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手里的蜂箱还没放稳,膝盖上那滴蜂蜜已经凝成半透明的糖壳。他刚想抬腿往工坊走,娜娜的声音从背后响起来。
“b区黄瓜苗叶绿素含量下降百分之四十七。”
他停住脚,扭头看她。阳光照在她银白的外壳上,反出一层哑光。
“你说啥?”
“作物营养不良。”她说,“需要补充氮、磷、钾。”
陈浩把蜂箱靠在田埂边,一瘸一拐走到黄瓜地。叶子耷拉着,边缘发黄,像是被火燎过一圈。他蹲下,手指拨开土,根须干瘦,没劲儿。
“水我天天浇,虫也打了,咋还这样?”他抓了把土捏在手里,松得像灰。
娜娜从腰侧滑出一根细管状仪器,插进旁边的泥里。几秒后,屏幕上跳出几行字。
“土壤有机质低于耕种标准值,地力衰竭。”
“啥叫地力衰竭?”
“土地累坏了。”她说,“一直种东西,不给它补,它就长不出好庄稼。”
陈浩咧了下嘴:“那咱是不是得请个假,让地歇两天?”
“不可行。”娜娜收起仪器,“必须尽快补充腐殖质。”
“腐……啥?”
“就是肥。”
陈浩眼睛亮了:“你是说,咱们能自己做肥料?厨房剩饭、烂菜叶子,再加上那边堆着的动物粪便,混一块儿沤一沤?”
“原理成立。”
他猛地站起来,拍了下大腿:“废物变宝,环保标兵非我莫属!”
娜娜没动,镜头盯着他裤腿上那块干掉的蜂蜜渍。
“建议先清理附着物,再开展农业操作。”
“等会儿再说。”他摆手,“现在就得开工,不然这些苗全得黄死。”
他转身往基地角落走,娜娜跟在后面。两人划出一块空地,铺上塑料膜,防止渗漏。陈浩先把厨余倒进去——发霉的米饭、泡涨的豆渣、烂了一半的土豆皮。接着是秸秆和剪下来的枯藤,一层层叠上去。
“这味儿已经开始冲了。”他捂了下鼻子。
“尚未达到峰值。”娜娜平静地说,“真正发酵开始后,气味会更强。”
“你早不说?”
“你没问。”
最后一车推来的是羊粪。其实只有三只野山羊路过时留下的排泄物,攒了快半个月,晒干结块,颜色发黑。
陈浩用铁锹铲进堆里,一不小心撬翻了桶,粪渣顺着坡面滑下来,蹭到他鞋帮上。
“哎我!”他跳开一步,差点踩进湿泥,“这玩意儿怎么这么滑?”
“含水量较高。”娜娜递过一把新铲子,“建议翻拌均匀,加速分解。”
他们按层次堆完,娜娜洒了一小撮暗褐色粉末进去。
“这是啥?”
“前天腐烂瓜皮上分离的天然菌种。”她说,“能加快发酵速度。”
陈浩点点头:“懂了,相当于给垃圾做饭加酵母。”
“类比恰当。”
他们盖上一层稻草,又压了几块石头防风。第一天晚上,一切安静。
第二天清晨,陈浩刚推开屋门,一股味道扑脸而来。
“我去!”他往后退半步,本能地用手肘关上门缝,“谁把厕所炸了?”
娜娜站在肥堆边上,红外扫描仪正闪红光。
“氨气浓度超标六倍。”她说,“已吸引周边昆虫聚集。”
陈浩凑过去一看,空中密密麻麻围着一群苍蝇,翅膀泛着油光,还有几只甲壳发黑的甲虫在草尖爬动。
“这哪是施肥,这是养虫啊!”他扯下墙边一块旧布蒙住口鼻,“再这样下去,咱们不用种菜了,直接改行养苍蝇。”
“可用声波驱离。”娜娜拆下工坊外的扬声器改装件,接通电源,“频率设定为一千八百赫兹,持续脉冲。”
她按下开关,低频震动传出去。那些苍蝇飞行轨迹乱了,有的撞在一起掉下来,有的原地打转。甲虫也停下不动,触角抖了几下,慢慢退回草丛。
陈浩趁机把稻草压实,又盖了一层干土。
“总算清静了。”他喘口气,“但这味儿还得散好几天吧?”
