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的手还在抖,但已经能握住门框了。他站在工坊门口,盯着那台蒙着灰的切割机看了三秒,然后一脚把门踹开。
“开工了。”他说,“再躺下去我怕自己真变成废人。”
娜娜跟在后面,手里抱着密封箱。苏珊扶着墙慢慢走,脚步有点飘,但没让任何人帮忙。卡尔走在最后,一只手搭在门框上借力,咧嘴笑了笑:“这地方比病房香,至少没药味。”
工坊灯亮起来,金属台面上落的灰被风吹起一点,在光线下飘着。陈浩走到操作台前,拍了两下屏幕,系统启动的提示音响了,但进度条卡在百分之二十不动。
“设备太久没用,反应慢。”娜娜说着,把手放在控制面板上,光学镜头一闪,数据流开始同步,“我来校准激光头。”
“你来你来。”陈浩往后退了一步,右手甩了甩,“我这手还不听使唤,刚才想喝水,杯子直接摔地上了。”
“你本来就笨。”苏珊低头检查合金板,“现在借口多了。”
“这不是伤后恢复期嘛。”陈浩靠在桌边,“合理摆烂。”
娜娜没理他们,专心调参数。屏幕上跳出一条警告:切割头偏移0.3毫米。她立刻打开维护界面,手动调整校准程序,又启用了备用冷却管路。
“准备好了。”她说,“可以开始第一道切割。”
陈浩点头,把设计图调出来投在墙上。主框架结构线标得很清楚,红色虚线划过金属板区域。
“第一次,别求快。”他说,“求准。歪了咱们可没第二块高韧矿芯。”
娜娜启动激光,蓝光闪过,机器嗡鸣。金属板边缘开始发红,切口缓缓推进。前半段顺利,到了转折点突然一抖,切线偏了两毫米。
“停!”苏珊喊。
机器停下。切口歪得明显,边缘还有毛刺。
“差了0.3毫米误差没完全修好。”娜娜说,“下次会准。”
“没有下次。”陈浩凑近看,“这块板子不能再切第二次,材料承受不了重复加热。”
“那就修。”苏珊拿起打磨器,“我来处理切口,尽量拉回原尺寸。”
“你小心点。”陈浩说,“别磨多了。”
“我知道。”她蹲下身,开始作业。
陈浩转头看卡尔,“你去那边清点工具,把需要的都摆出来,别等要用的时候找不到。”
卡尔应了一声,慢慢走到储物柜前,拉开抽屉。扳手、量尺、固定夹一一摆上工作台。他动作不快,但每样都放得整齐。
“你还挺有强迫症。”陈浩说。
“总比你乱扔强。”卡尔哼了一声,“上次找螺丝,你在垃圾堆里翻了半小时。”
“那是意外。”陈浩辩解,“我以为被扫走了。”
娜娜没参与对话,她重新检查了设备日志,发现冷却液循环速度低于标准值。她切换到手动模式,调高流量,又运行了一遍自检。
“这次没问题了。”她说,“我可以保证精度在0.1毫米内。”
“那你来。”陈浩让开位置,“主控交给你。”
娜娜站上操作台,机械手指精准输入指令。激光再次启动,这次走线平稳,切口笔直,结束时刚好落在标记终点。
“成了。”陈浩松了口气,“第一块搞定。”
苏珊也磨完了毛刺,站起来活动肩膀。“接下来是折弯。”
她把合金板放进液压机,设定角度。机器压下,金属发出轻微的呻吟。压力释放后,板子形状变了,但边缘翘起一块。
“变形了。”她说。
娜娜立刻调出材料档案。“这种合金在冷压时容易产生应力反弹,建议分段加热到一百八十度再压。”
“烘箱在哪?”苏珊问。
“右边第三个。”娜娜指了下。
苏珊把板子送进烘箱,设好温度曲线。等待期间,她坐在角落喘气,额头上出了层汗。
“你还行吗?”陈浩问。
“死不了。”她说,“就是胳膊酸。”
“正常。”娜娜说,“毒素残留会影响肌肉协调性,但不会影响判断力。”
“那我就靠脑子干活。”苏珊冷笑,“反正你们俩一个靠手一个靠电,就我得动脑。”
