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李玄初带着神农,沿着姜水巡视新开垦的农田,讲解不同土壤的特性与作物适配性。行至一处河湾,见一群孩童正在沙滩上嬉戏。
其中一个孩子,约莫六七岁年纪,不似其他孩童追逐打闹,而是独自蹲在岸边,神情专注地看着沙地上的痕迹——那是水流冲刷留下的纹路,鸟兽走过的足印,以及他自己胡乱划下的一些线条。
他看得如此入神,连李玄初和神农走到身后都未曾察觉。
李玄初目光落在那孩子划下的线条上,虽然杂乱,但其中几个简单的符号,竟隐隐与他记忆中某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有几分神似。他心中一动,系统零的扫描信息瞬间浮现:
【目标:无名孩童。天赋分析:观察力极度敏锐,形象思维能力超群,对符号、图形有天然亲和力与创造欲。潜力评估:极高,具备开创性智慧特质。关联推演:与‘文字创造’因果线高度重合,概率99.5%。】
未来的文祖,仓颉!
李玄初示意神农不要打扰,他轻轻走到那孩子身边,蹲下身,温和地问道:“孩子,你在看什么?”
那孩子吓了一跳,抬起头,看到李玄初和神农,有些怯生生,但眼神清澈,指着沙地上的痕迹说:“我、我在看这些……你看,这个像鸟的爪子,这个像鱼的尾巴,这个像太阳……我在想,能不能用一些固定的画,来表示这些东西呢?这样,就算东西不在这里,别人看到画,也能知道是什么……”
他的想法还很稚嫩,但却直指文字创造的核心——用符号记录和传递信息!
神农闻言,眼中露出惊奇之色,他立刻联想到了师尊之前教导的“符号”概念和八卦的原理。
李玄初心中欣慰,知道这颗文明的种子已经开始自发萌发。他微笑着引导道:“你这个想法非常好。天地万物,皆有形貌特征。若能抓住这些特征,创造出简单而固定的‘符号’来代表它们,那么,不仅可以记录事物,还可以记录事情,传递想法,甚至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传承下去,跨越时间和空间。”
他随手在沙地上画下一个简单的“⊙”,问道:“你看,如果用这个代表‘日’,可以吗?”
又画下“”代表“月”,画下“╋”代表“木”,画下“?”代表“人”……
那孩子的眼睛随着李玄初的笔画越来越亮,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打开!他兴奋地拿起一根树枝,也跟着画起来,并尝试着组合:“日”和“月”在一起是“明”! “人”靠在“木”旁边是“休”!
虽然粗糙,但那正是造字 principle 的初步实践!
李玄初看着他专注而兴奋的样子,心中已有决定。此子天赋异禀,心性纯真,正是传承文明薪火的最佳人选。
“孩子,你很有天赋,愿不愿意跟随我学习?学习如何更系统、更准确地创造这些‘符号’,让它们能真正成为记录和传承文明的工具?”李玄初向他发出了邀请。
那孩子愣了一下,看了看李玄初,又看了看旁边气质不凡的神农,虽然不太明白“传承文明”的具体含义,但他本能地感觉到,眼前这位好看的红色仙人,能带他进入那个他无比向往的、由符号构成的神奇世界。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我愿意!仙人,我愿意跟您学!”
李玄初含笑,摸了摸他的头:“好。那你以后,便叫‘仓颉’吧。自今日起,你便是我李玄初座下三弟子。”
“仓颉拜见师尊!”年幼的仓颉似懂非懂,却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
神农也笑着上前:“仓颉师弟,我是你二师兄神农。”
看着眼前这两位弟子,一位主掌生存与健康,一位即将开创文明与记录,李玄初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期待。他不仅是在教导个体,更是在为人族的未来,播下最关键的种子。地皇与文祖皆入门下,人道的基石,正在他的手中,被一点点夯实。未来的洪荒,必将因他今日之所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洞府之内,李玄初看着眼前三位禀性、天赋、道路截然不同的弟子,心中已有完整的教学规划。他深知,揠苗助长乃修行大忌,唯有因势利导,方能让他们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对于大弟子敖甲:
敖甲根基最为深厚,身为龙族太子,天生掌控水元,修为已至金仙巅峰。但他的问题在于,龙族传承虽强,却过于依赖血脉天赋,且因其成长环境,心性难免有些骄矜与浮躁,对力量的理解也多停留在“威能”层面,缺乏更深层次的认知。
“敖甲,”李玄初唤道,“你龙族之躯,乃天地造化,控水神通,亦是天赋异禀。然,道之途,非仅恃力。你可知‘水’之真意?”
敖甲躬身:“请师尊指点。”
李玄初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带着他来到姜水之畔,指着那奔流不息的河水:“你看这水,至柔,却可穿石;至善,利万物而不争;至变,可为云、为雨、为冰、为雾;至宏,可纳百川,成其浩瀚。你龙族司掌行云布雨,调理水脉,此乃权柄,亦是责任。你若只视其为力量,便是落了下乘。”
他让敖甲散去周身龙威,收敛神通,化作一普通青年,亲身融入河流,去感受水的流动、滋养、包容与坚韧。
“你的修行,当从‘御水’转向‘悟水’。体会水德,明悟‘上善若水’之境。何时你能将这水的品格融入你的龙元、你的道心,何时你便能打破血脉的桎梏,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届时,太乙之境,水到渠成。”
同时,李玄初也开始传授他一些并非龙族传承,却更能锤炼心性与掌控力的法门,如《清心普善咒》、《万流归元诀》,让他学会更精细地操控力量,理解力量运转的本质。
敖甲初时觉得别扭,但当他真正静下心来,融入水中,感受那无声的滋养与磅礴的生命力时,心中豁然开朗!以往许多修行上的滞涩之处,竟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他这才明白,师尊是在帮他夯实道基,拓宽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