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黑风谷堡垒,寒风卷着雪粒拍打在箭楼的石墙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堡垒后院的空地上,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几名中原工匠与西域艺人围在一起,正对着一架改良后的投石机比划讨论,旁边还堆放着打磨好的木材、铁器与绳索。沈砚秋与顾长风踏着积雪走来,远远便看到投石机的木架已初具雏形,比之前战场上使用的更为精巧。
“沈首领,顾先生!”负责改良器械的李工匠看到两人,立刻放下手中的刨子迎上来,“这架投石机我们参考了西域的攻城器械图纸,把原来的单木架改成了双木支撑,还加了可调节的绳索滑轮,这样投掷的距离更远,准头也能提高不少。”他指着投石机前端的铁制吊篮,“之前的竹篮容易损坏,换成铁篮后能承受更重的石块,对付集群敌人更有效。”
沈砚秋走到投石机旁,伸手推了推木架,果然比旧款稳固许多。“之前在叛军合围时,我们的投石机射程不足,无法有效打击远处的敌营,这个改良正好解决了问题。”她叮嘱道,“还要考虑雪地使用的稳定性,黑风谷冬季多雪,木架底部要加装防滑的铁齿,避免投掷时打滑。”
顾长风则注意到旁边堆放的箭矢,箭头比普通箭矢更为尖锐,还镀了一层薄薄的铜。“这箭头是怎么改良的?”他拿起一支箭问道。李工匠笑着回答:“这是和西域艺人学的,他们用铜皮包裹铁箭头,既增加了锋利度,又不容易生锈。我们还调整了箭杆的粗细,让箭矢飞行时更稳定,射程能比原来远十步左右。”
不远处的箭楼里,几名伙计正围着一面新制的盾牌忙碌。盾牌不再是单纯的木面蒙皮,而是在木层中间夹了一层西域传来的柔性铁皮,边缘用铜条包边。“原来的盾牌挡不住叛军的重箭,不少将士因此受伤。”负责盾牌改良的王伙计说道,“现在这种夹铁皮的盾牌,既能挡住箭矢,重量又比纯铁盾轻,将士们举着行军也不累。”
看完防御器械的改良,众人又来到通讯信号区。秦十三正与几名哨兵调试新的烽烟信号装置,原来的烽火台只是简单堆砌的土台,信号传递容易被风雪干扰,如今则在土台顶端加了防风的木棚,棚内设置了不同颜色的灯笼,配合烽烟传递更精准的信息。“我们规定了不同的信号组合:红色灯笼配浓烟是敌军来犯,黄色灯笼配淡烟是需要补给,绿色灯笼无烟是安全通报。”秦十三指着灯笼解释,“这样即便在大雾或风雪天,远处的堡垒也能清晰识别信号,比之前单纯靠浓烟传递信息高效多了。”
沈砚秋点头认可:“通讯是防御的关键,之前就因为信号误判,导致援军延误了半日。除了烽烟灯笼,还要改良旗语,统一不同兵种的旗语手势,避免协同作战时出现误会。”秦十三立刻拿出新绘制的旗语图谱,上面标注着不同手势对应的指令,既有通用指令,也有各兵种的专属信号,条理清晰。
一行人又转到驿站的物资运输区,罗衣正指挥伙计们测试改良后的运输马车。马车的车轮比普通马车更宽,轮轴上涂抹了西域商人送来的油脂,旁边还加装了可折叠的挡板。“之前的马车车轮窄,在戈壁滩上容易陷进沙坑,宽车轮能分散重量,走起来更稳。”罗衣说着,让伙计们推动马车演示,果然比旧马车轻便灵活许多,“折叠挡板在运输粮草时能防止掉落,运输器械时拆开又能节省空间,一辆车能顶之前两辆用。”
顾长风留意到马车旁堆放的水囊,是用草原牧民鞣制的厚羊皮制成,接口处用树脂密封。“这种水囊比之前的布囊耐用多了。”他拿起一个水囊晃了晃,没有漏水的痕迹,“商队与护卫队在戈壁行军,水是性命攸关的物资,这种密封水囊能减少水分蒸发,还不容易破损,要尽快批量制作分发给各方。”
忙碌了半日,众人回到堡垒的议事厅取暖。桌上摆满了改良后的器械模型、图纸与记录,李工匠拿出一本汇总册,上面详细记录了每种器械的改良方案、材料清单与制作步骤。“我们已经把防御器械、通讯装置、运输工具的改良方法都整理好了,下一步就可以批量制作,分发到各堡垒与护卫队。”
沈砚秋翻看汇总册,对众人的成果十分满意:“技术改良能让我们的防御体系更高效,也能减轻将士与商人的负担。李工匠,你带团队在各堡垒设立临时作坊,教当地工匠制作改良器械;秦十三,尽快培训哨兵掌握新的通讯信号;罗衣,负责统筹材料调配,确保批量制作顺利推进。”
顾长风补充道:“还要收集各方的使用反馈,比如将士们用改良后的投石机是否顺手,商队对新马车的评价如何,根据反馈再做调整。技术没有止境,只有不断优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商道安全。”
几日后,第一批改良器械陆续投入使用。黑风谷堡垒的哨兵用新的烽烟灯笼传递信号,远处的黄沙渡堡垒很快便做出回应;护卫队拿着改良后的盾牌与箭矢进行演练,攻防效率明显提高;商队使用新马车运输货物,在戈壁滩上行驶得又稳又快,损耗率比之前降低了不少。
这日清晨,沈砚秋与顾长风站在箭楼上,看到巡逻的护卫队骑着马,手持改良后的兵器沿商道巡查,远处的商队马车缓缓前行,车轮压过积雪留下整齐的轨迹。寒风依旧凛冽,却挡不住商道上的生机与秩序。
“技术改良虽小,却能解决大问题。”顾长风感慨道,“这些小小的变化,都是守护安宁的力量。”
沈砚秋望着远方,目光坚定:“无论是器械还是通讯,改良的核心都是为了让商道更安全、更畅通。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技术,北庭商道的防线就会越来越牢固,往来的人们也能越来越安心。”
朝阳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堡垒的石墙上,照亮了那些改良后的器械与信号装置。这些凝聚着中原、西域与草原智慧的技术成果,如同一个个坚实的齿轮,推动着北庭商道朝着更安宁、更繁荣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