望塔,还为边防出了不少力,今日一见,果然是个利落的姑娘。”
楚清颜脸颊微红,轻声道:“娘娘谬赞了,臣女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多亏殿下与父皇的支持,才能顺利成事。”
楚清颜说完后从随身的锦袋里取出一个精致的食盒,双手递到夏贵妃面前:“这是臣女的母亲亲手做的桂花糕,想着娘娘或许喜欢,便带来给娘娘尝尝,也是臣女一家的一点心意。”
夏贵妃接过食盒,打开的瞬间,清甜的桂香便漫了出来。
糕体金黄,上面撒着细碎的桂花,看着便让人有食欲。
她拿起一块,轻轻咬了一口,软糯的糕体在舌尖化开,甜意混着桂香,格外爽口,忍不住点头:“好吃!比御膳房做的还合我的口味,你母亲的手艺真是好。”
夏贵妃走到楚清颜面,伸手拉着楚清颜坐在软榻上,细细询问起朝阳城的事:“听说朝阳城的桂树很多?秋天一到,满城都是桂香?”
楚清颜点点头,笑着回道:“是呢,臣女家的院里就有四株桂树,每年九月,满院都是桂香,母亲会用桂花做蜜饯、糕点,整个将军府都飘着甜味。”
“听着就觉得好。”夏贵妃眼底满是向往,又看向景淮初:“你往后得空了,带清颜多回朝阳城看看,也让她别太想家。”
景淮初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母亲与楚清颜相谈甚欢,嘴角忍不住上扬:“母妃放心,儿臣记着呢。
等大婚过后,就带清颜回朝阳城,看看边关的了望塔,也让她陪母亲多待些日子。”
夏贵妃笑着点头,又让宫女端来刚泡好的雨前茶,递给楚清颜:“这是江南新贡的茶,你尝尝,跟朝阳城的茶比,是不是更清淡些。”
楚清颜接过茶杯,浅啜一口,茶香清冽,混着兰花香,格外爽口,连忙道:“好茶,比臣女家的粗茶细腻多了。”
三人坐在殿内,聊着朝阳城的景致、京城的趣闻,偶尔提及大婚的筹备,气氛温馨得像寻常人家的婆媳与儿子。
楚清颜原本的紧张渐渐消散,看着夏贵妃温和的模样,心里满是踏实——原来皇家的亲人,也可以这般亲切,没有半点架子。
不知不觉,已近巳时。
景淮初看了眼窗外的日头,对夏贵妃道:“母妃,时辰差不多了,儿臣该带清颜去见父皇谢恩了,免得父皇等急了。”
夏贵妃点点头,拉着楚清颜的手,轻轻拍了拍:“去吧,见了皇上,别太紧张,你父皇虽看着威严,心里却极疼淮初,也喜欢你这样懂事的孩子。”
说着,她又从袖中取出一支玉镯,递到楚清颜面前:“这是我年轻时你父皇赏我的,玉质通透,你戴着,就当是我这个做母妃的一点心意。”
楚清颜连忙推辞:“娘娘,这太贵重了,臣女不能收……”
“让你收着你就收着。”夏贵妃笑着把玉镯戴在她的手腕上:“往后你就是我的儿媳,咱们是一家人,哪有分什么贵重不贵重的。”
楚清颜看着手腕上通透的玉镯,心里暖得发烫,躬身道:“谢娘娘恩典。”
离开凝香宫,景淮初带着楚清颜往养心殿走去。
路过御花园时,枫叶染红了枝头,银杏叶铺满地。
楚清颜看着眼前的景致,忍不住感叹:“御花园的秋景真好看,比朝阳城的更雅致些。”
“等往后得空了,我常带你来逛。”景淮初牵着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手腕上的玉镯:“母妃很喜欢你,这玉镯是她最珍爱的物件,能给你,说明她把你当亲儿媳了。”
楚清颜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欢喜。
两人穿过御花园,很快便到了养心殿。
守在殿外的李德全见他们来,连忙迎上来,笑着道:“殿下,县主,陛下刚处理完奏折,正等着你们呢。”
景淮初带着楚清颜走进殿内,只见皇帝坐在紫檀木御案后,手里捏着一本边防奏折。
见他们进来后,将奏折放下,目光落在楚清颜身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清颜来了?在凝香宫见了你母妃,她没为难你吧?”
“回父皇,母妃待臣女极好,还赏了臣女玉镯。”楚清颜躬身行礼,声音恭敬。
然后从锦袋里取出另一盒桂花糕,递到李德全面前:“这是臣女的母亲亲手做的桂花糕,臣女特意带来给父皇尝尝,谢父皇赐镇国将军府,还准臣女一家在京长住。”
李德全接过桂花糕,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打开食盒,闻着桂香,笑着拿起一块,尝了一口,点头赞道:“不错,比御膳房的多了几分家常味,你母亲的手艺很好。”
随后便放下桂花糕,看向景淮初:“镇国将军府的修整进度如何?清瑶和程明远那边,可有消息?”
“回父皇,工匠们已开始挖后院的池塘,水榭的木料也选好了,都是江南的良木,程公子说这种木料耐腐,适合做水榭的栏杆。”景淮初躬身回道:“清瑶和程明远近日会从朝阳城启程,走水路来京,大概十日能到。”
“好。”皇帝点点头,目光落在楚清颜身上:“你刚到京城,若有不适应的地方,尽管跟淮初说,或是跟朕说,宫里和皇子府,都不会让你受委屈。
大婚的日子定在下月十六,礼部已开始筹备,你若有什么想法,也可跟礼部提。”
“谢父皇体恤,臣女没有别的想法,都听父皇和殿下的安排。”楚清颜躬身道谢,心里满是感激。
皇帝看着她得体的模样,又想起她改良了望塔的功绩,忍不住点头:“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淮初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
往后在京中,好好跟淮初过日子,若有关于边防或军械的想法,也可随时来跟朕说,朕很欣赏你的才干。”
“臣女遵旨,定不负父皇厚望。”楚清颜恭敬地应下。
又聊了几句关于镇国将军府和大婚的事,已近正午。
皇帝看着日头,对景淮初道:“时辰不早了,你带清颜回府吧,让她好好歇着,别太累了。
明日让工部把镇国将军府的最新图纸送到你府里,你跟清颜一起看看,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再跟工部说。”
“儿臣遵旨。”景淮初躬身行礼,牵着楚清颜的手,往殿外走去。
楚清颜看着手腕上的玉镯,又想起夏贵妃温和的笑容、皇帝赞许的目光,心里满是踏实。
她转头看向景淮初,嘴角弯起:“今日多谢你,若不是你陪着,我定要紧张坏了。”
“咱们之间,还说什么谢?”景淮初捏了捏她的脸颊,眼底满是温柔:“往后在京城,我会一直陪着你,让你在这里也能像在朝阳城一样,过得舒心、开心。”
回到皇子府时,刘管家已备好午膳。
餐桌上摆着楚清颜爱吃的清炒兰心、莲子羹,景淮初看着楚清颜吃得眉眼弯弯,眼底满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