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前往青云城后,李渔的生活节奏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依旧每日练剑、修炼,却比以往更加刻苦,仿佛要将李家村的宁静与力量都融入自身,作为踏上新征途的底气。
林婉儿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这段时间来,她来得更勤了,有时是送些亲手做的点心,有时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李渔练剑,眼神里藏着不舍,却从未开口挽留。
这天傍晚,夕阳将清风观的院子染成暖黄色,李渔收剑回鞘,额上沁着薄汗。林婉儿递过早已备好的水囊,轻声道:“李渔哥,歇会儿吧。”
李渔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水珠顺着嘴角滑落,他看着林婉儿,认真道:“婉儿,过几天我要跟师父去青云城。”
林婉儿握着衣角的手紧了紧,脸上却努力挤出笑容:“我知道,你早晚要去的。青云城那么大,能学到更多东西,对你修炼有好处。”
“我会回来的。”李渔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坚定,“等我在那边站稳脚跟,就回来接你去看看。”
林婉儿的眼眶瞬间红了,她连忙低下头,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好啊,我等着。”顿了顿,她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巧的木盒,递给李渔,“这个给你。”
李渔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块打磨光滑的玉佩,玉质不算顶尖,却透着温润的光泽,上面雕刻着一朵简单的兰花,是林婉儿最喜欢的花。“这是……”
“我娘留给我的,说是能保平安。”林婉儿的声音有些哽咽,“你带着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凡事多小心。”
李渔握紧玉佩,入手温热,仿佛能感受到她的体温。他郑重地将玉佩系在腰间,贴身收好:“我会好好带着的,等我回来还给你。”
“不用还……”林婉儿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轻不可闻的叹息。
第二天,李渔去了王大叔家。王大叔正在院子里编竹筐,看到李渔进来,笑着招呼:“清儿来了,快坐。”
“王大叔,我来跟您辞行。”李渔开门见山,“过几天我要跟师父去青云城。”
王大叔编竹筐的手顿了顿,随即了然地笑了:“早该去了。你这孩子,本事大了,总不能一直窝在这山沟里。”他放下竹筐,从屋里拿出一个布包,递给李渔,“这里面是些晒干的草药,有止血的,有提神的,路上或许用得上。你性子直,到了外面别太莽撞,凡事多听你师父的。”
李渔接过布包,沉甸甸的,里面不仅有草药,还有几块压箱底的灵石,是王大叔平时采药攒下的。“王大叔,这太贵重了……”
“拿着!”王大叔瞪了他一眼,语气却很温和,“你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能有出息,我们都高兴。到了青云城好好混,别给咱们李家村丢人。”
“我知道了,谢谢您,王大叔。”李渔的眼眶有些发热,将布包小心收好。
离开王大叔家,李渔又去村里转了转,跟相熟的村民道别。大家得知他要去青云城,纷纷送上祝福,有的塞几个野果,有的给些自家种的杂粮,朴实的心意让李渔心中暖暖的。
回到清风观时,玄尘道长正在丹房忙碌,药香弥漫。李渔走进去,看到师父正在炼制一批丹药,丹炉里红光闪烁,灵气翻滚。
“师父。”
玄尘道长头也没抬:“都交代好了?”
“嗯。”
“那就好。”玄尘道长将最后一味药材投入丹炉,盖上炉盖,“这是‘聚气丹’,能辅助凝聚灵气,你带上,路上修炼能用得上。”他指着旁边的一个玉瓶。
李渔拿起玉瓶,里面装着十几枚圆润的丹药,散发着精纯的灵气。“多谢师父。”
“你如今已是引气八层巅峰,距离引气九层只有一步之遥,到了青云城,资源更多,突破的希望很大。”玄尘道长转过身,看着他,“但记住,修炼不仅要靠资源,更要靠心性。青云城鱼龙混杂,诱惑也多,守住本心最重要。”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李渔躬身道。
“还有小金和小青。”玄尘道长看了一眼趴在角落的两个小家伙,“小金速度快,擅长探查;小青有碧鳞角蟒的血脉,防御力强,带着它们,能帮你不少忙。”
李渔低头看了看脚边蹭着他裤腿的小金和盘在旁边吐信子的小青,笑着点头:“它们跟我这么久,早就分不开了。”
出发前一天,李渔将清风观仔细打扫了一遍,把常用的东西整理好,仿佛只是短暂离开。小金和小青似乎知道要远行,显得格外兴奋,小金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小青则缠着李渔的胳膊,不愿松开。
傍晚,李渔站在观门口,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和山脚下的李家村,心中百感交集。这里有他成长的记忆,有他牵挂的人,是他无论走多远都会惦记的家。
“该走了。”玄尘道长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李渔深吸一口气,转过身,眼中已没有了犹豫:“嗯。”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李渔背着简单的行囊,腰间系着林婉儿给的玉佩,玄尘道长背着布包,两人带着小金和小青,悄悄离开了清风观。
没有惊动村民,他们不想看到离别的场景。走到村口时,李渔回头望了一眼,月光下,李家村安静地卧在山坳里,像个熟睡的孩子。
“走吧。”玄尘道长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渔点点头,不再回头,跟着师父踏上了前往青云城的路。小金蹲在他肩头,好奇地东张西望,小青则盘在他的手臂上,时不时抬头看他一眼。
前路漫漫,充满未知,但李渔的心中却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这一步迈出去,便是崭新的天地。
他会带着李家村的期盼,带着身边人的祝福,在修行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青云城,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