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拉开门的时候,那扇铁皮门发出吱呀一声。他低头看见地上有个小盒子,没封口,里面是几片磨得发亮的金属片,底下压着纸条。他拿起来扫了一眼,转身就往里走。
“又来了一个。”他说,把盒子放在展台旁边。
苏珊抬头看了眼,继续画她的图纸。“放那儿就行。”
卡尔正蹲在墙边检查新到的一捆藤条,伸手扯了下纤维,点了点头。“这批能用。”
娜娜站在信息屏前,光学模块闪了两下。“今日新增报名三人,b区两人已确认到场时间,c区代表将在上午十点抵达。”
陈浩把白板翻过来,拿起笔开始写:“今天的事儿不少。先分个工。”
他顿了顿,看了看屋里三个人。“咱们现在不是做着玩了,是真有人要来干活。得让人进来有工具,有地方站,别一上来就烫着手或者割了手指。”
卡尔直起身,“机器撑不住太久,一台梳理机不够用。”
“那就再改一台。”陈浩说,“仓库还有旧电机,我去借。你负责装,加个风扇降温,别干一会儿就得停。”
“行。”卡尔应了一声,转身去翻零件箱。
“苏珊,教学那边得简化。”陈浩指着墙上投影,“现在流程还是四步,新人看不懂。能不能砍成三步?”
她停下笔,想了想。“裁料、编织、定型。软化这步可以提前统一处理,现场只给半成品。”
“对,就这么办。”陈浩在白板上划掉一行字,“做个图贴墙上,谁都能看明白。”
“安全守则也要出。”娜娜插话,“已有六人登记参与,其中两名未成年人,需明确操作限制。”
“你列个单子,打印出来贴门口。”陈浩点头,“顺便搞个签到表,来几个人记几个,出了事知道是谁。”
“已生成文档,正在打印。”娜娜说完,机械臂轻抬,从终端抽出一叠纸。
陈浩抓起外套,“我去仓库要护目镜和手套,顺路跟维修组商量借个切割台。你们先动起来。”
他出门时,阳光刚照到走廊拐角。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两箱防护装备,肩上扛着一台小型切割机。
“拿到了。”他把东西往桌上一放,“人家问咱是不是要开厂,我说快了。”
苏珊瞥了他一眼,“别吹牛,先把场地腾出来。”
他们把靠墙的货架挪了个位置,清出一块空地放新设备。卡尔带着工具忙了三个小时,第二台梳理机终于通电运转。风扇呼呼转着,机身温度比第一台低了不少。
“能轮着用。”他擦了把汗,“一小时换一次,散热时间省一半。”
“挺好。”陈浩拍了下机器外壳,“明天争取让它自己响,不用人盯着。”
上午九点五十分,b区的两人准时出现在门口。一个拎着工具包,另一个抱着个箱子。
“听说你们收废料?”高个子打开箱子,倒出一堆奇形怪状的金属边角,“这是我们加工剩下的,形状不规则,没法回炉。”
陈浩蹲下看了一会儿,“这些能打磨成型吗?”
“要看做什么。”对方回答,“硬度够,但脆,摔一下可能裂。”
“手镯不行,挂饰可以。”苏珊走过来捡起一片,“边缘太锋利,得先磨一遍。”
娜娜这时调出资料库页面。“建议采用低温树脂封装工艺,避免高温导致结构破裂。现有材料可支持局部加固。”
“听着靠谱。”陈浩看向b区的人,“你们想要什么回报?”
“定制一批团队标识。”对方说,“比如做成我们区徽的样子。”
“没问题。”陈浩笑了,“你们供材料,我们做成品,一人十个,当场交付。”
另一边,c区代表十点整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几块报废电路板。
“我想把这些嵌进你们的手环里。”他说,“有点纪念意义。”
苏珊接过板子看了看,“线路太脆,直接压进去容易碎。”
娜娜立刻回应:“可用透明树脂先行包裹,形成保护层后再与纤维基底结合。此法已在微型电子封装案例中验证有效。”
“那就这么办。”苏珊拿起笔,在图纸上画了个新样式,“纹路按电路走向来,叫‘电痕’怎么样?”
“行啊。”陈浩接话,“以后分类编号,第一号是藤编,这个就是第二号——电痕系列。”
c区的人笑了笑,“听着还挺正式。”
“本来就是正经事了。”陈浩指了指墙上的签到表,“你们也算第一批外部合作者,名字得记上。”
中午之前,所有流程重新跑了一遍。新材料测试完成,新款式设计定稿,设备轮值表贴上了墙。
下午一点,第一批报名者陆续进门。一共五个,都是基地普通成员,没人穿制服。
“我是来看怎么做的。”一个年轻人说,“以前从没碰过这种活。”
娜娜启动延时摄影视频,投影打在墙上。三分钟的小片子从采藤开始,一路播到成品入柜。
“看完再动手。”苏珊发下工具包,“第一步是选料,别拿错。”
有人不小心碰到了加热板,手缩得很快。卡尔立刻过去关掉电源,换了块隔热垫。
“以后每组配一个负责人。”他说,“谁操作,谁签字。”
晚上六点,最后一波参与者离开。屋里安静下来,但没人走。
陈浩坐在角落的工作台前,正用粗笔在白板上改下周课程安排。他写了又擦,改了好几遍。
“第一节必须简单。”他说,“三十分钟内做完一件东西,不然人都跑了。”
“已经设计好了。”苏珊递过一张新模板,“三步极简法,配合墙贴图示。”
娜娜在同步备份今日所有文档。信息屏上滚动着流程记录、签到名单和物资消耗数据。
“全部归档。”她说,“可作为后续培训依据。”
卡尔拧紧最后一颗螺丝,拍了拍改装好的梳理机。“明天能跑满八小时。”
苏珊走进展柜区,拿出一只刚做好的“电痕手环”。她用布轻轻擦掉表面指纹,放进展示格。
标签卡上写着:“来自c区的电路板,由李姓成员提供,用于共创实验。”
陈浩抬头看了眼展台。灯光照着那些物件,有的粗糙,有的精致,但都摆在该在的位置。
他低头继续写课程表,在“周三下午”那一栏填上:“开放协作时段,接收外部材料提交。”
笔尖顿了一下,他又补了一句:“欢迎带故事来。”
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敲门声。
陈浩没抬头,只说了句:“门没锁。”
门被推开一条缝,一只手伸进来,放下一个小布袋。袋口敞开着,能看到里面是一堆彩色玻璃碎片。
纸条上写着:“孩子拆的旧玩具,颜色挺亮,不知道能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