“预计七十二小时内逐步减弱。”娜娜说,“期间需每日翻堆两次,保持通气。”
“还得翻?”
“否则内部缺氧,发酵效率降低。”
第三天早上,陈浩拿着铁锹站在肥堆前,热气从土堆缝隙里冒出来,像烧开了的锅。
他用力插进铲子,结果卡住,拔不出来。
“这堆东西咋还长牙了?”他咬牙使劲,肩膀绷紧,脚下一滑,整个人往后仰,屁股摔进泥坑。
娜娜伸手拉他起来。
“内部物料板结。”她说,“下次可先边缘松动再中心切入。”
“你说得轻巧。”陈浩抹了把脸上的泥点,“这活比搬砖还累。”
但他还是重新上阵,一点点把堆翻开,再重新垒好。到了第五天,气味不再刺鼻,反而有种潮湿泥土的闷香。
“成了?”他扒开表层,抓了把深褐色的碎屑,“这玩意儿看着像咖啡渣。”
“腐熟完成度百分之八十五。”娜娜检测后确认,“可小范围试用。”
他们在最黄的一片黄瓜地划出两平米,混入新肥。七天后,那块地的叶子明显变绿,新芽蹿出老高。
陈浩蹲在田边,拿木尺量株高,嘴里念叨:“原来这堆臭东西真有用。”
“数据支持结论。”娜娜记录下土壤湿度与ph值,“第二批堆肥点位已规划完毕。”
“你还来劲了是吧?”陈浩抬头,“不是说好一天翻两次吗?我都快成翻土专业户了。”
“农业生产依赖持续投入。”她说,“你昨日摄入热量高于消耗值,适合承担体力任务。”
“合着我是胖才有用呗?”
“逻辑无误。”
陈浩哼了一声,站起来伸个懒腰。远处油菜花还在开,风一吹,金浪起伏。他忽然闻到一丝异味。
回头一看,第二个肥堆边缘冒出一点白烟。
“喂!”他快步走过去,“这不会自燃了吧?”
娜娜镜头迅速对焦:“内部温度六十八摄氏度,接近临界点。建议立即翻堆散热。”
陈浩抄起铁锹就捅进去,刚翻两下,铲子又被卡住。
他用力一拽,身体前倾,额头撞上锹柄。
“哎哟!”
娜娜伸手扶住他肩膀。
“注意安全。”
“没事。”他揉揉脑门,再次发力。
这一次,铁锹终于拔了出来。一股热气喷出,带着发酵后的浓烈气息。
他喘着气,看着翻开的黑土,忽然笑了。
“你说咱们这算不算变废为宝?”
娜娜点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百分之三十九。”
“那以后厨房垃圾也不扔了?”
“全部可利用。”
“连我昨天吃的辣条包装袋都收?”
“塑料不可降解,需单独分类。”
“我还以为你要说‘也可作为能量补充’呢。”
“不具备可行性。”
陈浩把铁锹靠在田埂上,拿起记录本写了几笔。太阳偏西,影子拉长。他的裤脚沾满泥点,指甲缝里全是黑渣。
娜娜调出下一个作业点坐标。
“c区准备启动第三批堆肥。”
“就不能让我歇半天?”
“根据日程安排,无空闲时段。”
“你真是铁面无私。”
“我只是执行最优方案。”
陈浩叹了口气,弯腰捡起手套。
“行吧,反正我也闲不住。”
他走向材料区,脚步有点拖。走到一半,突然停下。
不远处的地面上,几只蚂蚁正沿着一条细线快速移动,全都奔向刚翻开的肥堆。
“又来?”他皱眉,“这点动静都能招来?”
娜娜调整镜头焦距。
“新型群集行为。”她说,“它们携带微型颗粒,疑似搬运行为。”
陈浩走近几步,蹲下身子。
一只蚂蚁背上驮着一小块黑色物质,足有它身体两倍大,艰难前行。
他伸手拨开旁边草叶。
下面藏着一个洞口,周围堆满了类似的小颗粒。
“这不是普通蚂蚁。”他说,“它们在建仓库?”