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十五分的高二(3)班,活像刚被掀开蒸笼的包子铺——靠窗的罗慢正用校服袖子擦嘴角的面包渣,最后一排的周九饼把书包垫在腿上补觉,连前排号称“永不迟到”的尹笙,都在偷偷往嘴里塞最后一口鸡蛋灌饼。
教室后门“吱呀”一声响,所有人的动作瞬间僵住,以为是班主任文妲的“死亡突袭”,结果抬头一看,是班长林克己抱着块比他脸还干净的小黑板,顶着一头没梳利索的呆毛闯了进来。
这林克己是出了名的“理科疯批”,上次运动会算百米赛跑的风速误差算到中暑,这次又不知道要搞什么名堂。
他把小黑板往门口的讲台上一放,掏出支白色粉笔,弯腰时后腰的校服还往上缩了缩,露出一小截后腰的皮肤,引得底下女生偷偷笑。
可下一秒,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划过的声音,直接让教室静得能听见窗外麻雀扑翅膀的动静。
只见黑板正中央,用歪歪扭扭却格外工整的字体写着五个大字——【迟到预测模型】,底下还画了条歪歪扭扭的分隔线,活像数学课本里的公式模板被他按比例缩小了。
紧接着,林克己蹲下身,从书包侧兜掏出个巴掌大的笔记本,又摸出个旧旧的电子表,指尖在表屏上戳了戳,那认真的模样,比考试时算最后一道大题还专注。
“输入:文妲鞋跟声频2.1khz。”他一边念,一边在黑板上写,粉笔头断了半截也没在意,用手指捏着继续写,“声速340m\/s,校门口到教学楼127m。”
念到“127m”的时候,他还特意抬头看了眼教室天花板的吊扇,像是在确认这个数据有没有偏差——上周他为了测校门口到教学楼的距离,愣是顶着大太阳走了二十遍,每遍都用脚步量,最后得出个“127.36米,四舍五入127米”的结论,当时还被周九饼嘲笑“闲得能数自己头发丝”。
底下的罗慢悄悄把嘴里的面包渣咽下去,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尹笙:“他这是昨晚没睡好,脑子瓦特了?”
尹笙刚把鸡蛋灌饼的油纸揉成一团塞进桌肚,闻言翻了个白眼:“你忘了上次他算文妲的高跟鞋声能传多远,结果被文妲抓着正着,罚他擦了一周黑板?”
两人正嘀咕着,就见林克己“啪”地合上笔记本,举起电子表对着黑板,像是在展示什么宝贝。
“输出:安全阈值≈6.2秒!”他的声音陡然拔高,眼睛亮得像装了两盏小台灯,连额前垂下来的碎发都跟着晃了晃。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他还特意用粉笔在“6.2秒”底下画了三道波浪线,活像给这个数字加了层特效。接着,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念出结论:“在文妲出现6.2秒后冲线,可免扣分。”
“冲线?冲什么线?”周九饼被这动静吵醒,揉着眼睛坐起来,头发乱得像鸡窝,看见黑板上的公式,打了个哈欠:“班长,你这是要参加数学建模比赛,还是要跟文妲斗法啊?”
林克己没理他,反而从书包里掏出卷透明胶带,踮着脚往教室后面的公告栏走。公告栏上还贴着上周的“迟到名单”,罗慢、周九饼、尹笙的名字赫然在列,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个刺眼的“-2分”。
林克己小心翼翼地把小黑板从讲台上搬过去,胶带“撕拉”响了一声,他怕粘坏公告栏的纸,还特意把胶带剪得短短的,一点一点往上贴,那细致的模样,比女生贴双眼皮贴还认真。
贴完黑板,他又从兜里摸出张便利贴,用马克笔在上面写了行字,写完还退后半步,歪着头看了看,觉得字写得不够工整,又换了张重新写。
最后,他把便利贴贴在小黑板旁边,双手往身后一背,像个刚完成杰作的艺术家,等着大家“鉴赏”。
前排的同学早就好奇地围了过去,看清便利贴上的字后,瞬间爆发出一阵哄笑。
罗慢凑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今日实验样本:罗慢、周九饼、尹笙。欢迎围观。”他指着自己的名字,差点跳起来:“林克己!你凭什么把我当实验样本?我昨天才刚被文妲罚站!”
周九饼也凑了过来,看见自己的名字,伸手就要去撕便利贴,林克己眼疾手快地拦住他:“你别急啊,这个模型很准的,只要按我说的做,保证你今天不扣分。”
尹笙抱着胳膊,挑眉看着林克己:“你怎么就确定文妲今天会穿高跟鞋?万一她穿运动鞋呢?”