十分钟后,板子取出,重新放入液压机。这次压完,形状完美贴合图纸。
“不错。”陈浩摸了摸边缘,“能用。”
“第三步,牵引轴孔板。”娜娜说,“需要打孔定位。”
“这个我来。”陈浩站过去,“我能稳住。”
他操作钻机,一点点对准位置。手还是有点抖,但节奏控制得不错。四个孔依次完成,测量后误差都在可接受范围。
“勉强及格。”苏珊看了一眼,“比我想象中稳。”
“我可是练过的。”陈浩得意,“小时候在家开罐头都没失手。”
“罐头和金属板不一样。”卡尔说。
“道理一样。”陈浩收起工具,“都是戳洞。”
三人预制件全部完成。陈浩把它们搬到组装台,按图纸摆好位置。
“现在拼起来。”他说,“看看是不是真能立住。”
他先装支架和犁头连接座,螺栓插进去一半,发现孔位对不上,差了不到一毫米,但就是拧不进去。
“卡了。”他说。
“不能硬来。”苏珊提醒,“这材料脆,一扭就裂。”
“我知道。”陈浩试着用手掰,没用。
娜娜想了想,从工具柜深处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几个微型伺服夹具,原本用于精密仪器维修。
“可以用这个微调位置。”她说。
“上吧。”陈浩点头。
四人动手。娜娜操控夹具,轻轻推动连接座;苏珊拿尺子测间隙;卡尔负责递工具;陈浩盯着整体结构,随时喊停。
第一次,夹具用力过猛,连接座偏了。
第二次,间隙对上了,但高度差了一点。
第三次,终于严丝合缝。
“现在上螺栓。”陈浩拿起扳手。
他慢慢旋入,一圈,两圈,直到最后一扣咔哒锁紧。整个结构稳住了。
“起来了。”卡尔轻声说。
农具的主体框架立在台中央,虽然还没装刀片和把手,但已经能看出轮廓。金属表面反射着顶灯的光,边缘整齐,结构稳固。
陈浩绕着它走了一圈,伸手拍了下支架。声音很实,没晃。
“能扛住地里的石头。”他说。
“下一步是加传动杆。”娜娜说,“需要测试转动灵活性。”
“先歇五分钟。”陈浩一屁股坐地上,“我腿开始发软了。”
“你才坐下。”卡尔说。
“那说明我坚持够久了。”陈浩仰头,“你们不知道,我刚才心跳快得像要炸。”
“因为你胖。”苏珊说。
“这是心肺负荷大。”陈浩辩解,“不是胖的问题。”
“是是是。”苏珊不理他,转身去清点下一阶段要用的零件。
卡尔蹲在框架旁边,伸手摸了下焊接缝。“这玩意儿真能帮我们种地?”
“不然呢?”娜娜说,“白忙活?”
“我是说……”卡尔顿了顿,“以前我们连饭都吃不上,现在居然能造机器。”
“不是机器。”陈浩抬头,“是锄头升级版。”
“叫土拨鼠。”卡尔笑了,“你起的名字还挺顺口。”
“那当然。”陈浩咧嘴,“我起名一向靠谱。”
娜娜走到墙边,拿出记号笔,在之前画的三角形旁边,添了个方块。
“又记一个?”陈浩问。
“首件成型。”她说,“第二个刻痕。”
“你这规则越来越熟了啊。”陈浩摇头,“以后是不是还得打卡签到?”
“已经在记录。”娜娜收回笔,“违规者下周刷厕所。”
“我又没反对。”陈浩举起双手,“我支持制度化管理。”
苏珊走回来,把一叠零件放下。“下一个部件需要两个接头片,我已经准备好。”
“那就继续。”陈浩撑着桌子站起来,“早点做完,早点吃饭。”
他走到操作台前,刚要开机,屏幕突然闪了一下,弹出一条提示:传动杆基材热处理参数缺失。
“啥意思?”他皱眉。
“数据库里没有这种材料的延展性曲线。”娜娜说,“无法确定最佳弯曲温度。”
“那怎么办?”
娜娜沉默两秒。“只能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