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之师的人选在激烈的争执后终于敲定,紫霄宫内凝重的气氛稍稍缓解。然而,关乎人族气运的“五帝”之师,依旧是需要慎重商议的大事。这五位帝王虽不及三皇功绩彪炳,却也是承前启后、奠定人族王朝基业的关键人物,其师承同样蕴含着不小的功德与气运。
道祖鸿钧的目光扫过下方诸圣,淡然开口道:“三皇已定,五帝之师,尔等可自行商议,定下人选。”
此言一出,殿内刚刚平复的气氛又隐隐变得微妙起来。三清圣人与西方二圣的目光在空中交汇,虽未言语,却已开始了无形的博弈。
元始天尊率先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五帝治世,当以礼乐、教化、秩序为先。吾阐教门下,广成子已为天皇之师,其余弟子如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等,皆精通玉清正道,德行兼备,可担此任。”他意图很明显,想将五帝之师尽数纳入阐教囊中。
通天教主岂能同意?他哈哈一笑,声若洪钟:“二哥此言差矣!五帝治世,岂能只重礼乐?当有征伐、有开拓、有包容!我截教弟子,如金灵、龟灵、赵公明(虽已为财神,但其弟子或同门亦可)等,皆能征善战,通晓民生百态,更能因材施教,正合五帝所需!”他截教人多势众,自然要争这杯羹。
西方接引道人见状,也适时地宣了一声佛号,面带悲悯道:“阿弥陀佛。五帝教化,亦需慈悲之心,引导众生向善,明了因果。我西方教法,于净化心念、稳固社稷颇有独到之处。药师、日光、月光等弟子,皆可为人师表。”西方教也不甘示弱,欲在人族气运中分一杯羹。
太上老子依旧淡然,并未直接为门下争取,但人教超然的地位摆在那里,玄都之前未争三皇之师,此刻五帝之师,三清内部自然需有所考量。
眼看诸圣又要争执起来,端坐云床的昊天上帝轻咳一声,开口道:“诸位师长,五帝之师,关乎人族未来,亦关乎天庭维稳。朕以为,当平衡各方,方能使教化圆满,不至偏颇。”他如今身为天庭之主,发言也有了几分重量。
李玄初站在三清身后,听着诸圣争论,心中明了。他知道,以三清和西方教目前的关系,以及道祖乐于见到的某种平衡,五帝之师绝不可能被一方独占。
他悄悄拉了拉通天教主的衣袖,传音道:“三父,争是必然,但不如各退一步。五帝之师,阐教、截教、西方教各占其位,具体何人,再行商议。如此,既能保全我方利益,也免伤和气,更符合道祖心中所想。”
通天教主虽然性子直,但并非不懂变通,听了儿子的话,细想之下,确实如此。强行争夺,未必能全取,反而可能让西方教捡了便宜,或者引得道祖不快。
于是,在经过一番并不算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五帝之师的分配方案终于出炉:
五帝之师,由三清门下与西方教门下弟子共同担任,大致各占一半。
具体而言:
· 黄帝(轩辕)之后,颛顼、帝喾 之二帝师承,由阐教弟子担任(如赤精子、道行天尊等)。
· 尧、舜 之二帝师承,由截教弟子担任(如金灵圣母座下弟子、或随侍七仙中擅长教化者)。
· 禹 之师承,因其治水之功特殊,需兼具大法力与大毅力,经协商,由西方教与人教共同派遣弟子辅助(西方教出主力,人教进行指导),也算是一种平衡。
此方案虽未能让任何一方完全满意,但大体维持了平衡,诸圣也便默认了。道祖鸿钧见商议已定,微微颔首,此事便算尘埃落定。
大事已毕,诸圣与昊天、瑶池各自离去。三清也带着李玄初,返回昆仑山。
回程的路上,李玄初骑在四不相背上,靠在通天教主身侧,微微闭着双眼。连日来在紫霄宫中的据理力争、情绪激荡,此刻放松下来,不禁感到一丝疲惫。然而,就在他心神放松,意识徜徉之际,一种极其微妙、却无比浩瀚磅礴的感应,悄然降临\/他的心间。
那并非灵气,也非功德,而是一种更加古老、更加深沉、更加贴近众生本源的力量——人道气运!
仿佛是无垠星空中,无数细微的星光受到核心的吸引,开始缓缓汇聚。洪荒大地上,那些正在顽强生存、繁衍生息的人族,他们微弱的祈愿、对未来的希望、对文明的渴求、乃至他们生存本身所蕴含的力量,化作无数看不见的丝线,跨越了无尽空间,丝丝缕缕,向着李玄初汇聚而来!
这股力量初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但它无比纯粹,带着生命的厚重与文明的曙光。它轻轻地缠绕在李玄初的元神之上,并未带来任何修为的提升,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温暖,仿佛找到了根基,明确了使命。这是人族对他这位敢于在紫霄宫中为他们发声、竭力争取、并即将成为地皇与人皇之师的“小圣师”,最本能、最直接的认可与眷顾!
三清圣人几乎在同一时刻察觉到了这股微妙的变化。他们停下云头,目光惊异地落在李玄初身上。
太上老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深邃:“人道气运……自行汇聚?此子与人族,羁绊竟深至如此地步……”
元始天尊面露诧异,随即化为凝重:“未曾主动汲取,竟得人道垂青……福兮?祸兮?此路恐非坦途。”
通天教主则是又惊又喜,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力道控制得极好):“好小子!真有你的!还没开始教呢,人族的气运就找上门来了!哈哈哈,不愧是我儿子!”
李玄初被通天教主拍得回过神来,他也清晰地感受到了那萦绕周身、温暖而厚重的人道气运。他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他明白了,从他决心守护人族、抗争伏羲天皇之位的那一刻起,他与人族的命运,就已经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
这微弱却坚韧的人道气运,既是认可,是助力,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望向远方,那是人族生息的方向,目光变得坚定而悠远。
三皇五帝的时代,即将由他来参与谱写。而他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完成师者的任务,更是要引导人族,走向一条与他所知历史或许不同、但注定更加辉煌的道路。
昆仑山已遥遥在望,祥云缭绕,圣境依旧。但归来的李玄初知道,他肩上的担子,比离开时更重了。他的道路,自始至终,都与脚下这片大地,以及大地上那亿万顽强求生的人族,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