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嘉庆四年的正月里头,北京城天寒地冻,可紫禁城里的乾清宫却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嘉庆皇帝坐在龙椅上,板着脸,底下文武百官连大气都不敢喘。
为啥?今儿个要公审和珅!
太监扯着嗓子开始念罪状,这一念可了不得,整整二十条大罪!一条比一条吓人!
头一条就说和珅泄露机密。原来乾隆爷还没宣布让嘉庆当太子呢,和珅就提前知道了,还屁颠屁颠给嘉庆送了个玉如意!
\"好家伙!\"底下有个官员小声嘀咕,\"这和珅手伸得够长的啊!连皇上家的事他都门儿清!\"
这罪状一条接一条,听得人头皮发麻!
说和珅在圆明园骑马横冲直撞,在神武门坐轿子直进直出,比皇上还威风!
还说他把出宫的宫女娶回家当小老婆,真是色胆包天!
最可气的是白莲教打仗那会儿,他居然瞒报军情,害得前线将士白白送死!
\"该杀!真该杀!\"刘墉老爷子气得胡子直抖,\"多少好儿郎死在战场上,都是让这和珅给害的!\"
说到贪财,这和珅更是贪出了新高度!
他家修的房子,用的是金丝楠木,跟宁寿宫一个规格!
他家的坟地修得比皇陵还气派,敢情是想在阴间也当皇帝!
珍珠手串藏了二百多串,比内务府的库存还多!
宝石顶子存了几十个,这是要开珠宝店啊?
有个官员算了一笔账:\"这和珅贪的钱,够咱们大清朝花上十几年的!\"
嘉庆皇帝坐在上头,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早就想收拾和珅了,可一直没找到好机会。现在老爷子驾崩了,是时候动手了!
为啥要列这二十条大罪?那是要做给天下人看:不是我嘉庆不讲情面,是和珅实在罪大恶极!
再说了,和珅的儿子还娶了十公主呢,要是不把罪名坐实了,到时候有人说皇上欺负妹夫,那多难听!
底下这些官员,这会儿心里都在打小算盘。
那些跟和珅要好的,吓得腿肚子转筋,生怕牵连到自己;
那些被和珅欺负过的,心里乐开了花,可脸上还得装出悲痛的样子;
那些中间派,赶紧琢磨怎么跟和珅划清界限。
\"臣以为,和珅罪该万死!\"一个官员率先表态。
\"对对对!该千刀万剐!\"其他人赶紧附和。
好家伙!这会儿一个替和珅说话的都没有!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树倒猢狲散!
不过也有明白人。刘墉、董诰这些老臣,虽然也恨和珅,可心里头还有别的担忧。
刘墉悄悄对董诰说:\"这和珅一倒,他那些党羽可咋办?要是都抓起来,半个朝廷都得空!\"
董诰点点头:\"是啊,前线还在打仗,粮饷可都指着这些人筹措呢!\"
可这话他们不敢明说。为啥?这会儿皇上正在气头上,谁替和珅党羽说话,谁就是同党!
嘉庆皇帝多精明啊!他早就想好怎么办了。
只见他一拍龙椅,朗声说道:\"和珅罪大恶极,天理难容!着即明发上谕,将这二十条大罪通告全国,让天下百姓都看看这巨贪的嘴脸!\"
好家伙!这一招高啊!既收拾了和珅,又收了民心。
你想啊,老百姓听说和珅贪了这么多钱,能不恨得牙痒痒?到时候皇上杀和珅,那就是为民除害!
圣旨一下,整个大清朝的驿站都忙活起来了!
一匹匹快马从北京城飞奔而出,背着那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往各省各府送。
到了省城,巡抚赶紧召集官员听旨;
到了府城,知府马上让人抄写张贴;
到了县城,县太爷派差役敲着锣满街喊。
没几天功夫,全中国都知道和珅的罪行了!
老百姓听说后,都炸开锅了!
茶楼里,说书先生把和珅的罪状编成了段子;
酒馆里,老百姓边喝酒边骂和珅;
连地里干活的老农都说:\"怪不得咱们日子这么难,原来钱都让这和珅贪去了!\"
有个老秀才还写了首打油诗:
\"和珅和珅真是贪,金银财宝堆成山。
皇上圣明除大害,百姓拍手笑开颜!\"
连戏班子都来凑热闹!有个戏班连夜排了出新戏,叫《嘉庆爷智斗和大贪》。
演和珅的那个丑角,画着大白脸,穿着补丁衣服(表示假装清廉),一出场就念:
\"我本是大清一忠良,两袖清风美名扬。
谁知皇上不开眼,非要查我的小金库!\"
底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纷纷往台上扔瓜子皮:\"呸!不要脸!\"
这场大审判,可以说是嘉庆皇帝的得意之作。
既除掉了心头大患,又树立了威信;
既安抚了老百姓,又震慑了百官;
既给老爷子出了气,又显出自己的能耐。
不过啊,这大清朝的麻烦还多着呢!
白莲教还在闹事,黄河老是发大水,国库空虚得很...
杀了和珅,就像给病人吃了剂猛药,病根儿还在那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