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伸脚道:‘给我穿上!’
张良本想挥拳,却见老头眼神深邃,不像普通人,便强压怒火,单膝跪地给老头穿了鞋。
老头见状,点点头:‘孺子可教!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凭此书可做帝王师。’
说罢递过一本泛黄的书,张良低头一看,赫然是《太公兵法》!再抬头,老头早已不见踪影。”】
“《太公兵法》?!”
诸葛亮猛地站起身,眼神里满是渴望,声音都有些发颤
“那可是姜太公所着的奇书!得此书者可得天下谋略,子房先生竟有这般机缘,我……我也想要!”
荀彧、贾诩等谋士也纷纷露出羡慕之色
这可是谋士梦寐以求的典籍,能得此书,足以少走十年弯路!
嬴政也愣了愣,《太公兵法》的名声他早有耳闻,却没想到竟落到了张良手里
“难怪这张良后来能辅佐刘邦,原来得了这般助力。若此书在大秦谋士手中,何愁天下不平?”
李斯也道:“陛下,此书确实珍贵,张良能潜心钻研,可见其心性不凡。”
【“张良得了奇书,闭门苦读十年,将《太公兵法》学至大成
便四处游说豪杰,可没人能听懂他的谋略,直到秦末乱世来临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天下反秦义旗遍地,张良在兵荒马乱中
遇到了第一个能听懂《太公兵法》的人,正是沛公刘邦。”】
“来了来了!”
刘邦清了清嗓子,腰板瞬间挺直,原本半躺的身子坐得笔直,还不忘瞪了眼下面窃笑的文武百官
“看什么看!都给朕仔细看视频,马上就到朕的高光时刻了!”
话音刚落,光屏上便飘过一道显眼的弹幕,正是刘邦所发:“到朕了到朕了!刘氏子孙都给我好好看,瞧瞧你们老祖的风采!”
紧接着,刘彻、刘秀、刘备等刘氏皇帝的弹幕纷纷跟上:
- 刘彻:“老祖威武!当年能识得子房先生,果然慧眼识珠!”
- 刘秀:“老祖与子房先生的相遇,是大汉之幸!孙儿必向老祖学习!”
- 刘备:“先祖英明!得遇明主、良臣,方能成就大业,备自愧不如!”
满屏的刘氏弹幕,看得其他帝王又好气又好笑。
朱元璋对着身边的朱标打趣:“你看人家刘氏,不管哪朝皇帝,都这么捧老祖,咱朱家以后也得学学这股劲儿!”
朱标笑着点头:“父皇说得是,这便是家族传承的底气。”
“瞧见没?”
刘邦得意地拍了拍龙椅,对着文武百官道,“朕当年一听见子房讲兵法,就知道这是人才!能听懂《太公兵法》的,全天下也就朕一个!”
张良站在一旁,看着视频里的画面,也露出了笑意:“陛下当年确实天资过人,能听懂臣的谋略,是臣之幸,也是大汉之幸。”
嬴政看着这一幕,脸色复杂,他既惋惜张良这般人才没为大秦所用,又不得不承认刘邦识人的眼光确实独到。
李世民则笑着发弹幕:“邦哥慧眼识珠,子房先生遇明主,这才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弹幕区顿时一片附和,之前的冲突早已被这君臣相知的温情所取代。
【视频画面切到公元前208年的楚营,项梁身披铠甲,意气风发
解说声响起:“楚国贵族项梁拥立楚怀王,凭借名门出身与强劲军力,成了反秦联军的核心。
张良见时机成熟,便向项梁进言:‘多树盟友方能共抗暴秦,韩地百姓心念故国,可立韩王以收民心。’
他还举荐了心中的韩王人选,项梁爽快应允,甚至直接任命张良为韩国丞相
张良梦寐以求的‘复韩’之愿,竟这般轻易达成。”】
“好!好一个子房!”
刘邦看着视频里张良拜相的画面,既为好友高兴,又忍不住有些失落,嘟囔道
“这小子,说走就走,倒把朕扔在原地了!”
萧何笑着打趣:“主公,子房心系韩国,如今得偿所愿,也是好事。再说,缘分天定,日后定会再相见的。”
张良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感慨
当年复韩的喜悦,他至今记得,只是那时还不知,自己与刘邦的缘分,远未结束。
【“张良欢天喜地告别刘邦,回韩国辅佐新韩王,留下刘邦独自‘风中凌乱’。
可命运从不会让知己久别,不久后,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刘邦取道颍川,竟在韩王军中再次见到张良。
张良望着刘邦,心中感叹‘此乃天意’,便暂别韩王,随刘邦一路南下,直取咸阳。”】
大秦境内一处僻静院子里,项伯猛地站起身,手里的茶杯“哐当”摔在地上。
“项羽!我项家竟成了反秦主力?”
他盯着光屏里项羽的身影,眼神复杂,既有对家族崛起的震惊,又有对反秦之举的担忧
“还有子房……他竟与我侄儿(项羽)成了对头,日后怕是要生事端!”
他想起自己与张良的旧交,心里隐隐不安,总觉得这场分兵伐秦,不会平静。
【“刘邦抢先一步进入咸阳,消息传到项羽耳中,这位楚霸王当场发飙
拍案怒吼:‘刘邦匹夫,竟敢先入关中!定要与他决一死战!’
一场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血战,眼看就要爆发。危急时刻,张良再次出手
他深知项羽性情,更知道项羽的大伯项伯与自己有旧交,便连夜找到项伯,晓以利害,恳请他从中斡旋。”】
“好险!”
朱元璋看着视频里项羽暴怒的模样,忍不住咋舌,“这项羽脾气也太暴躁了!一点小事就动刀动枪,若不是张良机灵,刘邦怕是早成了刀下亡魂!”
刘伯温点头:“陛下,张良此招‘借人斡旋’,正是抓住了关键”
“项伯是项羽至亲,他的话,项羽多少会听。这便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嬴政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反秦联军内讧,本是大秦之幸,可他看着刘邦
项羽这般势大,又忍不住担忧:“若这两人真打起来,不管谁赢,最终遭殃的还是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