林克己胸有成竹地拍了拍胸脯:“我观察了半个月,文妲每周一、三、五都穿那双米色高跟鞋,鞋跟高度5厘米,声音频率稳定在2.1khz左右,误差不超过0.1khz。”
他一边说,一边从书包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给他们看,上面密密麻麻记着“3月10日,文妲,高跟鞋,声频2.08khz”“3月12日,文妲,高跟鞋,声频2.12khz”,连哪天声音高了、哪天声音低了都标得清清楚楚。
全班同学都被林克己这股“较真”劲儿逗乐了,原本还紧张的早自习氛围,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有人喊道:“班长,要是实验失败了怎么办?”林克己想了想,认真地说:“失败了就调整模型参数,下次再试。”还有人喊:“那要是文妲提前来了呢?”林克己从兜里掏出个小收音机,晃了晃:“我早就跟校门口的保安叔叔打好招呼了,文妲一进校门,他就给我发信号。”
就在这时,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噔噔噔”的声音,那声音清脆又有节奏,所有人都瞬间安静下来——是文妲的高跟鞋声!林克己立刻竖起耳朵,手里的电子表“嘀嗒”响着,他盯着表盘,嘴里小声数着:“1秒,2秒……”
罗慢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他昨天因为迟到,被文妲罚抄了三遍校规,今天可不想再被罚。
周九饼也站直了身体,原本惺忪的睡眼瞬间清醒,盯着教室门口,生怕文妲突然出现。尹笙则悄悄往门口挪了挪,做好了“随时冲线”的准备。
“6秒!”林克己突然大喊一声,“冲!”
罗慢反应最快,拔腿就往自己的座位跑,因为跑得太急,差点撞到桌子腿,踉跄了一下才站稳。
周九饼紧随其后,书包带滑到了胳膊上也顾不上拉,一头扎进自己的座位,还差点把同桌的笔盒碰掉。
尹笙则从容得多,她迈着小碎步,优雅地回到座位上,刚坐好,就听见门口传来文妲的声音:“早自习时间,都坐好,别说话。”
文妲走进教室,扫了一眼全班,目光在罗慢、周九饼、尹笙身上停留了几秒,见他们都坐在座位上,没说什么,转身走向讲台。
全班同学都憋着笑,偷偷看向林克己,林克己则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掏出电子表,在上面记了笔“实验成功,样本1、2、3均未扣分”,那模样,比考了年级第一还开心。
罗慢趴在桌子上,小声对林克己说:“行啊你,没想到你这模型还真管用。”
周九饼也凑过来:“班长,明天还实验不?我还想当样本。”尹笙则拿出笔记本,对林克己说:“把你的模型公式借我抄一下,我也想试试。”
林克己见大家都认可自己的“反迟到算法”,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刚想说话,就听见文妲的声音从讲台上传来:“林克己,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给我看看。”
林克己瞬间僵住,手里的电子表差点掉在地上。他慢慢转过身,看着文妲,脸上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文老师,这是……我的数学笔记。”
文妲走了过来,目光落在公告栏上的小黑板上,皱了皱眉:“这是什么?”
全班同学瞬间屏住呼吸,等着看林克己的“惨状”。没想到林克己突然挺直了腰板,认真地说:“文老师,这是我的‘反迟到模型’,可以帮助同学们避免迟到,提高早自习效率。”
他还把自己的笔记本递过去,指着上面的记录说:“您看,我观察了您半个月的高跟鞋声频,计算出了安全阈值,今天实验很成功,罗慢他们都没迟到。”
文妲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又看了看小黑板上的公式,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拍了拍林克己的肩膀:“你的心思倒是挺巧,就是别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好好学习才是正事。”说完,她转身走回讲台,没再提扣分的事。
全班同学都松了一口气,紧接着爆发出一阵更大的笑声。
罗慢冲着林克己比了个“oK”的手势,周九饼则竖起了大拇指,尹笙也忍不住笑了。林克己站在原地,摸了摸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了,额前的碎发晃了晃,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身上,给这个有点“疯批”的理科班长,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从此以后,高二(3)班多了个“反迟到小组”,林克己的“反迟到算法”也成了班里的“热门话题”。
虽然偶尔还是会有实验失败的时候,但每次失败后,林克己都会认真调整模型参数,而罗慢、周九饼、尹笙,也从最初的“被迫参与”,变成了主动配合,甚至还会帮林克己观察文妲的行踪,记录数据。
清晨六点二十分的高二(3)班,不再是紧张的早自习,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实验室”。林克己的小黑板,也成了公告栏上最特别的“风景”,每天都有人围着看,等着看今天的“实验样本”是谁,等着看林克己又会推出什么新的“反迟到算法”。
而林克己也用自己的方式,让原本枯燥的早自习,变得有趣起来,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渐渐改掉了迟到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