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渔吃过早饭,便提着药箱往村东头的王二家走去。王二家的牛是村里少有的耕牛,春耕时节全靠它帮忙犁地,如今生病倒下,可把王二急坏了。
刚走到王二家院外,就听到里面传来焦急的叹息声。李渔推门进去,只见王二正蹲在牛棚外愁眉不展,他媳妇在一旁抹着眼泪,牛棚里卧着一头大黄牛,气息奄奄,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
“王二哥,我来看看牛。”李渔走上前说。
王二看到李渔,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站起来:“清儿,你可来了!你快给看看,这牛昨天还好好的,今天一早就这样了,不吃不喝,浑身发烫。”
“我先看看。”李渔走进牛棚,一股浓重的草药味夹杂着病气扑面而来。他蹲下身,伸出手轻轻放在黄牛的脖子上,运转灵气,一丝温和的灵气流进黄牛体内,探查它的状况。
灵气流淌过黄牛的四肢百骸,李渔能清晰地感觉到,它的内脏有炎症,气血运行不畅,尤其是肺部,郁结着一股燥热之气,这应该是导致它发热无力的原因。
“问题不大,是肺部积热,加上春耕劳累,体虚所致。”李渔收回手,对王二说,“我先给它施针,再用灵气疏导一下,应该能好。”
“真的?太好了!”王二喜出望外,“需要啥尽管说,我这就去准备。”
“不用麻烦,我药箱里有针。”李渔从药箱里拿出一套银针,消毒后,找准黄牛身上的几个穴位,小心翼翼地扎了下去。银针入体,他又引导一丝灵气顺着银针注入,刺激穴位,疏通气血。
随着灵气的注入,黄牛原本紧闭的眼睛微微睁开了一条缝,喉咙里发出一声低低的呻吟,似乎舒服了一些。
“管用了!管用了!”王二在一旁激动地说。
李渔没有停下,继续用灵气疏导黄牛体内的燥热之气。他控制着灵气,像涓涓细流般滋润着黄牛的肺部,一点点驱散郁结的热气。这个过程很耗费心神,需要精准控制灵气的强度,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不能伤害到黄牛的身体。
半个时辰后,李渔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黄牛的呼吸渐渐变得平稳,身上的热度也降了不少,甚至挣扎着想要站起来。
“好了。”李渔拔出银针,擦了擦汗,“它体内的热气散得差不多了,我再开个方子,你去王药师那里抓些药,煎了给它灌下去,再让它好好歇几天,应该就没事了。”
“太谢谢你了清儿!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王二激动得搓着手,非要留李渔吃饭。
“吃饭就不必了,牛刚好转,需要安静休养。”李渔笑着说,写下药方递给王二,“按这个方子抓药,一天两次,连灌三天。”
“哎,好嘞!”王二小心翼翼地接过药方,又从屋里拿出几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硬要塞给李渔,“清儿,这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李渔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离开了王二家。
刚走出不远,就看到林婉儿提着一个篮子迎面走来。“李渔哥,你从王二哥家出来啦?牛怎么样了?”
“好多了,已经没事了。”李渔笑着说。
“太好了,王二哥总算能松口气了。”林婉儿开心地说,“我娘让我给你送些刚做的米糕,你尝尝。”
她打开篮子,里面是几块白白胖胖的米糕,散发着淡淡的米香。李渔拿起一块,咬了一口,软糯香甜,十分可口。“真好吃,谢谢阿姨和你。”
“不客气,我们去田里看看吧?我爹说今天要种豆子,让你过去帮忙撒种呢。”林婉儿说。
“好啊。”
两人并肩往田里走去,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路边的野花竞相开放,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李渔哥,你真厉害,连牛生病都能治好。”林婉儿仰着小脸看着他,眼睛里满是崇拜。
“只是懂些皮毛,运气好罢了。”李渔笑着说,“其实灵气不仅能用来修炼战斗,还能滋养万物,治病救人也是同理。”
“那你以后是不是能当大夫啊?”
“或许吧,能帮到大家就好。”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豆子地。林婉儿的爹已经犁好了地,正等着他们来撒种。李渔接过种子袋,走到田埂上,抓起一把豆子,均匀地撒了下去。灵识辅助下,每一粒豆子都落在合适的位置,间距适中,深浅一致。
“清儿撒种就是不一样,比用工具还匀。”林婉儿的爹赞不绝口。
林婉儿也学着李渔的样子撒种,可她力气小,撒得不均匀,有的地方堆在一起,有的地方却空着。她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说:“还是李渔哥厉害。”
“多练几次就好了。”李渔笑着说,帮她把堆在一起的豆子散开。
两人一边撒种,一边说笑,不知不觉就把半亩地的豆子种完了。林婉儿的娘提着水过来,让他们歇会儿喝点水。
“清儿,今天多亏你了,不仅帮王二家治好了牛,还来帮我们种豆子。”林婉儿的娘笑着说。
“婶子客气了,都是应该做的。”
休息的时候,李渔看着田里整齐排列的豆种,心里忽然有了一丝感悟。灵气滋养万物,无论是修炼、治病,还是耕种,本质上都是与天地灵气的互动。顺应灵气的流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感悟让他对修行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体内的灵气似乎也变得更加柔和顺畅。
下午,李渔又帮着村里几家需要帮忙的村民干了些活,直到夕阳西下才回到清风观。玄尘道长看到他,问道:“今天去给王二家的牛治病了?”
“嗯,已经好多了。”李渔把过程说了说。
“能用灵气疗愈牲畜,说明你的灵气掌控又精进了。”玄尘道长点头道,“万物有灵,善待生灵,也是修心的一种方式。”
“弟子明白。”
晚饭时,李渔想起白天林婉儿送的米糕,心里暖暖的。他觉得,这样的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意义。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守护身边的安宁,或许就是修行的真谛。
夜色渐深,李渔坐在院中打坐,感受着体内平和流转的灵气,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他知道,无论修行之路有多远,这份守护之心,都将是他最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